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648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包括在桥梁结构物上放置的横梁,在横梁上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千斤顶,千斤顶上方安装有测力部,在所述的测力部上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反力梁,在所述反力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重部,在所述的配重部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了牛顿第三定律,使得某些实验中的非常规加载力得以实现,具有所需的材料获取方便,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力加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中的桥跨结构,是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线路等障碍的结构物,桥梁结构物包括桥面板,桥面梁、以及支撑他们的结构构件如大梁,拱,悬索,其作用是承受桥上的行人和车辆。近年来,为了对更多复杂桥梁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现场加载试验也越来越多。对桥梁结构的现场加载试验,可以对同一个模型可以进行多个不同工况的模拟试验。对于某些模拟试验它所要求的精度较高,采用的模型与实际的梁(墩)尺寸相差不大,因此模拟试验的某些非常规工况,所需的加载力较大,构件不能采用常规的加载方式,或者采用常规的加载方式达不到对应工况所要求的效应,目前现有技术在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时,由于所需加载力较大,导致静止载荷的体积过大,在被测试的桥梁结构物上堆放空间不足,使实际试验不能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导致最终的试验结果与实际有所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需加载静力较大,采用常规加载静力的方式无法达到工况的要求,使得试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包括在被加载静力的结构物上放置的横梁,在所述的横梁上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方安装有测力部,在所述的测力部上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反力梁,在所述反力梁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重部,在所述的配重部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配重部安装在所述反力梁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的两个配重部中的配重块的总重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的配重部包括多个与反力梁垂直设置的吊杆,所述吊杆的顶端与所述的反力梁连接,所述吊杆的底端连接有垫梁,所述的配重块放置于所述垫梁的上方。进一步地,在所述横梁与被加载静力的结构物之间还设置有钢板。进一步地,在所述反力梁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反力梁垂直的受压立柱,所述受压立柱的顶端与所述的反力梁的顶面之间连接有多个斜支撑杆,多个所述斜支撑杆一端在所述反力梁的顶面上沿反力梁的长度方向排列。进一步地,所述的受压立柱安装在所述反力梁顶面的中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将原本加载于桥梁结构物上方的静止载荷调整为加载到桥梁结构物的两侧,通过运用牛顿第三定律,使得某些实验中的非常规加载力得以实现,并且此反力架具有所需的材料获取方便,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静力加载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静力加载装置的左视图。图中标号代表:1-横梁,2-千斤顶,3-测力部,4-反力梁,5-配重部,6-钢板,7-受压立柱,8-斜支撑杆,51-配重块,52-吊杆,53-垫梁。具体实施方式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包括在桥梁结构物上放置的横梁1,在所述的横梁1上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千斤顶2,所述千斤顶2上方安装有测力部3,在所述的测力部3上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反力梁4,在所述反力梁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重部5,在所述的配重部5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51。在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方案中,对桥梁结构物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时,主要的对象包括桥面板,桥面梁,为桥梁结构物加载静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荷载试验,该方法是将静止荷载作用与桥梁的指定位置上,以便测试出结构的静应变、静位移以及裂缝等,目前现有技术在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时,由于所需加载力较大,导致静止载荷的体积过大,在被测试的桥梁结构物上堆放空间不足。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该装置中的横梁1安装在被测试桥梁的结构物上,与被测试桥梁结构物接触,传导整个静力加载装置提供的加载力。在横梁1的上方还安装有用于调整加载力的千斤顶2,在千斤顶2的上方安装有用于获得加载力数值的测力部3,在测力部3的顶端安装有反力梁4。本装置通过设置了反力梁4,在反力梁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提供静止载荷的配重部5。另外,配重部5中的配重块51的数量、单个体积可以根据所需加载力的大小进行调整。其中,反力梁4的剖面为工字型,配重块51可以是配重梁、配重混凝土块等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配重梁作为配重块51。测力部3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压力测试仪等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测力部3为压力传感器。另外,本装置中的横梁1、反力梁2、配重部5均为稳固的金属材质,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选择钢材质。在静力加载试验进行时,根据所需的加载力的大小调整配重部5中配重块51的个数,为反力梁4的两端提供了向下的重力,此时调整千斤顶2升起的高度,在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下,千斤顶2受到了由反力梁4带来的压力,从测力部3上则可以读出此时的压力值,同样地,位于千斤顶2下方的横梁1也受到由千斤顶2传导的反力梁4带来的压力,使得被测试的桥梁结构物受到了相同压力,从而完成试验。本技术提供的装置通过在反力梁4的两侧对称设置了配重部,将原本堆放于桥梁结构物上方的静止载荷调整至桥梁结构物的两侧,解决了原本由于静止载荷体积较大在桥梁结构物上方堆放空间不足的问题。可选地,所述的两个配重部5安装在所述反力梁4的下方。为方便工程试验时加载静止载荷,将配重部5设置在反力梁4的下方。可选地,所述的两个配重部5中的配重块51的总重量相同。为保证静力加载装置能够稳定的工作,两个配重部5的配重块51的总重量相同,以使得整个装置保持平衡状态。可选地,所述的配重部5包括多个与反力梁4垂直设置的吊杆52,吊杆52的顶端与所述的反力梁4连接,在吊杆52的底端连接有垫梁53,所述的配重块51放置于所述垫梁53的上方。如图1、2所示,配重部5包括垫梁53和连接垫梁53和反力梁4的吊杆52,垫梁53与反力梁4平行设置,在垫梁53上根据需求的静力放置有多个配重块51。垫梁53的形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工字型等,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垫梁53为工字型。为使配重部5能够稳定、结实地安装在反力梁4上,吊杆5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更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设置有3根吊杆52连接反力梁4与垫梁53,三根吊杆52组成三角形,为垫梁53提供稳定的拉力,保证垫梁53不会倾倒。可选地,在所述横梁1与被加载静力的结构物之间还设置有钢板6。如图1所示,为了配合静力加载试验的进行,在横梁1的下方设置有钢板6,将钢板6放置在桥梁结构物的加载点上进行试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选地,在所述反力梁4的顶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反力梁4垂直的受压立柱7,所述受压立柱7的顶端与所述的反力梁4的顶面之间连接有多个斜支撑杆8,多个所述斜支撑杆8一端在所述反力梁4的顶面上沿反力梁4的长度方向排列。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静力加载装置中的反力梁4在受到较大的加载力时保持稳固而不会断裂,在反力梁4的上方设置有上拉结构,从而将反力梁4两侧受到的重力进行抵消。具体地,上拉结构包括在反力梁4顶面上设置的受压立柱7,受压立柱7垂直的安装在反力梁4的顶面上,在受压立柱7的顶端与反力梁4的顶面之间安装有多个斜支撑杆8,斜支撑杆8与反力梁4连接的一端在反力梁4上呈直线排列,也就是说,多个斜支撑杆8在反力梁4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受压立柱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在被加载静力的结构物上放置的横梁(1),在所述的横梁(1)上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千斤顶(2),所述千斤顶(2)上方安装有测力部(3),在所述的测力部(3)上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反力梁(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力梁(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重部(5),在所述的配重部(5)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在被加载静力的结构物上放置的横梁(1),在所述的横梁(1)上以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千斤顶(2),所述千斤顶(2)上方安装有测力部(3),在所述的测力部(3)上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安装有反力梁(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力梁(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配重部(5),在所述的配重部(5)内设置有多个配重块(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配重部(5)安装在所述反力梁(4)的下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配重部(5)中的配重块(51)的总重量相同。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结构物静力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部(5)包括多个与反力梁(4)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贺拴海虞子楠胡文亮袁浩允孙凯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