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862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模结构,包括上针模、凹坑、浮动块、针模盖板、埋设于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弹簧针、双头探针、下针模、以及真空管头;所述弹簧针的下端贯穿所述下针模且外露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所述浮动块的上表面凹设有测试位,所述测试位贯穿均布有与所述双头探针的上端相配合的上针孔。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针模结构,通过浮动块与弹簧针的设置,能够对待插接的连接器形成有效缓冲,同时,通过真空管头的设置,能够使得真空管头与外部抽真空装置连接后再测试位形成一定的负压,继而使得待测试产品的连接器与双头探针的上端稳定可靠的连接,从而有效避免直接按压连接器而造成连接器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针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针模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在对产品进行测试时,大多通过手工作业的方式将待测产品的连接器与测试针连接,以此方式作业,作业效率极低,且插接稳定性也较差;虽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用于替代人工作业的自动化设备,但由于测试针模的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因而很容易将连接器压坏或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模结构,该针模结构插接方便,稳定性好,能够对待测试产品的连接器形成有效保护。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针模结构,包括上针模、凹设于所述上针模上表面的凹坑、收容于所述凹坑内的浮动块、套设于所述浮动块且与所述上针模紧固的针模盖板、埋设于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弹簧针、埋设于所述凹坑内底面的双头探针、紧固于所述上针模下底面的下针模、以及设置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与所述凹坑贯通连接的真空管头;所述弹簧针的下端贯穿所述下针模且外露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四周向外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针模盖板的下底面相配合;所述浮动块的上表面凹设有测试位,所述测试位贯穿均布有与所述双头探针的上端相配合的上针孔。其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针模、凹设于所述上针模上表面的凹坑、收容于所述凹坑内的浮动块、套设于所述浮动块且与所述上针模紧固的针模盖板、埋设于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弹簧针、埋设于所述凹坑内底面的双头探针、紧固于所述上针模下底面的下针模、以及设置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与所述凹坑贯通连接的真空管头;所述弹簧针的下端贯穿所述下针模且外露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四周向外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针模盖板的下底面相配合;所述浮动块的上表面凹设有测试位,所述测试位贯穿均布有与所述双头探针的上端相配合的上针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针模、凹设于所述上针模上表面的凹坑、收容于所述凹坑内的浮动块、套设于所述浮动块且与所述上针模紧固的针模盖板、埋设于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弹簧针、埋设于所述凹坑内底面的双头探针、紧固于所述上针模下底面的下针模、以及设置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与所述凹坑贯通连接的真空管头;所述弹簧针的下端贯穿所述下针模且外露于所述下针模的下底面,所述浮动块下底面的四周向外凸设有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的上表面与所述针模盖板的下底面相配合;所述浮动块的上表面凹设有测试位,所述测试位贯穿均布有与所述双头探针的上端相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伟仁陈文龙马志丰王震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