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78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包括弯弧状的缝合针主体以及绕线装置,缝合针主体的前端呈尖头状结构,缝合针主体的后端呈圆头状结构,且缝合针主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第一绑线孔与第二绑线孔之间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内分别绑接固定有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带动转动拨环转动,便可实现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之间的螺旋缠绕,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构成的螺旋线可以提高缝线的抗拉扯效果,整体便可让缝合的强度更高,同时整体在实际缝合时即可单人操作,亦可以双人配合操作,整体有效的提高了缝合效率,而且在绕线时不接触缝线,减少了额外污染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
技术介绍
修复疝的外科手术主要有张力修复和无张力修复两大类。当前腹外疝治疗的金标准为“无张力疝修补术”(thetension-freehernioplasty),即以外科手术的方式,将由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具有特定形状或结构的修补装置植入腹壁的缺损或薄弱区,通过刺激机体快速在该修补装置上增生大量的纤维化组织,修补和加强缺损的组织,最终达到彻底根治疝病变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疝修补材料有以下三种:聚酯补片(又称涤纶补片)、聚丙烯补片和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疝修补材料根据产品形状分为平片、网塞和三合一疝修补装置等。目前疝外科所采用的缝合针具多为弯针结构,整体缝合时多呈单线缝合,实际缝合的牢固程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包括弯弧状的缝合针主体以及绕线装置,缝合针主体的前端呈尖头状结构,缝合针主体的后端呈圆头状结构,且缝合针主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第一绑线孔与第二绑线孔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内分别绑接固定有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利用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进行双线缝合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前期的缝合强度,同时可吸收线在吸收消解后拆线更加方便;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面上焊接固定有圆环状的指环,指环与滚珠轴承同轴设置,利用指环实现绕线装置对手指的套接;所述滚珠轴承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呈圆环状的转动拨环,转动拨环的内侧面与滚珠轴承的外圈面贴合并辅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此时在固定佩戴绕线装置时,整个转动拨环在滚珠轴承的转动支撑作用下可以轻易的转动;所述转动拨环上开设有两个贯通式的线孔,线孔的走向与转动拨环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分别活动穿过不同的线孔,通过带动转动拨环转动,便可实现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之间的螺旋缠绕,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构成的螺旋线可以提高缝线的抗拉扯效果,整体便可让缝合的强度更高,同时整体在实际缝合时即可单人操作,亦可以双人配合操作,整体有效的提高了缝合效率,而且在绕线时不接触缝线,减少了额外污染的几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缝合针主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可吸收线采用PGA、PGLA、PLA中的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不可吸收线采用尼龙材质制成。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拨环的外表面上均匀的开设有防滑纹,利用防滑纹可以方便对转动拨环的拨动。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拨环和指环所采用的材质相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带动转动拨环转动,便可实现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之间的螺旋缠绕,不可吸收线与可吸收线构成的螺旋线可以提高缝线的抗拉扯效果,整体便可让缝合的强度更高,同时整体在实际缝合时即可单人操作,亦可以双人配合操作,整体有效的提高了缝合效率,而且在绕线时不接触缝线,减少了额外污染的几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缝合针主体、2-第一绑线孔、3-第二绑线孔、4-滚珠轴承、5-转动拨环、6-防滑纹、7-线孔、8-指环、9-不可吸收线、10-可吸收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包括弯弧状的缝合针主体1以及绕线装置,缝合针主体1的前端呈尖头状结构,缝合针主体1的后端呈圆头状结构,且缝合针主体1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绑线孔2和第二绑线孔3,第一绑线孔2与第二绑线孔3之间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绑线孔2和第二绑线孔3内分别绑接固定有不可吸收线9和可吸收线10,利用不可吸收线9和可吸收线10进行双线缝合操作,这样既保证了前期的缝合强度,同时可吸收线10在吸收消解后拆线更加方便;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滚珠轴承4,所述滚珠轴承4的内圈面上焊接固定有圆环状的指环8,指环8与滚珠轴承4同轴设置,利用指环8实现绕线装置对手指的套接;所述滚珠轴承4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呈圆环状的转动拨环5,转动拨环5的内侧面与滚珠轴承4的外圈面贴合并辅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此时在固定佩戴绕线装置时,整个转动拨环5在滚珠轴承4的转动支撑作用下可以轻易的转动;所述转动拨环5上开设有两个贯通式的线孔7,线孔7的走向与转动拨环5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不可吸收线9和可吸收线10分别活动穿过不同的线孔7,通过带动转动拨环5转动,便可实现不可吸收线9与可吸收线10之间的螺旋缠绕,不可吸收线9与可吸收线10构成的螺旋线可以提高缝线的抗拉扯效果,整体便可让缝合的强度更高,同时整体在实际缝合时即可单人操作,亦可以双人配合操作,整体有效的提高了缝合效率,而且在绕线时不接触缝线,减少了额外污染的几率。所述缝合针主体1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可吸收线10采用PGA、PGLA、PLA中的一种。所述不可吸收线9采用尼龙材质制成。所述转动拨环5的外表面上均匀的开设有防滑纹6,利用防滑纹6可以方便对转动拨环5的拨动。所述转动拨环5和指环8所采用的材质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带动转动拨环5转动,便可实现不可吸收线9与可吸收线10之间的螺旋缠绕,不可吸收线9与可吸收线10构成的螺旋线可以提高缝线的抗拉扯效果,整体便可让缝合的强度更高,同时整体在实际缝合时即可单人操作,亦可以双人配合操作,整体有效的提高了缝合效率,而且在绕线时不接触缝线,减少了额外污染的几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包括弯弧状的缝合针主体以及绕线装置,缝合针主体的前端呈尖头状结构,缝合针主体的后端呈圆头状结构,且缝合针主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第一绑线孔与第二绑线孔之间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内分别绑接固定有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面上焊接固定有圆环状的指环,指环与滚珠轴承同轴设置,所述滚珠轴承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呈圆环状的转动拨环,转动拨环的内侧面与滚珠轴承的外圈面贴合并辅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拨环上开设有两个贯通式的线孔,线孔的走向与转动拨环的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分别活动穿过不同的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疝外科手术的缝合针具,包括弯弧状的缝合针主体以及绕线装置,缝合针主体的前端呈尖头状结构,缝合针主体的后端呈圆头状结构,且缝合针主体的后端位置开设有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第一绑线孔与第二绑线孔之间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绑线孔和第二绑线孔内分别绑接固定有不可吸收线和可吸收线,所述绕线装置包括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内圈面上焊接固定有圆环状的指环,指环与滚珠轴承同轴设置,所述滚珠轴承的外侧同轴套设有呈圆环状的转动拨环,转动拨环的内侧面与滚珠轴承的外圈面贴合并辅以焊接的形式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拨环上开设有两个贯通式的线孔,线孔的走向与转动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贝殷雪莉曹栋杨宝顺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