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彼特辛专利>正文

层叠结构木制品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2190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将小直径原木(10c)沿纵向对分切开,并修切出一平整的表面(56a),该平整表面平行于直径对分面(54a),并位于直径对分面的相反两侧。位于原木、半原木和木板上,且在最终产品上看不见的全部纵向表面,均整个切出花纹图案切口(70)或刺孔(76),以释放不平衡的木材纤维应力,两个半原木以其平整修切面用粘结剂(58)连接。然后对半原木或木板垛装配体进行第二次纵向对分切开,结果得到两个非对称结构单元(64a,66a),将该结构单元堆成紧密的堆垛(78),以防止在空气中或炉密内干燥时弯曲变形。干燥后的结构单元可以装配成短形梁(80),或者将数个结构单元平行对齐,以构成平整的阵列(82,82a,86,86a),以用作镶板、板壁、地板或覆盖板;具有舌-槽叠层(104)的结构单元,可提供强的抗气候影响的结构。(*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层木制品的生产,例如中空粱、镶板、板壁,栅栏、地板以及由小直径原木和传统的木板制成的类似制品的生产。
技术介绍
本申请是于1997年4月8日授予的美国专利US5618371的接续申请,所公开与提出的权利要求是在原来的专利申请中不仅未限制,也未曾考虑、论及和提出过的主题,原来的专利申请使用不够完美的半原木和木板,连同垫板一起制成中空木质梁。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除梁以外,可提供结构产品如镶板、板壁、栅栏、地板以及类似产品,本方法还对于小直径原木占巨大百分比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当使用传统方法处理时,由于弯曲和扭曲,不适于使用结构板条产品。这些变形对于新生小原木特别严重,它使得在其他方面有用和有价值的原材料20%成为废品,使用这里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至少95%的现有此类原木可以成功地转变为有用的结构产品。专利技术概述生产本专利技术的产品所使用的基本原材料是半原木和传统的锯木板,它们都是从至少一原木上切下并以各种组合应用。为创建应用所需的半原木,整个原木被沿纵向对分切开,这一步骤既可以与在每一原木上修切平行于纵向对分切口的一对平整修切面同时进行,也可以在修切该对平整修切面之后进行;此外,增加平行于原木纵向并与第一对平整修切面呈直角的第二对平整修切面是有益的。将这样准备好的配对长半原木,一个叠放在另一个之上定位,使平整修切面彼此面对,该平整修切面平行于直径对分面,将粘接剂施加于平整修切面,粘接剂固化后,两平整修切面对齐连接并固定在一起。所制成的对称半原木中间装配体随后被从垂直于上下由直径对分的表面的平面沿纵向对分切开,从而构成两个非对称镜像结构单元,用于以后装配成下面所介绍的本专利技术的梁、板壁、地板、栅栏等等。以类似的方式,传统的预加工锯木板可以通过粘接而叠放,构成垂直对齐的堆垛,以便对分切开并使用另外的舌-槽木板,或与对分半原木单元组合,装配成本专利技术之结构木质产品。发生在原木和从原木切制成的各部分上的弯曲和扭曲问题,主要是由于木材纤维的不平衡应力所引起,这种影响,在原木切制成的各部被干燥时特别明显。通过在原木或锯木板的纵向表面加工出花纹图案切口或刺孔,纤维应力大大释放,这些表面在由其制成的最终产品中是不暴露在外的,这种处理最为有效是在原木或锯木板干燥之前,由它们制成的原木或锯木板产品的弯曲和扭曲的倾向明显减小甚至消除。对用于制造中空梁的半原木,是在对分切开之前,在原木上进行释放应力的花纹图案加工,对用于制造板壁、镶板等,则在对分切开之后加工花纹图案,于是,半原木的平行的直径对分面和平整修切面,连同原木的初始外表面都可以切出花纹图案。在两种情况下,两半原木随后设置成使其平整修切面彼此面对,并将粘接剂施加在该平整修切面上,与此同时,花纹图案切口或刺孔处可能充填同样的粘接剂。预先加工的锯木板可以用类似于处理半原木的方法进行花纹图案的加工和处理。上述两者随后都对分切开,所制成的半原木单元或基于锯木板的单元,随后都叠放成堆垛,进行空气干燥或炉窑干燥,然后将其装配成本专利技术之梁、镶板等等。本专利技术的全部步骤的细节和实施例,将充分公开并结合附图给予详细介绍,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附图及说明。附图简介附图说明图1为一原木的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位于准备用四把并行切刀进行纵向修切的位置;图2为图1所示原木经修切后的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位于准备对分切开的位置;图3为两半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半原木是由图2所示对分切开的原木所构成;图4为一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位于准备使用两把平行并行切刀进行纵向修切的位置;图5为图4所示原木经修切后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位于准备使用三把平行切刀同时进行纵向修切与对分切开成两半原木的位置;图6为一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位于准备使用三把平行切刀同时进行纵向修切与对分切开成两半原木的位置;图7为两半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是由图6所示对分切开的原木所构成;图8为图3所示两半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一个对齐叠放在另一个之上,位于准备装配的位置;图9为图8所示两半原木装配完成后的端部局部右透视图,位于准备纵向对分切开的位置;图10为两非对称镜像单元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两单元是由图9所示对分切开的两部分所构成;图11为图7所示两半原木对齐粘接而成的装配体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装配方法类似于图8所示方法,该装配体位于准备对分切开的位置;图12为两非对称镜像单元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两单元是由图11所示对分切开的两部分所构成;图13为一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原木的圆周表面已经加工出多种花纹图案切口,并位于准备使用三把平行切刀同时沿纵向修切和对分切开;图14为两半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两半原木是由图13所示原木制成;图15为两非对称镜像单元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两非对称镜像单元是由图14之两半原木,经过如图11所示那样粘接装配,并对分切开而制成; 图16为一半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其纵向平面已经加工出花纹图案切口;图17为一半原木端部局部右透视图,其纵向各表面均已使用带尖钉的辊子整个加工出花纹图案切口;图18为数个非对称镜像单元的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非对称镜像单元是由如图15所示的单元堆成堆垛,准备用空气干燥或炉窑烘干;图19为一梁的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梁是由类似于图15所示的两单元重新放置并装配而成;图20为一梁的端部局部右透视图,该梁是由类似于图10所示的两单元重新放置并装配而成,在装配之前,该单元已经加工出花纹同样案,并经过了堆垛干燥;图21为一镶板或栅栏的左前透视图局部视图,该镶板或栅栏是由数个类似于图12所示的非对称镜像单元装配而成;图22为一镶板或栅栏的左前透视图局部视图,该镶板或栅栏是由数个类似于图10所示的非对称镜像单元装配而成;图23为一地板或覆盖板的右前透视图局部视图,该地板或覆盖板是由数个类似于图12所示非对称镜像结构单元装配而成;图24为一地板或覆盖板的右前透视图局部视图,该地板或覆盖板是由数个类似于图10所示非对称镜像结构单元装配而成;图25为三木板中间装配体的右前透视图局部视图,该装配体位于准备对分切开的位置,装配前各纵向表面均已加工出花纹图案,在最终产品中这些表面将看不见;图26为一装配梁的右前透视图局部视图,该梁是由图25所示单元对分切开后的单元所制成;图27为如图10所示单元之一的端正视图,该单元叠放于一舌-槽板上;图28为如图10所示单元之一的端视图,该单元的两侧各叠放了一舌-槽板;图29为数个木板的端视图,该数个木板垂直叠放在一起,并在其一侧叠放了一舌-槽板;图30为数个木板的端视图,该数个木板垂直叠放在一起,并在其两侧各叠放了一舌-槽板;图31为一叠层复合梁的端视图,该梁具有如图10所示的单元,在两单元之间叠放了木板,在其两侧各叠放了一舌-槽板;图32为类似于图31之一叠层复合梁的端视图,该复合梁所用图10所示单元,处于其相反的位置;图33为类似于图31之一叠层复合梁的端视图,不过,该复合梁用垂直叠层木板取代了其中如图10所示的单元;图34为一如图9所示的半原木中间装配体,在其两侧各叠放了一舌-槽板后的端视图,该装配体处于准备对分切开的位置;图35为一类似于图34所示装配体的端视图,不同之处在于其两侧所叠放的是普通木板;图36为一类似于图27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木结构单元,用于进一步装配成梁、镶板、板壁、栅栏、地板和覆盖板,该木结构单元包括从至少一原木切下的至少两细长的等长原木部,该原木部从包括半原木、预加工锯木板及其组合的组中选择,每一所述原木部具有平行的、平整的上下纵向表面,所述原木部彼此按中心对齐叠放,并以垂直堆垛粘接在一起,构成中间装配体,所述中间装配体的横截面是对称的,并沿垂直于所述上下表面的轴线用纵向切刀对分切开,这样,由所述中间装配体所获得的两部分是两个尺寸相等的非对称镜像结构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彼特辛
申请(专利权)人:彼特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