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安刚专利>正文

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13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是由四周的四个侧壁以及侧壁上、下的顶、底面构成的封闭盒体,所述内模内设有支撑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的顶、底面之间加装了支撑体,加强了顶、底面的承重强度,可有效减少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顶、底面损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
技术介绍
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主要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空腹板的制作中,内模是由由四周的四个侧壁以及侧壁上、下的顶、底面构成的封闭盒体。由于内模为中空结构,在运装及施工中,在地下放置的薄壁盒的顶、底面经常被人踩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加强顶底面强度的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是由四周的四个侧壁以及侧壁上、下的顶、底面构成的封闭盒体,所述内模内设有支撑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空心柱。所述支撑体为实心柱。所述各支撑体上与顶、底面的结合处均设有基座。所述内模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加强筋。本技术在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的顶、底面之间加装了支撑体,加强了顶、底面的承重强度,可有效减少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顶、底面损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顶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是由四周的侧壁1以及侧壁上、下的顶面2、底面3构成的封闭盒体,在内模内设有支撑于顶面2与底面3之间的支撑柱4,支撑柱4为空心柱。本技术的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柱4为实心柱。本技术的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各支撑柱4上与顶、底面的结合处均设有基座5。本技术的实施例四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顶面2内还设有加强筋6。权利要求1.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是由四周的四个侧壁以及侧壁上、下的顶、底面构成的封闭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内设有支撑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空心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为实心柱。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支撑体上与顶、底面的结合处均设有基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设有加强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是由四周的四个侧壁以及侧壁上、下的顶、底面构成的封闭盒体,所述内模内设有支撑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体。本技术在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的顶、底面之间加装了支撑体,加强了顶、底面的承重强度,可有效减少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顶、底面损坏,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E04C1/00GK2931625SQ20062003072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黄安刚 申请人:黄安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砼填充用轻质永久内模,是由四周的四个侧壁以及侧壁上、下的顶、底面构成的封闭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内设有支撑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支撑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安刚
申请(专利权)人:黄安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