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燕婷专利>正文

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38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LED显示屏、控制按钮、调节阀、传动箱、液压升降装置、模具、固定块、数据线、电控箱箱门、门锁、电控箱、固定杆,控制面板与固定杆相焊接,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电控箱电连接,控制按钮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上,调节阀嵌入安装于传动箱上,传动箱与电控箱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启动电机,通过转动半齿轮使得活塞在活塞缸内进行上下活动,而通往升降杆处的管道设有单向阀,使其不会回流至活塞缸内,在需要降低高度通过调节回流阀即可使得升降杆处的油液流进油箱内,方便针对生产不同大小的通风管模具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属于通风管生产

技术介绍
通风管是中空的用于通风的管材,多为圆形或方形,通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它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933003.5的一种用于软性通风管生产的新型塑料热合机,所述机架设有底部支撑辊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设有上原料限位装置,所述机架对应所述上原料限位装置设有下原料限位装置,所述支撑架对应所述底部支撑辊设有压辊,所述支撑架通过固定圈固定热吹风装置,所述上原料限位装置包括竖向架,所述竖向架设有上限位件,所述上限位件设有向一侧开口的上U形槽,但是该现有技术在生产不同大小通风管时难以调节模具高低,使得通风管底部与工作台相触碰,进而生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以解决在生产不同大小通风管时难以调节模具高低,使得通风管底部与工作台相触碰,进而生产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LED显示屏、控制按钮、调节阀、传动箱、液压升降装置、模具、固定块、数据线、电控箱箱门、门锁、电控箱、固定杆,所述控制面板与固定杆相焊接,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导线与电控箱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上,所述调节阀嵌入安装于传动箱上,所述传动箱与电控箱相焊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安装于电控箱左侧,所述模具安装于固定块上方,所述固定块右侧设有传动箱、控制面板,所述数据线嵌入安装于电控箱上,所述电控箱箱门与电控箱相焊接,所述门锁嵌入安装于电控箱箱门上,所述电控箱通过导线与LED显示屏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包括有升降杆、保护外壳、回流阀、电机、电机固定块、油箱、单向阀、活塞、活塞缸、半齿轮,所述升降杆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保护外壳两端,所述保护外壳内设有活塞缸、半齿轮,所述回流阀安装于电机右侧,所述电机与电机固定块相焊接,所述电机固定块与保护外壳相焊接,所述油箱与活塞缸管道连接,所述单向阀安装于保护外壳内,所述活塞与活塞缸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半齿轮安装于活塞缸下方。进一步地,所述LED显示屏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上。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与电控箱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控箱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是直径为8cm、高为80cm的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外壳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启动电机,通过转动半齿轮使得活塞在活塞缸内进行上下活动,而通往升降杆处的管道设有单向阀,使其不会回流至活塞缸内,在需要降低高度通过调节回流阀即可使得升降杆处的油液流进油箱内,方便针对生产不同大小的通风管模具进行调节。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的液压升降装的截面示意图。图中:控制面板-1、LED显示屏-2、控制按钮-3、调节阀-4、传动箱-5、液压升降装置-6、模具-7、固定块-8、数据线-9、电控箱箱门-10、门锁-11、电控箱-12、固定杆-13、升降杆-601、保护外壳-602、回流阀-603、电机-604、电机固定块-605、油箱-606、单向阀-607、活塞-608、活塞缸-609、半齿轮-6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1、LED显示屏2、控制按钮3、调节阀4、传动箱5、液压升降装置6、模具7、固定块8、数据线9、电控箱箱门10、门锁11、电控箱12、固定杆13,所述控制面板1与固定杆13相焊接,所述控制按钮3通过导线与电控箱12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1上,所述调节阀4嵌入安装于传动箱5上,所述传动箱5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6安装于电控箱12左侧,所述模具7安装于固定块8上方,所述固定块8右侧设有传动箱5、控制面板1,所述数据线9嵌入安装于电控箱12上,所述电控箱箱门10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门锁11嵌入安装于电控箱箱门10上,所述电控箱12通过导线与LED显示屏2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6包括有升降杆601、保护外壳602、回流阀603、电机604、电机固定块605、油箱606、单向阀607、活塞608、活塞缸609、半齿轮610,所述升降杆601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保护外壳602两端,所述保护外壳602内设有活塞缸609、半齿轮610,所述回流阀603安装于电机604右侧,所述电机604与电机固定块605相焊接,所述电机固定块605与保护外壳602相焊接,所述油箱606与活塞缸609管道连接,所述单向阀607安装于保护外壳602内,所述活塞608与活塞缸609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半齿轮610安装于活塞缸609下方,所述LED显示屏2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1上,所述固定杆13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电机604通过导线与电控箱12电连接,所述升降杆601是直径为8cm、高为80cm的圆柱体,所述保护外壳602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的特性,所述升降杆601由耐磨钢制成,具有硬度较高、耐磨性优良的特点。本专利所说的电机604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所述模具7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在进行使用时启动电机604,通过转动半齿轮610使得活塞608在活塞缸609内进行上下活动,而通往升降杆601处的管道设有单向阀607,使其不会回流至活塞缸609内,在需要降低高度通过调节回流阀603即可使得升降杆601处的油液流进油箱606内,且保护外壳602能够起到保护内部零件不受损坏的作用。本技术解决了在生产不同大小通风管时难以调节模具高低,使得通风管底部与工作台相触碰,进而生产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启动电机604,通过转动半齿轮610使得活塞608在活塞缸609内进行上下活动,而通往升降杆601处的管道设有单向阀607,使其不会回流至活塞缸609内,在需要降低高度通过调节回流阀603即可使得升降杆601处的油液流进油箱606内,方便针对生产不同大小的通风管模具进行调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1)、LED显示屏(2)、控制按钮(3)、调节阀(4)、传动箱(5)、液压升降装置(6)、模具(7)、固定块(8)、数据线(9)、电控箱箱门(10)、门锁(11)、电控箱(12)、固定杆(13),所述控制面板(1)与固定杆(13)相焊接,所述控制按钮(3)通过导线与电控箱(12)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1)上,所述调节阀(4)嵌入安装于传动箱(5)上,所述传动箱(5)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6)安装于电控箱(12)左侧,所述模具(7)安装于固定块(8)上方,所述固定块(8)右侧设有传动箱(5)、控制面板(1),所述数据线(9)嵌入安装于电控箱(12)上,所述电控箱箱门(10)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门锁(11)嵌入安装于电控箱箱门(10)上,所述电控箱(12)通过导线与LED显示屏(2)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6)包括有升降杆(601)、保护外壳(602)、回流阀(603)、电机(604)、电机固定块(605)、油箱(606)、单向阀(607)、活塞(608)、活塞缸(609)、半齿轮(610),所述升降杆(601)设有两个分别安装于保护外壳(602)两端,所述保护外壳(602)内设有活塞缸(609)、半齿轮(610),所述回流阀(603)安装于电机(604)右侧,所述电机(604)与电机固定块(605)相焊接,所述电机固定块(605)与保护外壳(602)相焊接,所述油箱(606)与活塞缸(609)管道连接,所述单向阀(607)安装于保护外壳(602)内,所述活塞(608)与活塞缸(609)相贴合且处于同一轴心,所述半齿轮(610)安装于活塞缸(609)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性通风管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控制面板(1)、LED显示屏(2)、控制按钮(3)、调节阀(4)、传动箱(5)、液压升降装置(6)、模具(7)、固定块(8)、数据线(9)、电控箱箱门(10)、门锁(11)、电控箱(12)、固定杆(13),所述控制面板(1)与固定杆(13)相焊接,所述控制按钮(3)通过导线与电控箱(12)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钮(3)嵌入安装于控制面板(1)上,所述调节阀(4)嵌入安装于传动箱(5)上,所述传动箱(5)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6)安装于电控箱(12)左侧,所述模具(7)安装于固定块(8)上方,所述固定块(8)右侧设有传动箱(5)、控制面板(1),所述数据线(9)嵌入安装于电控箱(12)上,所述电控箱箱门(10)与电控箱(12)相焊接,所述门锁(11)嵌入安装于电控箱箱门(10)上,所述电控箱(12)通过导线与LED显示屏(2)电连接,所述液压升降装置(6)包括有升降杆(601)、保护外壳(602)、回流阀(603)、电机(604)、电机固定块(605)、油箱(606)、单向阀(6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来兴
申请(专利权)人:庄燕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