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917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43
本专利为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包括丝杠、螺母,所述丝杠与所述螺母滚珠螺纹配合,所述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还包括反向器,所述反向器为块状体,所述反向器设有换向槽,所述换向槽至少两个。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提高了滚柱丝杠副的承受重载的能力,多路换向槽4使得运转更加平稳,减少了滚珠丝杠在运转过程中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存在这样的技术问题:由于现有的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均为单槽式结构的反向器,从而才反向器部位比较脆弱,在高速重载的使用环境下,会在成反向器的损坏,引起螺母内的滚珠的卡堵,造成滚珠丝杠副无法正常使用。现有的换向器采用嵌入螺母的管壁式进行的,在螺母的管壁出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使得装置更容易发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设置开发本装置的目的:提高滚珠丝杠副的使用寿命,提供滚柱丝杠副的承受重载的能力,减少滚珠丝杠在运转过程中的噪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包括丝杠1、螺母2,所述丝杠1与所述螺母2滚珠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还包括反向器3,所述反向器3为块状体,所述反向器3设有换向槽4,所述换向槽4至少两个,所述换向槽4直线分布,所述螺母2的内螺纹通过所述换向槽4内循环闭合,所述反向器3为两只分别设于所述螺母2的两端。所述螺母2的两端均设有燕尾槽5,所述反向器3与所述燕尾槽5插接,所述螺母2的两端通过闷头封接。所述换向槽4的数目为三个。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本装置采用的多路换向槽4同时承载从而增加了反向器3的更换频度,将原有的单个换向槽4转化成多个换向槽,从而分担了部分承载力,此为延长装置使用寿命的原因。另外本换向槽4直接采用燕尾槽插接的方式直接插接连接,而不是采用原先的嵌入式连接,采用嵌入式连接需要开孔,会对螺母壳壁本身产生一定的破坏性,从何使得开孔位置存在一定的应力集中,增加的螺母变形裂痕损坏的风险,而本申请直接采用插槽进行插接,减少了对螺母本身的破坏程度,从而使得装置产品的质量大幅度提高。提高了滚珠丝杠副的使用寿命,提供了滚柱丝杠副的承受重载的能力,多路换向槽4使得运转更加平稳,减少了滚珠丝杠在运转过程中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述反向器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2、3中:丝杠1、螺母2、反向器3、换向槽4、燕尾槽5。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包括丝杠1、螺母2,所述丝杠1与所述螺母2滚珠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还包括反向器3,所述反向器3为块状体,所述反向器3设有换向槽4,所述换向槽4至少两个,所述换向槽4直线分布,所述螺母2的内螺纹通过所述换向槽4内循环闭合,所述反向器3为两只分别设于所述螺母2的两端。所述螺母2的两端均设有燕尾槽5,所述反向器3与所述燕尾槽5插接,所述螺母2的两端通过闷头封接。所述换向槽4的数目为三个。补充说明:在螺母2的侧面孔内装有接通相邻滚道的反向器,利用反向器引导滚珠3越过丝杠1的螺纹顶进入相邻滚道,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本装置形成多路循环的回路减少了运转过程中堵死现象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包括丝杠(1)、螺母(2),所述丝杠(1)与所述螺母(2)滚珠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还包括反向器(3),所述反向器(3)为块状体,所述反向器(3)设有换向槽(4),所述换向槽(4)至少两个,所述换向槽(4)直线分布,所述螺母(2)的内螺纹通过所述换向槽(4)内循环闭合,所述反向器(3)为两只分别设于所述螺母(2)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包括丝杠(1)、螺母(2),所述丝杠(1)与所述螺母(2)滚珠螺纹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承载型滚珠丝杠螺母传动装置还包括反向器(3),所述反向器(3)为块状体,所述反向器(3)设有换向槽(4),所述换向槽(4)至少两个,所述换向槽(4)直线分布,所述螺母(2)的内螺纹通过所述换向槽(4)内循环闭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拥军纪友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品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