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12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出料槽,机架上转动设有上料盘,上料盘上沿上料盘的轴向圆周阵列设有若干挂棒,上料盘上位于挂棒的下方设有落料孔,上料盘的下方固定设有承接从落料孔内掉出的轴承的下料盘,出料槽设置在下料盘侧边,机架上设有将轴承内圈顶入上料槽的顶出装置以及驱动上料盘转动以将不同的挂棒转动到顶出装置前方的驱动装置。采用挂棒与上料盘配合的方式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储存以及上料,轴承内圈互相叠加并且可以圆周阵列设置多组,空间占用率十分合理,可以一次性储存更多的轴承内圈,存储容量得到显著的提升,降低了上料频率,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内圈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内圈自动磨超生产线主要由轴承内圈沟道磨削,轴承内圈内径磨削以及轴承内圈沟道超精机三台设备完成。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加工精度不稳定、废品率高且占用人力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的产出高品质和高稳定性的精密电机轴承内圈。因此,公告号为CN103506916A的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精密电机轴承内圈自动磨超装置及应用方法,将内径磨削、沟道磨削以及超精机依次串联起来,可以实现轴承内圈的全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其采用的坯料上料装置主要是采用储料盘对轴承内圈半成品进行上料,但是采用储料盘进行上料,储料盘的结构十分简单,储料盘的容量不高,一次储存的轴承内圈十分有限,轴承内圈的上料的持续性不高,这样就需要频繁的对储料盘进行上料,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可以增大存储容量,降低对储料盘的上料频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出料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有上料盘(2),所述上料盘(2)上沿上料盘(2)的轴向圆周阵列设有若干挂棒(4),所述上料盘(2)上位于挂棒(4)的下方设有与挂棒(4)同轴的落料孔(22),所述上料盘(2)的下方固定设有承接从落料孔(22)内掉出的轴承的下料盘(3),所述出料槽(5)设置在下料盘(3)侧边,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掉落到下料盘(3)上的轴承内圈顶入上料槽的顶出装置以及驱动上料盘(2)转动以将不同的挂棒(4)转动到顶出装置前方的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出料槽(5),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有上料盘(2),所述上料盘(2)上沿上料盘(2)的轴向圆周阵列设有若干挂棒(4),所述上料盘(2)上位于挂棒(4)的下方设有与挂棒(4)同轴的落料孔(22),所述上料盘(2)的下方固定设有承接从落料孔(22)内掉出的轴承的下料盘(3),所述出料槽(5)设置在下料盘(3)侧边,所述机架(1)上设有将掉落到下料盘(3)上的轴承内圈顶入上料槽的顶出装置以及驱动上料盘(2)转动以将不同的挂棒(4)转动到顶出装置前方的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棒(4)的顶部设有挂钩(41),所述上料盘(2)的中心位置设有长度大于挂棒(4)的长度的支撑杆(21),所述支撑杆(21)的顶部设有顶盘(10),所述顶盘(10)的外周面上圆周阵列设有若干用于供挂钩(41)挂设的延伸杆(21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内圈全自动磨超生产线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盘(3)呈环形设置,所述下料盘(3)与上料盘(2)之间通过圆周阵列设置的连接柱(7)连接,所述连接柱(7)设置在两个落料孔(22)之间,所述顶出装置包括沿下料盘(3)轴向并且朝向出料槽(5)滑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易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