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宇虎专利>正文

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59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26
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其转向移动箱通过导向杆安装在转向固定架上,转向轴和中间轴安装在转向移动箱中,转向轴的上端与方向机的转向轴连接,中部安装有主动齿轮,下端安装有转向平衡扇板,中间轴的上部安装有从动齿扇,下端安装有小齿轮,从动齿扇和主动齿轮啮合,小齿轮和转向平衡扇板相啮合;左右控制拉线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的左右两边,外套固定在转向固定架的软轴支架上,芯轴的前端分别与转向平衡扇板的左右臂连接,后端与左右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调速转轴左侧的摆板通过调速手柄拉杆与驾驶室内的调速控制手柄相连接,右侧的摆板通过调速连杆与转向移动箱下部的调速拉杆座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向操纵机构,尤其为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社会上的轮式行走机构的转向操纵机构多为机械转向、液压助力转向和液压转向等几种转向形式,转弯半径都比较大;履带式行走机构的转向操纵机构多为通过操纵手柄或制动踏板控制转向离合器或转向制动器来实现,不能通过操纵方向盘同步控制,严重影响其操纵转向的灵活性、方便性和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固定架2011、导向杆2012、转向移动箱2013、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轴2015、小齿轮2016、中间轴2017、调速转轴2018、调速手柄拉杆2019、调速连杆2020、左控制拉线2021、右控制拉线2022、平衡弹簧2023、转向限位板2024、行程限位螺栓2025、从动齿扇2026、主动齿轮2027组成,其特征在于:转向固定架2011固定在方向机的下方,转向移动箱2013通过导向杆2012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上,导向杆2012分布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两边,转向移动箱2013在导向杆2012上能够来回滑动;转向轴2015和中间轴2017安装在转向移动箱2013中,转向轴2015的上端与方向机的转向轴连接,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转向轴2015的中部安装有主动齿轮2027,主动齿轮2027相对转向轴2015固定,由转向轴2015带动主动齿轮2027一起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转向轴2015的下端安装有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平衡扇板2014绕转向轴2015能够自由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中间轴2017的上部安装有从动齿扇2026,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中间轴2017的下端安装有小齿轮2016,小齿轮2016和从动齿扇2026相对中间轴2017固定,其中从动齿扇2026和主动齿轮2027啮合,小齿轮2016和转向平衡扇板2014相啮合;左控制拉线2021和右控制拉线2022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外套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软轴支架上,左控制拉线2021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臂连接,后端与左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右控制拉线6022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右臂连接,后端与右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调速转轴2018左侧的摆板通过调速手柄拉杆2019与驾驶室内的调速控制手柄相连接,调速转轴2018右侧的摆板通过调速连杆2020与转向移动箱2013下部的调速连杆座相连接;转向限位板2024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的下方,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位于转向限位板2024的限位槽中,平衡弹簧2023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其一端挂接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上,另一端挂接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弹簧座上,行程限位螺栓2025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前端的横梁上。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通过以上结构,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方向盘控制轮式或履带式行走机构的原地滑移转向,减小了转弯半径,提高了其操纵转向的灵活性、方便性、舒适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斜上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斜下视局部剖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通过控制软轴控制转向移动箱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从动齿扇改为内齿结构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采用行星齿轮结构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采用蜗轮蜗杆结构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采用平衡齿轮和平衡齿条结构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采用蜗卷回位弹簧结构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采用锥齿轮传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转向机构采用螺旋轨道齿条传动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固定架2011、导向杆2012、转向移动箱2013、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轴2015、小齿轮2016、中间轴2017、调速转轴2018、调速手柄拉杆2019、调速连杆2020、左控制拉线2021、右控制拉线2022、平衡弹簧2023、转向限位板2024、行程限位螺栓2025、从动齿扇2026、主动齿轮2027组成,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转向固定架2011固定在方向机的下方,转向移动箱2013通过导向杆2012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上,导向杆2012分布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两边,转向移动箱2013在导向杆2012上能够来回滑动;转向轴2015和中间轴2017安装在转向移动箱2013中,转向轴2015的上端与方向机的转向轴连接,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转向轴2015的中部安装有主动齿轮2027,主动齿轮2027相对转向轴2015固定,由转向轴2015带动主动齿轮2027一起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转向轴2015的下端安装有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平衡扇板2014绕转向轴2015能够自由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中间轴2017的上部安装有从动齿扇2026,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中间轴2017的下端安装有小齿轮2016,小齿轮2016和从动齿扇2026相对中间轴2017固定,其中从动齿扇2026和主动齿轮2027啮合,小齿轮2016和转向平衡扇板2014相啮合;左控制拉线2021和右控制拉线2022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外套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软轴支架上,左控制拉线2021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臂连接,后端与左变量泵6012的控制摆臂连接,右控制拉线6022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右臂连接,后端与右变量泵6016的控制摆臂连接;调速转轴2018左侧的摆板通过调速手柄拉杆2019与驾驶室内的调速控制手柄相连接,调速转轴2018右侧的摆板通过调速连杆2020与转向移动箱2013下部的调速连杆座相连接;转向限位板2024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的下方,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位于转向限位板2024的限位槽中,平衡弹簧2023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其一端挂接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上,另一端挂接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弹簧座上,行程限位螺栓2025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前端的横梁上(参见图1、图2)。当方向机在回正状态下、调速控制手柄处于中停位置时,转向移动箱2013也正好处在固定架2011和导向杆2012的中间位置,转向平衡扇板2014正好处于平衡状态,左变量泵6012和右变量泵6016的控制摆臂也都处于中停状态,收割机原地停止不动。如向右(顺时针)转动方向盘,转向平衡扇板2014也按一定速比向右(顺时针)旋转,左控制拉线2021带动左变量泵6012的控制摆臂朝前进方向摆动,左变量泵6012驱动左驱动马达1105正向旋转、带动左侧的驱动轮向前行走,右控制拉线2022带动右变量泵6016的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固定架(2011)、导向杆(2012)、转向移动箱(2013)、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轴(2015)、小齿轮(2016)、中间轴(2017)、调速转轴(2018)、调速手柄拉杆(2019)、调速连杆(2020)、左控制拉线(2021)、右控制拉线(2022)、平衡弹簧(2023)、转向限位板(2024)、行程限位螺栓(2025)、从动齿扇(2026)、主动齿轮(2027)组成,其特征在于:转向固定架(2011)固定在方向机的下方,转向移动箱(2013)通过导向杆(2012)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上,导向杆(2012)分布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两边,转向移动箱(2013)在导向杆(2012)上能够来回滑动;转向轴(2015)和中间轴(2017)安装在转向移动箱(2013)中,转向轴(2015)的上端与方向机的转向轴连接,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转向轴(2015)的中部安装有主动齿轮(2027),主动齿轮(2027)相对转向轴(2015)固定,由转向轴(2015)带动主动齿轮(2027)一起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转向轴(2015)的下端安装有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平衡扇板(2014)绕转向轴(2015)能够自由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中间轴(2017)的上部安装有从动齿扇(2026),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中间轴(2017)的下端安装有小齿轮(2016),小齿轮(2016)和从动齿扇(2026)相对中间轴(2017)固定,其中从动齿扇(2026)和主动齿轮(2027)啮合,小齿轮(2016)和转向平衡扇板(2014)相啮合;左控制拉线(2021)和右控制拉线(2022)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外套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软轴支架上,左控制拉线(2021)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臂连接,后端与左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右控制拉线(2022)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右臂连接,后端与右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调速转轴(2018)左侧的摆板通过调速手柄拉杆(2019)与驾驶室内的调速控制手柄相连接,调速转轴(2018)右侧的摆板通过调速连杆(2020)与转向移动箱(2013)下部的调速连杆座相连接;转向限位板(2024)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的下方,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位于转向限位板(2024)的限位槽中,平衡弹簧(2023)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其一端挂接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上,另一端挂接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弹簧座上,行程限位螺栓(2025)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前端的横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固定架(2011)、导向杆(2012)、转向移动箱(2013)、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轴(2015)、小齿轮(2016)、中间轴(2017)、调速转轴(2018)、调速手柄拉杆(2019)、调速连杆(2020)、左控制拉线(2021)、右控制拉线(2022)、平衡弹簧(2023)、转向限位板(2024)、行程限位螺栓(2025)、从动齿扇(2026)、主动齿轮(2027)组成,其特征在于:转向固定架(2011)固定在方向机的下方,转向移动箱(2013)通过导向杆(2012)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上,导向杆(2012)分布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两边,转向移动箱(2013)在导向杆(2012)上能够来回滑动;转向轴(2015)和中间轴(2017)安装在转向移动箱(2013)中,转向轴(2015)的上端与方向机的转向轴连接,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转向轴(2015)的中部安装有主动齿轮(2027),主动齿轮(2027)相对转向轴(2015)固定,由转向轴(2015)带动主动齿轮(2027)一起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转向轴(2015)的下端安装有转向平衡扇板(2014),转向平衡扇板(2014)绕转向轴(2015)能够自由旋转,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内部、中间轴(2017)的上部安装有从动齿扇(2026),在转向移动箱(2013)的下方、中间轴(2017)的下端安装有小齿轮(2016),小齿轮(2016)和从动齿扇(2026)相对中间轴(2017)固定,其中从动齿扇(2026)和主动齿轮(2027)啮合,小齿轮(2016)和转向平衡扇板(2014)相啮合;左控制拉线(2021)和右控制拉线(2022)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外套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软轴支架上,左控制拉线(2021)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臂连接,后端与左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右控制拉线(2022)芯轴的前端与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右臂连接,后端与右变量泵的控制摆臂连接;调速转轴(2018)左侧的摆板通过调速手柄拉杆(2019)与驾驶室内的调速控制手柄相连接,调速转轴(2018)右侧的摆板通过调速连杆(2020)与转向移动箱(2013)下部的调速连杆座相连接;转向限位板(2024)固定在转向固定架(2011)的下方,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位于转向限位板(2024)的限位槽中,平衡弹簧(2023)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的左右两边,其一端挂接在转向平衡扇板(2014)左右两侧的限位臂上,另一端挂接在转向固定架(2011)下方的弹簧座上,行程限位螺栓(2025)安装在转向固定架(2011)前端的横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向盘同步控制的双泵双马达转向操纵机构,其特征在于:转向控制部分取消转向平衡扇板(2014)和小齿轮(2016),增加输出轴(2033),在输出轴(2033)的下端安装有平衡臂(2032),左控制拉线(2021)芯轴的前端与平衡臂(2032)的左臂连接,右控制拉线(2022)芯轴的前端与平衡臂(2032)的右臂连接,平衡弹簧(2023)左右对称安装在转向平衡臂(2032)的左右两边,挂接在平衡臂(2032)左右两端的弹簧孔中,从动齿扇(2026)改为内齿结构安装在输出轴(2033)上,主动齿轮(2027)安装在转向轴(2015)上并与从动齿扇(2026)相啮合,转向轴(2015)的上端与方向机的转向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宇虎薛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郑宇虎薛江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