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66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混凝土砌块,它主要由块状体形状的砌块体组成,在该砌块体的一面开设有1-3个盲孔,以构成小型混凝土空心砖块,其模数(长×宽×高)选择为2×0.9-1×0.9-1或1×0.9-1×0.9-1,以便于与目前常用的砖块模数相适应,从而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结构简单而制作简便,使用方便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当前标准砌块存在的裂缝、隔热、渗水三大问题,在建筑业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建筑的墙体材料,属于混凝土建筑材料类。长期以来,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的墙体材料以粘土实心砖为主,其用量约占墙体材料的90%以上,这种粘土实心砖用粘土烧制而成,形为薄形长方体,由于它不但占用大量的耕地、毁坏大片粮田,而且在烧制砖的过程中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为此各地政府专门成立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办事机构,大力推广混凝土建筑砌块,如目前在建筑行业中大力推广应用的引进国外技术的混凝土标准砌块,这种标准砌块用模具压制而成,其中间开设有孔洞,它虽具有优于粘土砖的技术性能,但由于它体积较大,不利于施工人员的正常快速施工;还由于在施工时,各标准砌块的孔洞对称,容易造成砂浆坠陷,砂浆失水,产生砌块滑移,形成了砌块墙体缝隙导热循环以及孔洞相互连通循环,增加了它内热效应,墙的隔热性能较差。为增加墙体的隔热效果,有的采取在孔洞内填充珍珠岩等隔热材料的措施,但它们仍旧不能解决标准砌块本身存在的缺陷,而且还增加了制造成本。这种标准砌块还容易产生墙体裂缝,因为标准砌块的砌体水平通缝抗剪强度较低,而竖缝的粘结力更低,在水平应力的作用下,墙体容易产生水平裂缝,竖向裂缝,阶梯形裂缝和砌块周边裂缝,如砂浆坠陷,砌块滑移,水平灰缝和竖缝的砂浆流淌等引起门、窗、转角不直和墙面不平等情况,产生了裂缝,影响了建筑物整体质量,也正由于此,房屋的二次装修将大大影响到房屋整体的安全性。标准砌块所砌起的墙还容易产生渗水的现象,它主要是因为标准砌块的孔洞连通,不仅造成连通空气循环,也造成了水在孔洞内的流动,它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当前上述隔热、裂缝及渗水是应用标准砌块在建筑上存在的三大问题,并一直困扰着建筑管理部门,影响了标准混凝土砌块在建筑行业的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结合粘土砖和标准砌块的各自特点,提供一种具有相应砖块模数的小型建筑混凝土砌块。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包括有块状的砌块体,在其一面上开设有1-3个盲孔。由于采用的是盲孔,它阻隔了砌块与砌块之间的孔洞连通,使之具有砖块和标准砌块的双重使用效果,特别是上面砌块孔洞与下面砌块平面相接,砂浆在孔洞内形成锲块状,增加了上下层砌块的连接,使这种建筑物的防震性能大大提高。本技术所述的砌块体为长方体,其大小基本与二块粘土砖相似,在砌块体的一面上开设的盲孔为2-3个,模数(长×宽×高)为2×0.9-1×0.9-1。本技术所述的砌块体也可以是准正方体,在砌块体的一面上开设有1-2个盲孔,其模数为1×0.9-1×0.9-1,它作为长方体砌块的辅块而广泛用于建筑用砌块。本技术所述的砌块体除了一面开设有盲孔外,其余各面均为平整的表面。 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面剖示结构示意图。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本技术包括一小型的长方形砌块体1,在该砌块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三个盲孔2,中间盲孔大于左右两对称均布的盲孔,其余各面均为平整的表面,使之成为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在建筑物砌墙过程中,每块砌块层层叠合,下层砌块体1的上表面为平整的表面,上面便于铺垫一层砂浆,而上层砌块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盲孔2,该盲孔2的边陷在砂浆上,使之盲孔2内的砂浆嵌入在盲孔2内起着锲合的作用,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更具有抗震的效果。为便于该小型长方形砌块体1的使用在观念上容易被人们接受,其厚度能与原墙体模数相适应,本技术将砌块体1的模数(长×宽×高)设计成与现有粘土砖相似,其大小相当于二块现有粘土砖,考虑到墙体砌叠时砌块体1之间铺叠的粘合砂浆层厚度,本技术的长方形砌块体1的长×宽×高各为240×115×115(cm)。这种模数的砌块体在建筑平面上能按建筑模数要求设计的开间和进深进行施工砌筑,在竖向尺度上能满足各种建筑模数要求,而且对砌筑门垛、独立柱、带壁柱等具有应用良好的吻合性,砌块的长度符合建筑平面模数,其窗间墙和无门窗洞的内墙可避免砌砖;砌块的高度也能适应各类建筑物层高范围内的砌筑墙高;上述模数的砌块体还可进行纵、横墙的搭接,能考虑到门窗高度,有无门窗过梁和圈梁、楼板等的搁置;并且其宽度能与原墙体模数相适应。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可以在与上述相同模数下的砌块体1的一面上开设有对称均布的二个盲孔2,即将上述三个盲孔改为二个盲孔2。另外本技术也可将模数改为1×0.9--1×0.9-1,成为一准正方形的砌块体,它在建筑砌筑过程中作为长方形砌块体的辅块使用,其一面的盲孔数开设有一孔或二孔,以避免在特殊的场合将整块长方形砌块体切割成一半而造成浪费。以上所述的砌块体1除了一面开设有盲孔2外,其余的五个面也可在两两对应的两个面之一表面上开设凹槽,以利于相互拼接时两块砌块体之间用砂浆进行粘合并加以锲合连接,加强拼接的强度。本技术主要以石子为骨料砂、煤渣等为填充材料,比相应的粘土砖轻,强度等级为MU15级以上,它的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秦砖汉瓦”的传统状态,保护了耕地,保护了环境,制作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高,劳动效率高,可显著降低建筑工程造价,与粘土砖相比,节约土料100%,节能70%重量减轻20%,降低造价30%。与标准砌块相比,很好地解决了裂缝、隔热、渗水三大建筑问题,抗冻性增强,对住房的二次装修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且能符合原有砖砌体的施工习惯,并具有省工、省料,减轻劳动强度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形状为块状体的建筑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砌块体(1)的一面开设有1-3个盲孔(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体(1)为长方体形状,其一面开设的盲孔(2)数为2-3个,而模数(长∶宽∶高)为2×0.9-1×0.9-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体(1)为准正方形形状,其一面开设的盲孔(2)数为1-2个,而模数(长×宽×高)1×0.9-1×0.9-1。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砌块体(1)除一面开设有盲孔(2)外,其余各面均为平整的表面。专利摘要一种建筑混凝土砌块,它主要由块状体形状的砌块体组成,在该砌块体的一面开设有1—3个盲孔,以构成小型混凝土空心砖块,其模数(长×宽×高)选择为2×0.9—1×0.9—1或1×0.9—1×0.9—1,以便于与目前常用的砖块模数相适应,从而使本技术具有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结构简单而制作简便,使用方便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当前标准砌块存在的裂缝、隔热、渗水三大问题,在建筑业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文档编号E04C1/00GK2329718SQ98223049公开日1999年7月2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陈勇堂, 杨祖修, 周柏荣 申请人:富阳市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推广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形状为块状体的建筑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砌块体(1)的一面开设有1-3个盲孔(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堂杨祖修周柏荣
申请(专利权)人:富阳市新型墙体材料技术推广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