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79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22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台且各凹台分别超出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边缘;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设置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且上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部的凹台上,上盖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上表面相平齐,上盖板下部还固接有二级防碰撞装置,上盖板底部还固接有弹性底板,弹性底板的底面与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底面相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相邻建筑结构在振动时的产生的碰撞,还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防震缝的
,具体涉及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巨大,严重的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筑物在构建时就会在建筑物内防震缝,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在地震的影响下会来回摆动,防震缝可以减轻或防止相邻建筑结构单元不同频率的振动产生的碰撞。现有技术中具有一种建筑防震缝装置,防震缝左右两侧分别固设有钢板,钢板之间设置摩擦钢板和巨型弹簧,钢板上方通过滑轮设有铝合金盖板,然而该防震缝装置中的铝合金盖板比两侧的建筑结构高,人走上去不注意就会被绊倒,且铝合金盖板通过滑轮设置在钢板上,铝合金盖板容易左右滑移;该防震缝通过摩擦钢板和巨型弹簧防止地震时两建筑结构的碰撞,但是该结构不能有效吸收振动;防震缝只有上部设有防碰撞装置,不能防止相邻建筑结构单元中部在地震时产生碰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时建筑结构的振动,且不会在两个建筑结构之间突出将人绊倒,在没有地震时上盖板不会随意移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台且各凹台分别超出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边缘;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设置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且上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部的凹台上,上盖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上表面相平齐,上盖板下部还固接有二级防碰撞装置,上盖板底部还固接有弹性底板,弹性底板的底面与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底面相平齐。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上盖板与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上表面相平齐,不会在相邻的建筑结构上产生凸起影响人行走,同时上盖板的下部的卡接部为弹性件,不仅可以防止地震时相邻建筑结构产生碰撞进而产生损毁,还可以吸收地震时产生的一部分振动,降低共振的产生;相邻建筑结构产生的裂缝中部还设有二级防碰撞装置,可以在上盖板损坏后对相邻建筑进行二次防护;相邻建筑结构产生的裂缝底部还设有底板,可以防止相邻建筑中产生凹坑,底板也可以进行振动的吸收,进一步减小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二级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弹性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上部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第一建筑结构;2、第二建筑结构;3、第一钢板;3-1、凹台;4、第二钢板;5、上盖板;5-1、盖板本体;5-2、弹性卡接部;5-3、弯折部;5-4、卡接面;6、中间杆;7、二级防碰撞装置;7-1、弹性体;7-2、第一安装孔;7-3、第一凹槽;8、弹性底板;8-1、第二凹槽;8-2、第二安装孔;8-3、摩擦体;9、弹簧;10、排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所示,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台3-1且各凹台3-1分别超出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的边缘;还包括上盖板5,上盖板5设置在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之间且上盖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端部的凹台3-1上,上盖板5的上表面与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的上表面相平齐,上盖板5下部还固接有二级防碰撞装置7,上盖板5底部还固接有弹性底板8,弹性底板8的底面与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的底面相平齐。所述上盖板5包括盖板本体5-1、弹性卡接部5-2和中间杆6,盖板本体5-1的底部和弹性卡接部5-2的顶部固定连接,中间杆6的顶部固定在卡接部的底部中心。所述弹性卡接部5-2的底部为朝向盖板凹陷的弧形底部,弹性卡接部5-2朝向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盖板弯折的弯折部5-3,各弯折部5-3相背离的一侧的顶部分别设有与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的端部相配合的卡接面5-4。所述二级防碰撞装置7包括弹性体7-1,弹性体7-1中间设有第一安装孔7-2,弹性体7-1通过第一安装孔7-2固接在上盖板5的中间杆6的中部,弹性体7-1朝向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两端的上部分别向下倾斜,弹性体7-1朝向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两端的底部分别向上凹陷形成第一凹槽7-3,第一凹槽7-3内还设有弹簧9。所述弹性底板8的中部设有第二安装孔8-2,弹性底板8通过第二安装孔8-2固接在上盖板5的中间杆6的底部,弹性底板8朝向第一建筑结构1和第二建筑结构2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弹性底板8中部凹陷的第二凹槽8-1。所述弹性底板8的第二安装孔8-2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个摩擦体8-3,摩擦体8-3采用球状的橡胶体,用于增加弹性地板8和中间杆6的摩擦力。所述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与上盖板5的连接处设有向下凹陷的排水槽10。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上的污水若是流入上盖板下部有可能腐蚀弹性件,降低弹性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向下凹陷的部位设置排水槽,污水可沿着第一钢板3和第二钢板4与上盖板连接处的缝隙流入排水槽10内,排水槽的端部可设置排水管,排水槽中收集到的污水可通过排水管收集到其他装置中根据需要使用。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台且各凹台分别超出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边缘;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设置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且上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部的凹台上,上盖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上表面相平齐,上盖板下部还固接有二级防碰撞装置,上盖板底部还固接有弹性底板,弹性底板的底面与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底面相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包括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上表面分别固设有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端部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凹台且各凹台分别超出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边缘;还包括上盖板,上盖板设置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之间且上盖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端部的凹台上,上盖板的上表面与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的上表面相平齐,上盖板下部还固接有二级防碰撞装置,上盖板底部还固接有弹性底板,弹性底板的底面与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底面相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包括盖板本体、弹性卡接部和中间杆,盖板本体的底部和弹性卡接部的顶部固定连接,中间杆的顶部固定在卡接部的底部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震建筑结构的防碰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部的底部为朝向盖板凹陷的弧形底部,弹性卡接部朝向第一建筑结构和第二建筑结构的两端分别设有朝向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威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凯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