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式雨水收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325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景观式雨水收集系统,包括雨水渠模块、集水池模块和截流板,雨水渠模块包括渠体、盖板和过滤板,渠体两端和上方均设有开口;盖板安装在渠体上方开口处且其上设有通孔和若干第一漏水孔;过滤板位于盖板下方,过滤板上端面设有种植槽好缓流槽,种植槽底部设有第二漏水孔,缓流槽底部高于种植槽底部且缓流槽侧壁底部通过第三漏水孔与种植槽相通;集水池模板包括池体和防护盖,防护盖上端面安装有连通管,连通管上端通过透明观察窗封闭,连通管侧壁开有采水透气孔,池体侧壁还设有连接口;截流板安装在渠体的端部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砂土实现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极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减小了维护工作量,并增加了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景观式雨水收集系统
本技术涉及市政功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景观式的雨水收集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市中“逢雨必涝”、“旱涝急转”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出行,还将各种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带到各个低洼地带如隧道、公园湖泊等地方,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由此,各地市政建设部门均增加了大量的排水设施,但现有的雨水排水设施往往只具备简单的雨水输送功能,功能十分有限,且还是无法避免将地面上的垃圾带入到其他水体中。公布号为CN108005218A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具有雨污分流功能的雨水渠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雨水渠本体、分流板和盖板,所述雨水渠本体为下面窄上面宽的梯形水渠,所述雨水渠本体内壁两侧设置有梯台,所述分流板设置在梯台上,所述分流板为空心薄板;所述空心薄板内装满过滤球;所述盖板设置在雨水渠本体顶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多个进水孔,其中过滤球内开有小孔并装满活性炭,可对雨水进行过滤和净化。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缺点为:当长时间使用之后,过滤球内积满泥沙,导致活性炭失去过滤能力,进而导致无法有效净化和回收利用雨水,因而需要定期对分流板进行更换,致使该设备的使用成本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景观式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渠模块、集水池模块和截流板,其中:所述雨水渠模块包括渠体、盖板和过滤板,其中所述渠体为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流槽的槽状结构且其两端和上方均设有开口;所述盖板安装在渠体上方开口处并对渠体上方开口进行封闭,所述盖板的中心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分布在通孔两侧的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过滤板安装在渠体上方开口处并位于盖板的下方,所述过滤板上端面中心设有位于通孔正下方的种植槽且种植槽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漏水孔,所述过滤板上还设有位于第一漏水孔正下方的缓流槽,所述缓流槽底部高于种植槽的底部且缓流槽侧壁的底部通过第三漏水孔与种植槽相通;所述集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景观式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渠模块、集水池模块和截流板,其中:所述雨水渠模块包括渠体、盖板和过滤板,其中所述渠体为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流槽的槽状结构且其两端和上方均设有开口;所述盖板安装在渠体上方开口处并对渠体上方开口进行封闭,所述盖板的中心设有若干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通孔,所述盖板上还设有分布在通孔两侧的若干第一漏水孔;所述过滤板安装在渠体上方开口处并位于盖板的下方,所述过滤板上端面中心设有位于通孔正下方的种植槽且种植槽底部设有若干第二漏水孔,所述过滤板上还设有位于第一漏水孔正下方的缓流槽,所述缓流槽底部高于种植槽的底部且缓流槽侧壁的底部通过第三漏水孔与种植槽相通;所述集水池模板包括上方开口的池体和安装在池体上方开口处以对其上方开口进行封闭的防护盖,所述防护盖上端面竖直地安装有连通至池体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端通过透明观察窗封闭,所述连通管侧壁开有采水透气孔,所述池体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还设有用于连通渠体的连接口;所述截流板包括与渠体截面形状相匹配的板体并安装在渠体的端部开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景观式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渠体的两个侧壁顶端分别设有阶梯形的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底部设有阶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不大于第一凹槽的宽度;所述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凯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