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凤保专利>正文

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260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包括底板,底板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腔、混合腔、提升腔和型砂收集框,冷却腔上部设有破碎腔,破碎腔上部设有供料口;冷却水腔上部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出口连接有U型冷却水管,U型冷却水管设置安装在冷却腔中,抽水泵进口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冷却水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腔中。该系统设置有破碎腔、冷却腔、混合腔和提升腔,便于针对经过处理处理后的旧型砂进行再一次破碎处理并过滤后,进行冷却后,与新的型砂和助剂一起混合处理,然后进行提升后灌装使用,有助于充分利用旧型砂实现废物再利用,大幅度地降低了铸造型砂再利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
,具体涉及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铸造过程中,需要用到型砂,型砂的配置有时候需要用到废旧型砂,这些型砂在去掉金属残渣后,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处理,对此,有必要采用合适方式处理。一般的处理方式,大多人工处理,效率低,使用不方便,且没有冷却功能,并在配料方面存在不足,对此,有必要根据需要予以改进,以便功能相对齐全一些的型砂混合处理方式,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以便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好的系统,便于更好地针对铸造型砂进行回收再利用,改善旧型砂状态后,与新的型砂原料混合后进行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包括底板,底板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冷却水腔、冷却腔、混合腔、提升腔和型砂收集框,冷却腔上部设有破碎腔,破碎腔上部设有供料口;冷却水腔上部安装有抽水泵,抽水泵出口连接有U型冷却水管,U型冷却水管设置安装在冷却腔中,抽水泵进口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冷却水供水管设置在冷却水腔中;破碎腔中设有第一轴和第二轴,第一轴和第二轴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轴外部安装有第一长破碎柱和第一短破碎柱,第二轴外部安装有第二短破碎柱和第二长破碎柱;破碎腔和冷却腔连接处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低处的左侧设有排渣管,排渣管穿过设在破碎腔左侧的左侧壁设置;混合腔上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第三电机和支撑柱,第三电机下部连接有第三轴,第三轴外部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提升腔上部设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下部设有第四轴,第四轴外圆周上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提升腔上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下部出口设在型砂收集框正上方位置;冷却腔和混合腔之间设有排料口,混合腔和提升腔下部连通设置。进一步地,U型冷却水管的U型连接处设有固定板分别与设置在冷却腔两侧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相连接用于固定;U型冷却水管的出口穿过冷却水腔设置;U型冷却水管出口连接有水管接口用于排水。进一步地,冷却水腔上部设有进水管用于供给冷却水。进一步地,第二短破碎柱和第一长破碎柱相对设置;第一短破碎柱和第二长破碎柱相对设置;第二短破碎柱、第一长破碎柱、第一短破碎柱和第二长破碎柱外端面均设有破碎齿。进一步地,支撑柱上部设有承载板,承载板中安装有供液瓶,供液瓶上部设有供液口,供液瓶下部设有出液管,出液管侧面设有流量阀门;支撑柱中间部位连接有下料弧形板,下料弧形板另一端与安装板连接;安装板左端设有开口用于供料。进一步地,冷却腔底部设有下料斜板,下料斜板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螺旋叶片底部位置。该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该系统设置有破碎腔、冷却腔、混合腔和提升腔,便于针对经过处理处理后的旧型砂进行再一次破碎处理并过滤后,进行冷却后,与新的型砂和助剂一起混合处理,然后进行提升后灌装使用,有助于充分利用旧型砂实现废物再利用,大幅度地降低了铸造型砂再利用成本。(2)该系统中,在破碎腔中设置有相对运转的破碎机构,利用第一轴和第二轴在电机带动下相对运动,并设置有相对运动的破碎柱进行破碎处理,且破碎柱采用长短交叉设置方式,并在破碎柱外部设有破碎齿,能更好地破碎旧型砂,获得粒径更小的型砂。(3)该系统中,设有过滤板和排渣管,便于破碎后的型砂过滤后在使用,且过滤板倾斜设置,更有助于型砂过滤;并设置排渣管便于排出破碎处理后,无法过滤的型砂,开启排渣管上的阀门开关排出即可;且可以通过排渣管利用棍棒敲打过滤板,更好地便于过滤型砂,也能避免过滤孔的堵塞,方便针对过滤板的维护处理。(4)该系统中,冷却腔中设置有较长的U型冷却水管并利用固定板进行固定,便于冷却水供给后在U型冷却水管中流动,距离长,冷却腔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作,便于冷却腔中温度传递,更好地针对落入U型冷却水管中旧型砂进行降温处理;冷却水也方便回收进行处理后在使用。(5)该系统中,便于利用下料弧形板供给新的型砂,并方便利用供液瓶供给液体助剂,改善了新型砂加入到混合腔中的效果,且方便开启流量阀门供给助剂,增强了混合处理效果。(6)该系统中,混合腔和提升腔的底部连通设计,有助于型砂进一步混合处理,并不影响提升效果,在需要使用型砂时候,开启第四电机即可,可以获得进一步混合处理后的型砂,方便落入到型砂收集框中进行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使用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说明:1、冷却水腔;2、水管接口;3、U型冷却水管;4、冷却水供水管;5、过滤板;6、进水管;7、抽水泵;8、左侧壁;9、排渣管;10、第二电机;11、第一电机;12、第二短破碎柱;13、第二轴;14、出液管;15、第一短破碎柱;16、供料口;17、第一轴;18、第一长破碎柱;19、破碎腔;20、右侧壁;21、供液瓶;22、供液口;23、承载板;24、流量阀门;25、支撑柱;26、第四电机;27、下料弧形板;28、第三电机;29、出料管;30、安装板;31、第二螺旋叶片;32、型砂收集框;33、底板;34、提升腔;35、第四轴;36、第一螺旋叶片;37、第三轴;38、固定板;39、排料口;40、下料斜板;41、第二长破碎柱;42、冷却腔;43、混合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包括底板33,底板33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冷却水腔1、冷却腔42、混合腔43、提升腔34和型砂收集框32,冷却腔42上部设有破碎腔19,破碎腔19上部设有供料口16;冷却水腔1上部安装有抽水泵7,抽水泵7出口连接有U型冷却水管3,U型冷却水管3设置安装在冷却腔42中,抽水泵7进口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4,冷却水供水管4设置在冷却水腔1中;破碎腔19中设有第一轴17和第二轴13,第一轴17和第二轴13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0,第一轴17外部安装有第一长破碎柱18和第一短破碎柱15,第二轴13外部安装有第二短破碎柱12和第二长破碎柱41;第二短破碎柱12和第一长破碎柱18相对设置;第一短破碎柱15和第二长破碎柱41相对设置;第二短破碎柱12、第一长破碎柱18、第一短破碎柱15和第二长破碎柱41外端面均设有破碎齿。破碎腔19和冷却腔42连接处设有过滤板5;过滤板5低处的左侧设有排渣管9,排渣管9穿过设在破碎腔19左侧的左侧壁8设置;混合腔43上部设有安装板30,安装板30上设有第三电机28和支撑柱25,第三电机28下部连接有第三轴37,第三轴37外部设有第一螺旋叶片36;提升腔34上部设有第四电机26,第四电机26下部设有第四轴35,第四轴35外圆周上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31;提升腔34上部设有出料管29;出料管29下部出口设在型砂收集框32正上方位置;冷却腔42和混合腔43之间设有排料口39,混合腔43和提升腔34下部连通设置。冷却腔42底部设有下料斜板40,下料斜板40另一端设置在第一螺旋叶片36底部位置。U型冷却水管3的U型连接处设有固定板38分别与设置在冷却腔42两侧的左侧壁8和右侧壁20相连接用于固定;U型冷却水管3的出口穿过冷却水腔1设置;U型冷却水管3出口连接有水管接口2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3),所述底板(33)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冷却水腔(1)、冷却腔(42)、混合腔(43)、提升腔(34)和型砂收集框(32),所述冷却腔(42)上部设有破碎腔(19),所述破碎腔(19)上部设有供料口(16);所述冷却水腔(1)上部安装有抽水泵(7),所述抽水泵(7)出口连接有U型冷却水管(3),所述U型冷却水管(3)设置安装在冷却腔(42)中,所述抽水泵(7)进口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4),所述冷却水供水管(4)设置在冷却水腔(1)中;所述破碎腔(19)中设有第一轴(17)和第二轴(13),所述第一轴(17)和第二轴(13)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0),所述第一轴(17)外部安装有第一长破碎柱(18)和第一短破碎柱(15),所述第二轴(13)外部安装有第二短破碎柱(12)和第二长破碎柱(41);所述破碎腔(19)和冷却腔(42)连接处设有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低处的左侧设有排渣管(9),所述排渣管(9)穿过设在破碎腔(19)左侧的左侧壁(8)设置;所述混合腔(43)上部设有安装板(30),所述安装板(30)上设有第三电机(28)和支撑柱(25),所述第三电机(28)下部连接有第三轴(37),所述第三轴(37)外部设有第一螺旋叶片(36);所述提升腔(34)上部设有第四电机(26),所述第四电机(26)下部设有第四轴(35),所述第四轴(35)外圆周上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31);所述提升腔(34)上部设有出料管(29);所述出料管(29)下部出口设在型砂收集框(32)正上方位置;所述冷却腔(42)和混合腔(43)之间设有排料口(39),所述混合腔(43)和提升腔(34)下部连通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造型砂回收再利用混合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33),所述底板(33)上部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冷却水腔(1)、冷却腔(42)、混合腔(43)、提升腔(34)和型砂收集框(32),所述冷却腔(42)上部设有破碎腔(19),所述破碎腔(19)上部设有供料口(16);所述冷却水腔(1)上部安装有抽水泵(7),所述抽水泵(7)出口连接有U型冷却水管(3),所述U型冷却水管(3)设置安装在冷却腔(42)中,所述抽水泵(7)进口连接有冷却水供水管(4),所述冷却水供水管(4)设置在冷却水腔(1)中;所述破碎腔(19)中设有第一轴(17)和第二轴(13),所述第一轴(17)和第二轴(13)左端分别连接有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0),所述第一轴(17)外部安装有第一长破碎柱(18)和第一短破碎柱(15),所述第二轴(13)外部安装有第二短破碎柱(12)和第二长破碎柱(41);所述破碎腔(19)和冷却腔(42)连接处设有过滤板(5);所述过滤板(5)低处的左侧设有排渣管(9),所述排渣管(9)穿过设在破碎腔(19)左侧的左侧壁(8)设置;所述混合腔(43)上部设有安装板(30),所述安装板(30)上设有第三电机(28)和支撑柱(25),所述第三电机(28)下部连接有第三轴(37),所述第三轴(37)外部设有第一螺旋叶片(36);所述提升腔(34)上部设有第四电机(26),所述第四电机(26)下部设有第四轴(35),所述第四轴(35)外圆周上安装有第二螺旋叶片(31);所述提升腔(34)上部设有出料管(29);所述出料管(29)下部出口设在型砂收集框(32)正上方位置;所述冷却腔(42)和混合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龚凤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