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691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装置,包括:支承平台(1),所述支承平台(1)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第二旋转机构(12)和第一位移机构(13);执行机构(2),所述执行机构(2)位于所述支承平台(1)的一侧。支承平台可实现不同角度和位置的调整,增强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承平台的使用灵活性,针对不同安装位置都能够准确调整到位,从而适应了不同产品的组装,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自动化产品组装设备针对的产品单一,不适用于多种产品的自动装配,导致组装设备兼容性差。如果产品更新换代,则需要对组装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改装,从而进一步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而且改装后的组装设备还存在运行不稳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对产品进行自动化装配的过程中,夹持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中,由于装配产品单一,因此夹持装置的功能也比较单一,不适用于不同产品的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装置,能够用于不同产品的组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包括:支承平台,所述支承平台包括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和第一位移机构;执行机构,所述执行机构位于所述支承平台的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还包括:夹持工装库,所述夹持工装库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工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夹持工装与所述支承平台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旋转机构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上,且所述第一旋转机构的旋转轴轴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旋转机构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上,且所述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的驱动方向平行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夹持工装库还包括:搬运工装,所述搬运工装用于搬运所述夹持工装;支承架,用于支承所述夹持工装和所述搬运工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夹持工装包括:固定部;支承部,所述固定部固定支承于所述支承部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支承部相对的两端设有连接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搬运工装包括:支撑板,以及两个可相对运动地夹持臂;所述夹持臂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另一端设有托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两个所述夹持臂上的托板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支承端;所述支承端的上表面还设有与所述连接凹槽相匹配的连接凸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装配装置还包括辅助支承;所述辅助支承包括承载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上下移动的承载驱动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承载件一端固定支承于所述承载驱动机构上,另一端设有V型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执行机构为两个,两个所述执行机构相对地位于所述支承平台的同一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执行机构设有用于检测所述执行机构工作位置的视觉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第一旋转机构可以实现夹持工装的旋转,通过第二旋转机构可以实现夹持工装俯仰角度的调整,通过第一位移机构实现夹持工装线性位移的调整,通过上述设置,支承平台可实现不同角度和位置的调整,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支承平台的使用灵活性,针对不同安装位置都能够准确调整到位,从而适应了不同产品的组装,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使用范围。夹持工装在第一旋转机构上的安装与拆卸方便简单,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根据需要装配产品的参数可以通过其他执行机构自动进行安装和拆卸,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效率。采用夹持工装可以方便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对不同产品进行装配,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适用范围。通过更换夹持工装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对不同产品的组装要求,避免更换支承平台,有效的节约了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生产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通过两个夹持臂沿相互靠近的方向相对运动,连接凸起能够与连接凹槽相配合的嵌入到连接凹槽中,托板位于支承部的下方。通过这种设置方式,从而保证了搬运工装将夹持工装加紧并固定,通过托板还能对夹持工装起到支承作用,避免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夹持工装的掉落,从而避免了夹持工装的损坏,保证了产品装配的精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支承平台上装配长度较长的柱状体产品时,通过承载驱动机构驱动承载件线性移动调节位置,使承载件上的型槽与柱状体产品的外侧面相接触,从而对产品起到了支承作用,保证了产品装配过程中的稳定,保证了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装配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支承平台的立体图;图4是示意性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搬运工装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针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时,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所表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相关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地描述,实施方式不能在此一一赘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装配装置包括支承平台1、执行机构2、夹持工装库3和辅助支承4。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平台1、执行机构2、夹持工装库3和辅助支承4均支承在基板5上。夹持工装库3和辅助支承4均与支承平台1相邻设置。如图1中所示。沿图中横向,夹持工装库3位于支承平台1的一侧,沿图中纵向,辅助支承4位于支承平台1的前侧。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执行机构2为两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执行机构2相对设置,并且两个执行机构2分别位于支承平台1的同一侧,辅助支承4位于两个相对地执行机构2之间。通过设置两个执行机构2可以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装配装置的装配效率进一步提高,通过两个执行机构2的配合作用可以实现对产品多个方位的组装,避免了出现装配死角,从而保证了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当然,执行机构2还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机构2上设置有视觉单元21。通过视觉单元21可以获取执行机构2的移动位置,尤其对产品进行组装的过程中,通过视觉单元21获取的信息可以准确的获取装配位置,并且可以判定执行机构2是否准确的将物料运送到位,从而保证了执行机构2能够准确装配产品,避免了产品装配过程中物料的损坏,保证了产品的装配精度。在本实施方式中,执行机构2可采用机械手。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支承平台1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第二旋转机构12和第一位移机构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机构11固定支承于第二旋转机构12上,第二旋转机构12固定支承于第一位移机构13上。其中,第一旋转机构11的旋转轴的轴向与第二旋转机构12的旋转轴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第二旋转机构12的旋转轴的轴向与第一位移机构13的驱动方向平行设置。通过上述设置,第二旋转机构12可驱动第一旋转机构11沿第二旋转机构12的旋转轴旋转。第一位移机构13驱动第一旋转机构11和第二旋转机构12线性移动。结合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夹持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平台(1),所述支承平台(1)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第二旋转机构(12)和第一位移机构(13);执行机构(2),所述执行机构(2)位于所述支承平台(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平台(1),所述支承平台(1)包括第一旋转机构(11)、第二旋转机构(12)和第一位移机构(13);执行机构(2),所述执行机构(2)位于所述支承平台(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工装库(3),所述夹持工装库(3)包括至少两个夹持工装(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装(31)与所述支承平台(1)可拆卸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上,且所述第一旋转机构(11)的旋转轴轴向与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的旋转轴的轴向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固定支承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3)上,且所述第二旋转机构(12)的旋转轴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位移机构(13)的驱动方向平行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装库(3)还包括:搬运工装(32),所述搬运工装(32)用于搬运所述夹持工装(31);支承架(33),用于支承所述夹持工装(31)和所述搬运工装(3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工装(31)包括:固定部(311);支承部(312),所述固定部(311)固定支承于所述支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丰陈腾翁九星刘炜刘峰倪阳咏白雪李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