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653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包括设置于原状土层上的汇水区域,所述汇水区域的中部设有景观洼地区域,景观洼地区域包括用于种植耐水湿植物的种植介质层、砂层、土工布层、砾石层以及用于外接储水或者用水设施的透水管,种植介质层、砂层以及土工布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形成一个下凹式弧形结构,砾石层设置于土工布层的底部下方,透水管设置于砾石层中,汇水区域中位于景观洼地区域两侧的区域的上表面高于景观洼地区域的上表面,透水管向下倾斜设置。其可收集雨水,雨水经渗透处理改善水质后,可重新利用;通过渗透,可回灌地下水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通过就地收集渗透雨水,延缓了城市洪峰流量的迅速形成,可抑制城市洪涝。(*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
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
技术介绍
在绿地中经常会出现下凹式绿地,这种绿地在积水时会导致此处的植物生长不良。并且,长期的积水且排水不畅也会影响景观效果。遇到此种情况,通常的处理方法是考虑在地形最低处铺设盲管或挖排水沟。以上的两种方法均是把此处汇集的雨水径流直接排入市政管道内或周边河、湖内,并没有对雨水径流进行循环利用,且铺设排水沟和铺设盲管景观效果均不佳。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雨水径流且景观效果佳的景观洼地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能够解决下凹式绿地积水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雨水径流进行收集再利用且景观效果佳的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收集 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包括设置于原状土层上的汇水区域,所述汇水区域的中部设有景观洼地区域,所述景观洼地区域包括种用于种植耐水湿植物的种植介质层、砂层、土工布层、砾石层以及用于外接储水或者用水设施的透水管,所述种植介质层、砂层以及土工布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形成一个下凹式弧形结构,所述砾石层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原状土层上的汇水区域,所述汇水区域的中部设有景观洼地区域,所述景观洼地区域包括用于种植耐水湿植物的种植介质层、砂层、土工布层、砾石层以及用于外接储水或者用水设施的透水管,所述种植介质层、砂层以及土工布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形成一个下凹式弧形结构,所述砾石层设置于所述土工布层的底部下方,所述透水管设置于所述砾石层中,所述汇水区域中位于所述景观洼地区域两侧的区域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景观洼地区域的上表面,所述透水管向下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原状土层上的汇水区域,所述汇水区域的中部设有景观洼地区域,所述景观洼地区域包括用于种植耐水湿植物的种植介质层、砂层、土工布层、砾石层以及用于外接储水或者用水设施的透水管,所述种植介质层、砂层以及土工布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形成一个下凹式弧形结构,所述砾石层设置于所述土工布层的底部下方,所述透水管设置于所述砾石层中,所述汇水区域中位于所述景观洼地区域两侧的区域的上表面高于所述景观洼地区域的上表面,所述透水管向下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的坡度为3%。-5%。,渗透系数大于等于lxl0_4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雨水径流的景观洼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景观洼地区域中的种植介质层的上表面从两侧向中心的坡度分别为3%。-5%。。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雯美秦启宪李雯张希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