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板压紧装置及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364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板压紧装置及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和抗拉螺栓,所述抗拉螺栓对称的设置于轨道板的两侧的底座板上,抗拉螺栓可穿过压紧板,并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对压紧板进行竖向固定,压紧板紧压轨道板的顶部以阻止其上浮。所述轨道板压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压紧效果稳定可靠,可循环周转使用,同时具有综合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板压紧装置及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交通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轨道板压紧装置及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速铁路施工中,轨道板和底座板之间浇筑自密实混凝土层是非常关键的工序,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后续的铁路安全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在轨道板上方对自密实混凝土填充层施加向下的压力,防止在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时轨道板上浮或偏移。现有传统铁路轨道板压紧施工均采用钢管扣件,但是其安装不够方便,操作费时费力,钢管扣件固定方式不够灵活,抗拉强度不够,难以保证施工质量。并且采用钢管扣件进行铁路轨道板压紧施工,需要大量钢管、扣件及操作工人;钢管扣件在底座板上落地生根困难,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周转速度不能满足大批量轨道板安装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轨道板压紧装置及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和抗拉螺栓,所述抗拉螺栓对称的设置于轨道板的两侧的底座板上,抗拉螺栓可穿过压紧板,并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对压紧板进行竖向固定,压紧板紧压轨道板的顶部以阻止其上浮;所述压紧板整体为L形结构,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上螺栓通孔,用以穿过抗拉螺栓。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竖直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底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压紧板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板,所述水平底板同时连接两块竖直板的底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水平板上的上螺栓通孔设置在两块竖直板之间,且水平底板上设置有与上螺栓通孔对应的下螺栓通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上螺栓通孔为沿水平板纵向的腰形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轨道板的顶面还设置有横向压板,所述横向压板的长度等于轨道板的宽度,横向压板的两端分别被相对应的两个压紧板紧压在轨道板之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横向压板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包括底板和两块侧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横向压板的两块侧板的间距大于压紧板的宽度。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轨道板两侧的底座板上精确钻出预埋螺栓孔,深度确保满足要求,在预埋螺栓空中安装抗拉螺栓;S2:将抗拉螺栓穿过压紧板的上螺栓通孔,并保持压紧板的竖直板置于底座板上,水平板的自由端置于轨道板上,然后旋入锁紧螺母,并保持松动状态;S3:在轨道板顶部的两个相对应的压紧板之间放入横向压板,并将横向压板的两端压于压紧板的水平板自由端之下,再旋紧锁紧螺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在步骤S2,当水平板底面到竖直板下端面的距离A大于轨道板顶面到底座板顶面的距离B时,可在水平板的自由端加设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或者不同高度调整垫块的组合;当水平板底面到竖直板下端面的距离A小于轨道板顶面到底座板顶面的距离B时,可在竖直板的底端加设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或者不同高度调整垫块的组合,直到A等于B。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轨道板压紧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压紧效果稳定可靠,可循环周转使用,同时具有综合使用成本低廉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轨道板压紧装置的装配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轨道板压紧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轨道板压紧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轨道板压紧装置的横向压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轨道板压紧装置的调整垫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轨道板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1和抗拉螺栓2,所述抗拉螺栓2对称的设置于轨道板5两侧的底座板4上,抗拉螺栓2可穿过压紧板1,并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21对压紧板1进行竖向固定,压紧板1紧压轨道板5的顶部以阻止其上浮。具体的,所述压紧板1整体为L形结构,包括水平板11和竖直板12,所述水平板底面到竖直板下端面的距离A等于轨道板5顶面到底座板4顶面的距离B,实际中,此处对距离A和距离B的限制,并非必须做到严格保证,可通过增加调整垫块6灵活解决,调整垫块6设置有供抗拉螺栓穿过的中心孔61,以增加调整垫块6的通用性。如当水平板底面到竖直板下端面的距离大于轨道板5顶面到底座板4顶面的距离时,也即A大于B时,可在水平板11的自由端加设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6,或者不同高度调整垫块6的组合;当A小于B时,可在竖直板12的底端加设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6或者不同高度调整垫块6的组合,都可以最终实现A等于于B,以达到相应的使用要求。所述水平板11上设置有上螺栓通孔111,用以穿过抗拉螺栓2;所述竖直板12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底板13,此时应尽量使得水平板底面到水平底板13底面的距离等于轨道板5顶面到底座板4顶面的距离,以达到使用要求。进一步的,为了达到更优的使用效果,所述压紧板1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板12,所述水平底板13可以同时连接两块竖直板12的底部;此时,所述水平板11上的上螺栓通孔111设置在两块竖直板12之间,且水平底板13上设置有与上螺栓通孔111对应的下螺栓通孔131。设置两块竖直板12,首先可以增加压紧板1的强度,其次,使得其整体结构更加平稳,对轨道板5的压紧效果更好。所述上螺栓通孔111为沿水平板11纵向的腰形孔,以方便调节。同样的,下螺栓通孔131也为相同的腰形孔。所述轨道板5的顶面还设置有横向压板3,所述横向压板3的长度等于轨道板5的宽度,横向压板3的两端分别被相对应的两个压紧板1紧压在轨道板5之上。所述横向压板3的横截面为U形结构,包括底板31和两块侧板32,横向压板3的两块侧板32的间距大于压紧板1的水平板11的宽度。所述水平板11沿上螺栓通孔111的两侧设置有两根加强肋113,锁紧螺母21可直接与加强肋113接触,必要时,锁紧螺母21底部可以垫一块环形垫片。进一步的,在水平板11的自由端,位于两根加强肋113之间设置有与上螺栓通孔111同宽度的副螺栓通孔112,副螺栓通孔112可以直接穿过抗拉螺栓2,其具有和上螺栓通孔111同样的作用,以灵活适应于更多不同工况。利用上述轨道板压紧装置的轨道板压紧施工方法,步骤如下:S1:在轨道板两侧的底座板上精确钻出预埋螺栓孔,深度确保满足要求,在预埋螺栓空中安装抗拉螺栓;S2:将抗拉螺栓穿过压紧板的上螺栓通孔,并保持压紧板的竖直板置于底座板上,水平板的自由端置于轨道板上,然后旋入锁紧螺母,并保持松动状态;S3:在轨道板顶部的两个相对应的压紧板之间放入横向压板,并将横向压板的两端压于压紧板的水平板自由端之下,再旋紧锁紧螺母。在步骤S2,当水平板底面到竖直板下端面的距离A大于轨道板顶面到底座板顶面的距离B时,可在水平板的自由端加设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或者不同高度调整垫块的组合,直到A等于B;在步骤S2中,当水平板底面到竖直板下端面的距离A小于轨道板顶面到底座板顶面的距离B时,可在竖直板的底端加设不同高度的调整垫块或者不同高度调整垫块的组合,直到A等于B。设置的横向压板为U形槽钢,压紧板为金属材质,整体为焊接式结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和抗拉螺栓,所述抗拉螺栓对称的设置于轨道板的两侧的底座板上,抗拉螺栓可穿过压紧板,并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对压紧板进行竖向固定,压紧板紧压轨道板的顶部以阻止其上浮;所述压紧板整体为L形结构,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上螺栓通孔,用以穿过抗拉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和抗拉螺栓,所述抗拉螺栓对称的设置于轨道板的两侧的底座板上,抗拉螺栓可穿过压紧板,并通过配套的锁紧螺母对压紧板进行竖向固定,压紧板紧压轨道板的顶部以阻止其上浮;所述压紧板整体为L形结构,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水平板上设置有上螺栓通孔,用以穿过抗拉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板的底部设置有水平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竖直板,所述水平底板同时连接两块竖直板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板上的上螺栓通孔设置在两块竖直板之间,且水平底板上设置有与上螺栓通孔对应的下螺栓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栓通孔为沿水平板纵向的腰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5任一所述的轨道板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板的顶面还设置有横向压板,所述横向压板的长度等于轨道板的宽度,横向压板的两端分别被相对应的两个压紧板紧压在轨道板之上。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