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俊超专利>正文

人造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2627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人造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现有的建筑装璜材料如瓷砖、天然理石或人造理石、存在加工制造复杂、价格高,而菱苦土制品性能不稳定,吸水性强,耐候性不理想。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三种废料(木质锯末、煤灰、玻璃丝)为主,部分菱苦土作填加剂,并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与卤水反应生成一种粘合剂,将以上三种物质混合后注入模腔内养生,脱模后就制成了价格低廉、重量轻、强度高、防火、防水,防磁、耐腐蚀的新型建筑材料。(*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现有的建筑装璜材料如瓷砖、人造理石或天然理石、菱苦土制品,都存在加工制造复杂,价格较高,尤其是菱苦土制品性能不稳定,吸水性强,耐候性不理想,影响实际应用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种新型的价格低廉的建筑材料,以代替昂贵的天然理石及瓷砖,消除菱苦土制品易变形、强度低、吸水性高、易断裂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是以三种废料为主(木质、锯末、煤灰、玻璃丝),用部分菱苦土作填加剂,并用含有硅、钠、盐、钾、铬等微量元素的化合物与卤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硅酸盐类的新化合物作为粘合剂,将以上三种物质混合后注入模腔内养生、脱模后就制成了-人造新型建筑材料。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利用废料制造出重量轻、强度高、耐冲击、不易破损、防火、防水、防磁、耐腐蚀的新型建筑用板块,可用于做地板块或瓷砖等。其成本是天然理石的5~10%,是瓷砖的30%左右,因此可用于普通家庭和生产车间装饰环境。附图1是人造新型建筑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1的1是表面层,2是加强层,3是底层。实施例一附图1的表面层1是由重量比是100份的聚酯树脂,重量比2份的引发剂(氯化乙丙酮或二丁脂)、重量比4份的促进剂(乙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重量比是100份的聚酯树脂、重量比是2份的引发剂、重量比是4份的促进剂放在一起充分混合均匀,待其透明后加入颜色及添加剂,刷涂在玻璃布上,固化后切成需要的规格尺寸,放入模腔内既制成了表面层1;再将增强剂、发热剂、活性炭、镁粉、韧性料、石棉灰、铝粉每种重量比为0.5%混合,用少量温水将其调合后,再加入卤水配成粘合剂,将30%的菱苦土加入粘合剂内调成粥状,将此粥状物质薄薄地涂在制好的表面层1上,然后将玻璃丝放在其上,既制成了加强层2;最后将70%的锯末放在粘合剂内混合均匀后,注在加强层2上,达到注满模腔,将其养生24小时后脱模,就制成了保温地板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重量比是100份的聚酯树脂、重量比是2份的引发剂、重量比是4份的促进剂放在一起充分混合均匀,待其透明后加入颜色及添加剂,刷涂在玻璃布上,固化后切成需要的规格尺寸,放入模腔内既制成了表面层1;再将增强剂、发热剂、活性炭、镁粉、韧性料、石棉灰、铝粉每种重量比为0.5%混合,用少量温水将其调合后,再加入卤水配成粘合剂,将30%的菱苦土加入粘合剂内调成粥状,将此粥状物质薄薄地涂在制好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超徐永杰刘玉芳刘连胜徐华彤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超徐永杰刘玉芳刘连胜徐华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