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787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8: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在浇筑前安装橡胶止水带,浇筑完成且凝固干燥后对迎水面的施工缝两侧各向外延伸100mm范围进行凿毛处理,使用与原材料相同的1:2‑4的水泥砂浆填补并搓平,使用防水卷材铺贴在水泥浆填补面之上,在已铺贴的第一层防水卷材基础上再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在第二层防水卷材边缘粘贴挤塑板,在浇筑前安装橡胶止水带对混凝土施工缝进行了第一步防水,双层防水卷材为第二部防水,有效地保证了防水效果且相对多层防水卷材方案更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墙体处理方法,具体是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涉及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形成的交接面。这一交接面通常称为施工缝。施工缝留置的型式、位置和处理质量都直接影响结构的质量与安全,例如施工缝处混凝土骨料集中、酥松、接茬明显、渗漏水等,在该处形成薄弱环节,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抗弯、抗剪的承载能力以及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降低,破坏很容易先在该位置产生。因此如何处理施工缝,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和施工质量。其中防水是在浇筑之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现有的墙体施工缝防水有铺贴防水卷材方法等,防水卷材层数太多导致成本高。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其步骤包括:(1)在浇筑前安装橡胶止水带;(2)浇筑完成且凝固干燥后对迎水面的施工缝两侧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浇筑前安装橡胶止水带;(2)浇筑完成且凝固干燥后对迎水面的施工缝两侧各向外延伸100mm范围进行凿毛处理;(3)将凿毛处理过的槽处理干净;(4)使用与原材料相同的1:2‑4的水泥砂浆填补并搓平;(5)将水平表面施工缝两侧各350‑500mm宽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墙体清理干净;(6)水泥砂浆凝固干燥后,使用防水卷材铺贴在水泥浆填补面之上,且向两侧水泥浆填补面边缘各延伸100‑150mm;(7)在已铺贴的第一层防水卷材基础上再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在第一层防水卷材两侧边缘向外预留20‑50mm,从预留边缘开始粘贴,两侧粘贴宽度各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墙体施工缝防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在浇筑前安装橡胶止水带;(2)浇筑完成且凝固干燥后对迎水面的施工缝两侧各向外延伸100mm范围进行凿毛处理;(3)将凿毛处理过的槽处理干净;(4)使用与原材料相同的1:2-4的水泥砂浆填补并搓平;(5)将水平表面施工缝两侧各350-500mm宽度范围内的混凝土墙体清理干净;(6)水泥砂浆凝固干燥后,使用防水卷材铺贴在水泥浆填补面之上,且向两侧水泥浆填补面边缘各延伸100-150mm;(7)在已铺贴的第一层防水卷材基础上再铺贴第二层防水卷材,在第一层防水卷材两侧边缘向外预留20-50mm,从预留边缘开始粘贴,两侧粘贴宽度各100-150mm;(8)在第二层防水卷材边缘粘贴挤塑板,挤塑板比第二层防水卷材两侧各宽50-100mm。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敏刘甫山叶良锐叶莉婷
申请(专利权)人:庐江荣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