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900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6: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包括外壳、悬浮桶、进水管、排水管和水泵,外壳为中空的长方体,悬浮桶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壳左右两端,外壳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围成填料区,填料区内设有微生物载体颗粒,外壳右侧底端设有污水入口,污水入口连接有进水管,水泵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内部靠右侧底端,进水管连接在水泵上,水泵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在填料区右端,外壳左侧靠顶端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另一端连接在填料区左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低能耗且成本低,把装置设置在黑臭水体中,具备磁力切割污水使分子团小化分散、微生物降解污染物、复氧、散步微生物、激活水体自净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2015年8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对黑臭水体定义是指城市建成区内,呈现令人不悦的颜色和(或)散发令人不适气味的水体的统称。致黑的原因是存在以固态或吸附于悬浮颗粒上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的不溶性物质、溶于水的带色有机化合物(主要是腐殖质类有机物)。其中,悬浮颗粒对水体致黑起主导作用。水体发黑发生在厌氧环境中,不同厌氧微生物的参与下会产生易被氧化的FeS及MnS等黑色沉积物,并且被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吸附,其中大部分沉积于水底,也有部分在水底厌氧反应产生的气泡的托浮作用下重现进入水体。有机的致黑物质不易被氧化,可能络合或吸附致黑的无机物组成能被氧化而退色的悬浮颗粒。另外,本身有颜色的则参与致黑。进一步地,大量有机物在厌氧菌作用下发生分解,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中有一系列的硫化氢、氨、硫醇等发臭物质产生,引起水体发臭;腐殖物质中的腐殖酸、富里酸的酸水解产物氨基酸和大量游离氨,在水体中以脱氨基作用、脱羧酸作用以及某些细菌如变形杆菌分解含硫氨基酸等3种分解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游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悬浮桶(3)、进水管(2)、排水管(6)和水泵(7),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悬浮桶(3)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壳(1)左右两端,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围成填料区,所述填料区内设有微生物载体颗粒(10),所述外壳(1)右侧底端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水泵(7)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内部靠右侧底端,所述进水管(2)连接在水泵(7)上,所述水泵(7)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在填料区右端,所述外壳(1)左侧靠顶端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6)另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微生物处理黑臭水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悬浮桶(3)、进水管(2)、排水管(6)和水泵(7),所述外壳(1)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悬浮桶(3)通过胶合连接在外壳(1)左右两端,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围成填料区,所述填料区内设有微生物载体颗粒(10),所述外壳(1)右侧底端设有污水入口,所述污水入口连接有进水管(2),所述水泵(7)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1)内部靠右侧底端,所述进水管(2)连接在水泵(7)上,所述水泵(7)另一端通过水管连接在填料区右端,所述外壳(1)左侧靠顶端设有污水出口,所述污水出口连接有排水管(6),所述排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彦光湛永航邱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浦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