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6166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1:45
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调整组件;其中,主动轮组件中,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内设有单向离合器;从动轮组件与调整组件配合,由调整组件调整从动轮组件中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组件中的主动轮配合或脱离实现送丝或停止送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小型电机整体结构变小,主动轮处追加了单向离合器,从而提高了送丝速度,避免电极丝从滚轮装置跑出来。从动轮通过气缸的开合控制调节板动作,可以通过调节速度调节阀控制从动轮闭合的力度,避免电极丝损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领域,与一种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机由于在加工中,其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采用齿轮组A传动,并通过电极丝夹紧结构B控制加紧滚轮C,从而控制电极丝传动动作,如图1及图2所示1、电极丝传送很慢,比较费时。2、电极丝加紧力不好控制,容易损伤电极丝。3、电极丝容易从支撑滚轮装置出跑出来。4、这个结构大,很占空间。5、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采用了小型电机整体结构变小,主动轮处追加了单向离合器,成本低,不会损伤电极丝。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调整组件;其中,主动轮组件中,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内设有单向离合器;从动轮组件与调整组件配合,由调整组件调整从动轮组件中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组件中的主动轮配合或脱离实现送丝或停止送丝。进一步,所述的主动轮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机,电机基座,轴承A,衬套B,驱动杆,法兰,垫片A,电机连接块,联轴器,垫片B,主动轮,单向离合器,衬套A,端盖;其中,将轴承A、衬套B、驱动杆装入电机基座,并将法兰固定在电机基座;将垫片A、电机连接块、联轴器、电机固定驱动杆上;将垫片B、主动轮、单向离合器、衬套A、端盖按顺序固定在驱动杆上;将上述部件通过电机基座固定在基座上。进一步,所述的从动轮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轴承B,销,从动轮,滚轮基座,连接杆;其中,将轴承B、从动轮、销装配后安装在滚轮基座上,将连接杆固定在基座上,并将上述装好的滚轮基座装入连接杆,销的一端容置在滚轮基座上的槽孔内,另一端容置在基座对应位置的槽孔内。进一步,所述的调整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母,弹簧A,螺钉,弹簧B,调节板,气缸,速度调节阀,其中,通过螺母及螺钉将弹簧A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将弹簧B一端装入滚轮基座另一端用调节板固定,将弹簧A另一端与调节板连接,将气缸固定在基座上,气缸的活塞杆顶抵在调节板上,速度调节阀装在气缸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小型电机整体结构变小,主动轮处追加了单向离合器,从而提高了送丝速度,避免电极丝从滚轮装置跑出来。从动轮通过气缸的开合控制调节板动作,可以通过调节速度调节阀控制从动轮闭合的力度,避免电极丝损伤的情况。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组合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组合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组合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图6的G-G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图6的H-H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结构动作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结构动作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3-10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1,主动轮组件2,从动轮组件3,调整组件4;其中,主动轮组件2中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内设有单向离合器;从动轮组件3与调整组件4配合,由调整组件4调整从动轮组件3中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组件2中的主动轮配合或脱离实现送丝或停止送丝。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主动轮组件2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机2-1,电机基座2-2,轴承A2-3,衬套B2-4,驱动杆2-5,法兰2-6,垫片A2-7,电机连接块2-8,联轴器2-9,垫片B2-10,主动轮2-11,单向离合器2-12,衬套A2-13,端盖2-14;其中,将轴承A2-3、衬套B2-4、驱动杆2-5装入电机基座2-2,再将法兰2-6固定在电机基座2-2上;将垫片A2-7、电机连接块2-8、联轴器2-9、电机2-1固定在驱动杆2-5上;将垫片B2-10、主动轮2-11、单向离合器2-12、衬套A2-13、端盖2-14按顺序固定在驱动杆2-5上;将上述安装好的部件通过电机基座2-2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的从动轮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的:轴承B3-1,销3-2,从动轮3-3,滚轮基座3-4,连接杆3-5;其中,将轴承B3-1、从动轮3-3、销3-2装配后安装在滚轮基座3-4上,将连接杆3-5固定在基座1上,并将上述装好的滚轮基座3-4装入连接杆3-5,保证销3-2的一端容置在滚轮基座3-4上的槽孔内,另一端容置在基座对应位置的槽孔内。所述的调整组件4包括相互配合的:螺母4-1,弹簧A4-2,螺钉4-3,弹簧B4-4,调节板4-5,气缸4-6,速度调节阀4-7,其中,通过螺母4-1及螺钉4-3将弹簧A4-2一端固定在基座1上,将弹簧B4-4一端装入滚轮基座3-4上,另一端用调节板4-5固定,将弹簧A4-2的另一端与调节板4-5连接,将气缸4-6固定在基座1上,气缸4-6的活塞杆顶抵在调节板上,速度调节阀4-7装在气缸上。工作时,送丝动作: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内部设有单向离合器带动主动轮高速转动,从而提高了送丝速度。气缸向上动作,带动调节板顺时针转动,弹簧向右动作,在主动轮动作下带动电极丝送丝。其中弹簧B起到调节电极丝张紧度作用,从而保护电极丝。停止送丝:气缸向下动作,推动调节板逆时针运动,弹簧向左被拉伸,带支从动轮与主动轮分离。电极丝停止动作。速度调节阀可以调节气缸动作速度,避免电极丝损伤的情况。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小型电机整体结构变小,主动轮处追加了单向离合器,避免电极丝从滚轮装置跑出来。从动轮通过气缸的开合控制调节板动作,可以通过调节速度调节阀控制从动轮闭合的力度,避免电极丝损伤的情况。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调整组件;其中,主动轮组件中,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内设有单向离合器;从动轮组件与调整组件配合,由调整组件调整从动轮组件中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组件中的主动轮配合或脱离实现送丝或停止送丝。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配合的:.基座,主动轮组件,从动轮组件,调整组件;其中,主动轮组件中,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内设有单向离合器;从动轮组件与调整组件配合,由调整组件调整从动轮组件中的从动轮与主动轮组件中的主动轮配合或脱离实现送丝或停止送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丝支撑滚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轮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电机,电机基座,轴承A,衬套B,驱动杆,法兰,垫片A,电机连接块,联轴器,垫片B,主动轮,单向离合器,衬套A,端盖;其中,将轴承A、衬套B、驱动杆装入电机基座,并将法兰固定在电机基座;将垫片A、电机连接块、联轴器、电机固定驱动杆上;将垫片B、主动轮、单向离合器、衬套A、端盖按顺序固定在驱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袍
申请(专利权)人:沙迪克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