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5810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灭火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包括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还设有接收温度监测单元监测信号的控制系统,还设有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与发动机舱连通的输送管网,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该能根据发动机舱内的实际情况将降温单元或灭火单元作用于发动机舱,避免发动机舱温度超高状况发生,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能及时有效地对发动机的异常状况进行处理,充分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避免失火状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灭火技术,特别是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电动机等,发动机是实现汽车功能的重要部件,其结构复杂、造价也较高。发动机在工作时,无论负荷的大小、转速高低、周围大气温度高低,冷却水都基本保持在80℃-90℃之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就会造成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发动机过热还会造成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增大,使相关零件承受额外的冲击负荷而造成早期损坏;运动件的正常间隙被破坏,使零件不能正常运动,甚至损坏;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降低,造成零件的变形记损坏等不良影响;温度继续升高时,就可能造成发动机烧坏,甚至造成发动机舱失火,造成不可逆的火灾损失。并且在发动机舱内还有蓄电池,过高的温度也存在较大的安全性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发动机和发动机舱的工作温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证汽车发动机的安全使用,并保持发动机的最佳工作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汽车发动机的特殊性能和发动机舱的特殊构造,在工作时其温度需要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温度超高或者持续升高时可能造成发动机舱失火甚至火灾的严重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该能根据发动机舱内的实际情况将降温单元或灭火单元作用于发动机舱,避免发动机舱温度超高状况发生,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能及时有效地对发动机的异常状况进行处理,充分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避免失火状况发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包括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还设有接收温度监测单元监测信号的控制系统,还设有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与发动机舱连通的输送管网,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本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设有对发动机舱的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通过输送管网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与发动机舱连通,并设控制系统对发动机舱内的温度监测,能根据发动机舱内的实际情况将降温单元或灭火单元作用于发动机舱,避免发动机舱温度超高状况发生,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而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的设计,控制系统能根据温度监测情况选择降温或者灭火处理,及时有效地对发动机的异常状况进行处理,充分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避免失火状况发生。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分流喷射装置,所述分流喷射装置包括多个喷射口,多个喷射口分别与输送管网的输送支管连通,所述分流喷射装置的入口均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分流喷射装置的设计利于将降温或灭火介质分管送到发动机舱内的不同位置进行降温或灭火处理,而喷射口的设计能将降温或灭火介质以带压的形式快速充入发动机舱内,提高降温或灭火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分流喷射装置包括带有内腔的分流主体,在分流主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介质进口管,还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口分管,出口分管的末端为喷射口。在分流喷射装置的分流主体上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出口分管,便于实现对降温或灭火介质的用量及介质喷射压力的控制,实现对发动机舱精准降温灭火的功能。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每个所述出口分管均配设有控流部件,用于控制出口分管与分流主体内腔的连通或断开。在每个出口分管上均配置控流部件,可以分别控制每个出口分管内介质的通断,从而能根据发动机舱内的状况控制降温或灭火介质的用量;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输送管网将不同出口分管的介质输送到发动机舱内的不同位置,从而能进行精准位置的降温或灭火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流部件为电磁阀。采用电磁阀作为控流部件控制出口分管内介质与发动机舱的通断,也便于控制系统与电磁阀联合控流,实现自动控制对发动机舱的降温或灭火操作,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降温单元包括冷媒罐,所述冷媒罐与分流喷射装置的介质进口管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灭火单元包括灭火剂罐,所述灭火剂罐与分流喷射装置的介质进口管连通,在灭火剂罐和分流喷射装置之间还设有发泡装置,用于将灭火剂发泡处理。在灭火剂罐与分流喷射装置之间增设发泡装置,将灭火剂发泡后再通过分流喷射装置喷入到发动机舱中,实现对发动机舱内更大的覆盖和包裹效果,实现快速和有效的灭火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在冷媒罐与分流喷射装置连接的管路上设有控流装置,在灭火剂罐与分流喷射装置连接的管路上也设有控流装置,且控制系统与控流装置相连并进行控制。分别设置冷媒罐和灭火剂罐的控流装置,且控流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使得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温度监测的结果选择进行降温或灭火操作。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感光探测单元,用于监控发动机舱内的火灾。感光探测单元能根据光感信号判断发动机舱内是否发生火灾状况,配合温度监测系统反馈到控制系统,进而进行灭火处理。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能根据发动机舱内的实际情况将降温单元或灭火单元作用于发动机舱,避免发动机舱温度超高状况发生,保证发动机的工作效率,能及时有效地对发动机的异常状况进行处理,充分保证发动机的安全性,避免失火状况发生;2、配设的分流喷射装置的设计利于将降温或灭火介质分管送到发动机舱内的不同位置进行降温或灭火处理,在分流喷射装置的分流主体上设置多个相互独立的出口分管,便于实现对降温或灭火介质的用量及介质喷射压力的控制,实现对发动机舱精准降温灭火的功能,而喷射口的设计能将降温或灭火介质以带压的形式快速充入发动机舱内,提高降温或灭火效率;3、在灭火剂罐与分流喷射装置之间增设发泡装置,将灭火剂发泡后再通过分流喷射装置喷入到发动机舱中,实现对发动机舱内更大的覆盖和包裹效果,实现快速和有效的灭火操作;4、分别设置冷媒罐和灭火剂罐的控流装置,且控流装置与控制系统相连,使得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温度监测的结果选择进行降温或灭火操作;感光探测单元能根据光感信号判断发动机舱内是否发生火灾状况,配合温度监测系统反馈到控制系统,进而进行灭火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的单元组成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与发动机舱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图2种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发动机舱,2-输送管网,3-设备箱体,301-冷媒罐,302-分流喷射装置,3021-分控支管,3022-电磁阀,3023-出口分管,3024-介质进口管,303-控制器,304-灭火剂罐,305-发泡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包括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还设有接收温度监测单元监测信号的控制系统,还设有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与发动机舱1连通的输送管网2,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本实施例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设有对发动机舱的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通过输送管网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还设有接收温度监测单元监测信号的控制系统,还设有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与发动机舱连通的输送管网,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监测单元、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还设有接收温度监测单元监测信号的控制系统,还设有将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与发动机舱连通的输送管网,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喷射装置,所述分流喷射装置包括多个喷射口,多个喷射口分别与输送管网的输送支管连通,所述分流喷射装置的入口均与降温单元和灭火单元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喷射装置包括带有内腔的分流主体,在分流主体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介质进口管,还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口分管,出口分管的末端为喷射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降温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出口分管均配设有控流部件,用于控制出口分管与分流主体内腔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璐王靖胡翔金辉汤茂斌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启特安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