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样本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6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40
一种样本传递装置,包括:固定基座,为一箱体结构,其前后开口,包括固定框架及其上的底板、顶板和两侧板;外箱体,罩设于固定基座外,其对应固定基座前后开口的前板和后板的中部设通孔;前、后门组件,分别包括前、后门板,通过前、后门驱动机构翻转连接于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中部的通孔处,开启或关闭该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并可呈水平状置于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外侧;传递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内,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托板,该托板移动于固定基座前后开口及可翻转水平设置的前、后门组件前、后门板背面上方;控制器,设置于固定基座顶面,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传递机构分别电性连接该控制器;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前板上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样本传递装置
本技术属于中转箱的运输中转
,特别涉及一种样本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样本传递装置是将中转箱从室外转入室内的一种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和洁净区之间或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之间进行样本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区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目前的样本传递装置主要是在墙体中设有通孔,传递装置设在其中,两侧均有开门机构,室外的人可通过开门将样本放入装置中,然后室内的人员可通过室内的门打开取到样本,避免对实验室内部的环境污染,但是未实现自动化的传送样本,不具有传递装置中的除尘除湿功能,降低样本传递效率。以上普通的样本传递装置的操作方法不能实现样本在实验室内和外部的快速切换,不具有传递装置中的除尘除湿功能,降低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样本传递装置,解决对样本在实验室内部和外部之间自动化传递的问题,具有除尘除湿功能,提高样本传递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样本传递装置,其包括:固定基座,为一箱体结构,其前后开口,包括固定框架及其上的底板、顶板和两侧板;外箱体,罩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外,其对应固定基座前后开口的前板和后板的中部设通孔;前、后门组件,分别包括前、后门板,通过前、后门驱动机构翻转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中部的通孔处,开启或关闭该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并可呈水平状置于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外侧;传递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内,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托板,该托板移动于所述固定基座前后开口及可翻转水平设置的前、后门组件前、后门板背面上方;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顶面,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传递机构分别电性连接该控制器;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前板上部。优选的,所述前、后门组件,分别包括,前门板或后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的中部设通孔处,其大小大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中部的通孔;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下部两侧各设一个条孔,通孔下方的前板和后板上分别沿水平方向凸设一固定柱,该固定柱沿轴向设通孔,前门板、后门板底部设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固定柱配合的凹槽,凹槽两侧侧壁设与固定柱通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前门板、后门板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枢轴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固定柱通孔及所述前、外门板底部凹槽两侧侧壁的安装孔。优选的,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分别包括:两丝杆,分别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外两侧,丝杆两端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丝杆上设与之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位于固定基座同一侧的两丝杆上下平行设置;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丝杆上的两滑块外侧面,两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前板和后板下部两侧条孔各活动连接于一连接座,该两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前门板或后门板内侧面下部两侧;一驱动装置,联接所述丝杆一端,该驱动装置通过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内壁或固定基座上,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内壁或固定基座上,电机输出轴端部设一伞形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两驱动轴,位于驱动电机两侧,两驱动轴的两侧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外箱体内壁或固定基座上,驱动轴两端设伞形齿轮,其一端的伞形齿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端部伞形齿轮啮合;两连接轴,分别竖直设置于所述两驱动轴的另一端,连接轴的两端设伞形齿轮,其一端的伞形齿轮与驱动轴的伞形齿轮啮合;所述丝杆一端设伞形齿轮,连接轴的另一端伞形齿轮与丝杆一端的伞形齿轮啮合;电机驱动驱动轴通过连接轴、丝杆带动丝杆上的滑块移动,使一端连接于滑块上的连杆推拉所述前门板或后门板,实现开闭控制。进一步,所述传递机构包括,两个伸缩节,分别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内两侧下部,每个伸缩节包括,安装板,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内下部,其外侧面连接于固定基座内壁;固定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板内侧;滑动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内侧;两根齿条,其底面为齿状结构,安装于所述两个伸缩节的固定板底面;托板,其两侧连接于所述两个伸缩节滑动板的内侧;两台传递驱动电机,对称设置于所述托板底面中部两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齿条轴线垂直,输出轴端部设与齿条啮合的齿轮;其中一台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托板底面,另一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支架连接于所述固定基座底板上端面;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更进一步,本技术还包括除湿装置,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顶板上,该顶板及固定基座两侧板下部各设一通气孔,所述固定基座底板上设若干气孔;所述外箱体的后板上部设进气孔,前板下部两侧分别设一出气孔;除湿装置包括,风机,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后板上部进气孔背面处,并通过管路及第一电磁阀自连接至固定基座顶板通气孔伸入固定基座内;所述风机、第一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还包括两单向阀及两个排气管及其上的第二电磁阀;所述两单向阀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两侧板下部的通气孔,排气管两端分别连接单向阀和前板下部两侧的出气孔;所述第二电磁阀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优选的,所述外箱体内固定基座上方平行设置一隔板,该隔板一侧设与所述固定基座顶板通气孔对应的通孔;连接所述风机的管路穿过该通孔伸入固定基座顶板通气孔。优选的,所述外箱体的前板上部或位于隔板上方的前板上部设开口,开口处设一抽屉式电器盒,所述控制器设置于该抽屉式电器盒内,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该抽屉式电器盒外侧面。优选的,所述传递机构的托板上端面设限位中转箱的限位框。本技术使用时,将本技术样本传递装置设置于墙体中,墙体一侧为实验室区域(清洁、无污染区域),墙体另一侧为室外区域,实验人员将生物样本放入中转箱内,通过控制装置启动前门驱动机构,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轴带动连接轴转动、丝杆转动,使滑块在丝杆上滑动,使得连杆推动前门组件并打开;启动传递机构的一侧传递驱动电机,使托板运动,当运动至一定位置后该侧传递驱动电机停转,另一侧传递驱动电机启动并带动托板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电机停转,实验人员将中转箱放到托板的限位框内;通过控制装置启动电机反转,向内运动一段距离后电机停转,电机启动反转,带动整个托板向内运动至初始状态,传递驱动电机停转,再次通过控制装置启动前门驱动机构电机,使之反转,从而滑块在丝杆上向另一端移动,实现前门组件关闭。此时,除湿装置上第一电磁阀打开,风机启动,将实验室区域内的空气通过风机吸入,并通过管路将干净气体排入盛放中转箱的区域,气体从上向下游走,所述弹簧式单向阀打开,从上向下的气体从两侧的弹簧式单向阀排出,第二电磁阀打开,气体从第二电磁阀及排气管自前板下方两个通气孔排出,从而通过将实验室的干净气体通过排入样本传递装置内并排出,具有很好的除湿功能。最后,除湿装置电第一磁阀关闭,风机停止,启动后门驱动机构驱动电机,带动两侧驱动轴转动、连接轴转动,使丝杆转动带动滑块向一端滑动,连杆从而推动后门组件打开,启动传递机构传递驱动电机并反转,带动托板一起向后门组件侧方向滑出,当滑动至一定距离后一侧传递驱动电机停转,另一侧传递驱动电机启动并反转,带动托板继续向前滑动一定距离后电机停止,实验室内部的实验人员将中转箱取出,然后传递驱动电机正转并带动托板向内滑动一定距离,移动至合适位置后电机停转,电机正转并带动托板向内一起运动并至初始状态后停转,此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样本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为一箱体结构,其前后开口,包括固定框架及其上的底板、顶板和两侧板;外箱体,罩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外,其对应固定基座前后开口的前板和后板的中部设通孔;前板和后下部两侧各设两个条孔;前、后门组件,分别包括前、后门板,通过前、后门驱动机构翻转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中部的通孔处,开启或关闭该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并可呈水平状置于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外侧;传递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内,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托板,该托板移动于所述固定基座前后开口及可翻转水平设置的前、后门组件前、后门板背面上方;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顶面,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传递机构分别电性连接该控制器;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前板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样本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为一箱体结构,其前后开口,包括固定框架及其上的底板、顶板和两侧板;外箱体,罩设于所述固定基座外,其对应固定基座前后开口的前板和后板的中部设通孔;前板和后下部两侧各设两个条孔;前、后门组件,分别包括前、后门板,通过前、后门驱动机构翻转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中部的通孔处,开启或关闭该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并可呈水平状置于所述前板和后板通孔外侧;传递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内,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托板,该托板移动于所述固定基座前后开口及可翻转水平设置的前、后门组件前、后门板背面上方;控制器,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顶面,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传递机构分别电性连接该控制器;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前板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门组件,分别包括,前门板或后门板,分别设置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的中部设通孔处,其大小大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中部的通孔;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下部两侧各设一个条孔;所述通孔下方的前板和后板上分别沿水平方向凸设一固定柱,该固定柱沿轴向设通孔,前门板、后门板底部设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固定柱配合的凹槽,凹槽两侧侧壁设与固定柱通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前门板、后门板通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枢轴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固定柱通孔及所述前、外门板底部凹槽两侧侧壁的安装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样本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分别包括:两丝杆,分别水平设置于所述固定基座外两侧,丝杆两端固定支架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前板和后板;丝杆上设与之螺纹配合的滑块;所述前、后门驱动机构位于固定基座同一侧的两丝杆上下平行设置;两连杆,两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两丝杆上的两滑块外侧面,两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前板和后板下部两侧条孔各活动连接于一连接座,该两连接座连接于所述前门板或后门板内侧面下部两侧;一驱动装置,联接所述丝杆一端,该驱动装置通过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内壁或固定基座上,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样本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通过安装座连接于所述外箱体内壁或固定基座上,电机输出轴端部设一伞形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两驱动轴,位于驱动电机两侧,两驱动轴的两侧通过支座固定于所述外箱体内壁或固定基座上,驱动轴两端设伞形齿轮,其一端的伞形齿轮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建国罗沉王建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