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基外圆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209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基外圆磨床,包括底座,底座上端设有工作台,且工作台下端设于底座上端内部,工作台左上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上端与第一电机相连,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套与连接杆相连,且连接杆右端与左夹具固定连接,工作台右上端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卡块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固定卡块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固定卡块左端设有轴承,且轴承与固定卡块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可人工操作的打磨机床,通过手动转轮进行人工操作,并在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以及卡块的配合工作下完成自动打磨与人工打磨的切换工作,这样增加了物品的打磨质量,同时提高了该打磨机床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基外圆磨床
本技术涉及内外圆磨床设计
,具体为一种内基外圆磨床。
技术介绍
外圆磨床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的磨床;内圆磨床主要用于磨削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内孔表面及其端面,磨床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机床,大多数磨床使用高速旋转砂轮进行磨削加工,少数使用油石、砂带等其他磨具游离磨料进行加工,如珩磨机、超精加工机床、砂带磨床、研磨机抛光机等。磨床能加工硬度较高材料,如淬硬钢、硬质合金等;也能加工脆性材料,如玻璃、花岗石。现有的外圆内圆磨床都是通过夹具相对将其固定的,由于需要打磨的物品不同,这样便会出现将夹具拆卸调整的情况出现,很是费时费力,操作麻烦,并且现有的夹具只能将物品固定,由外圆磨床以及内圆磨床自动打磨,这样会出现某一处打磨不完全的情况,影响整体的质量,如果我们能设计一种可在自动打磨中根据自己需要打磨的装置很是关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基外圆磨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基外圆磨床,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基外圆磨床,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工作台,且工作台下端设于底座上端内部,所述工作台左上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且固定块上端与第一电机相连,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套与连接杆相连,且连接杆右端与左夹具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右上端设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输出端贯穿固定卡块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块与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所述固定卡块左端设有轴承,且轴承与固定卡块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固定卡块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槽,轴承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卡槽,所述轴承与固定卡块外端设有手动转轮,且手动转轮内臂设有与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相匹配的卡块,所述轴承左端外圈通过连接杆与右夹具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下端设有第一齿轮凹槽,所述底座内部第一齿轮凹槽啮合齿轮,且齿轮中心与转动机输出端相连。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下端设有第二齿轮凹槽,所述工作台左上端第二齿轮凹槽啮合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中心与手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左夹具与右夹具外侧均设有防护层,且防护层为带有波纹形的橡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设计了可人工操作的打磨机床,通过手动转轮进行人工操作,并在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以及卡块的配合工作下完成自动打磨与人工打磨的切换工作,这样增加了物品的打磨质量,同时提高了该打磨机床的实用性;2.本技术采用了防护层结构,在防护层的作用下可很好的保证打磨物品两端的完整性,同时防止了物品的滑落,提高了打磨机床的使用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快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工作台、3转动机、4第一齿轮凹槽、5第一齿轮、6固定块、7第一电机、8固定套、9连接杆、10左夹具、11防护层、12第二电机、13手动转轮、131卡块、14固定卡块、141第一卡槽、15轴承、151第二卡槽、16右夹具、17手轮、18第二齿轮凹槽、19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内基外圆磨床,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设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下端设于底座1上端内部,工作台2左上端与固定块6固定连接,且固定块6上端与第一电机7相连,第一电机7输出端贯穿固定套8与连接杆9相连,且连接杆9右端与左夹具10固定连接,工作台2右上端设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输出端贯穿固定卡块14与轴承15内圈固定连接,固定卡块14与第二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固定卡块14左端设有轴承15,且轴承15与固定卡块14之间留有空隙,固定卡块14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槽141,轴承15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卡槽151,轴承15与固定卡块14外端设有手动转轮13,且手动转轮13内臂设有与第一卡槽151以及第二卡槽141相匹配的卡块131,轴承15左端外圈通过连接杆9与右夹具16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工作台2下端设有第一齿轮凹槽4,底座1内部第一齿轮凹槽4啮合齿轮5,且齿轮5中心与转动机3输出端相连。进一步地,第二电机12下端设有第二齿轮凹槽18,工作台2左上端第二齿轮凹槽18啮合第二齿轮19,且第二齿轮19中心与手轮17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左夹具10与右夹具16外侧均设有防护层11,且防护层11为带有波纹形的橡胶板,很好的保证了打磨物品两端的完整性,同时防止了物品的滑落,提高了磨床使用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将所需打磨的物品放置于左夹具10与右夹具16之间,并通过转动手轮17将物品固定在左夹具10与右夹具16之间,因左夹具10与右夹具16外侧均设设有了防护层11,这样很好的保证了打磨物品两端的完整性,同时防止了物品的滑落,提高了磨床使用的稳定性,完成物品的固定后,使得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2工作,并在砂轮的配合工作下进行打磨工作,这时手动转轮13的位置时在第一卡槽141与第二卡槽151上端,在第一卡槽141与第二卡槽151以及卡块131的配合工作下一起转动,当自动打磨出现不完全或有瑕疵时,可先关闭砂轮转动机以及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2,将手动转轮13位置移至第二卡槽151上端,这时手动转轮与点儿电机12分开,后打开砂轮转动机以及第一电机7与第二电机12,在轴承15的作用下,右夹具16可通过手动转轮13进行控制,手动转轮13不受第二电机12的影响,可自由转动,这样便可以实现人工操作打磨,提高了打磨物品的打磨质量,减少了打磨不均匀以及瑕疵的出现,提高了内基外圆磨床的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基外圆磨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下端设于底座(1)上端内部,所述工作台(2)左上端与固定块(6)固定连接,且固定块(6)上端与第一电机(7)相连,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端贯穿固定套(8)与连接杆(9)相连,且连接杆(9)右端与左夹具(1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右上端设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输出端贯穿固定卡块(14)与轴承(15)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块(14)与第二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所述固定卡块(14)左端设有轴承(15),且轴承(15)与固定卡块(1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固定卡块(14)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槽(141),轴承(15)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卡槽(151),所述轴承(15)与固定卡块(14)外端设有手动转轮(13),且手动转轮(13)内臂设有与第一卡槽(151)以及第二卡槽(141)相匹配的卡块(131),所述轴承(15)左端外圈通过连接杆(9)与右夹具(16)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基外圆磨床,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设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下端设于底座(1)上端内部,所述工作台(2)左上端与固定块(6)固定连接,且固定块(6)上端与第一电机(7)相连,所述第一电机(7)输出端贯穿固定套(8)与连接杆(9)相连,且连接杆(9)右端与左夹具(10)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2)右上端设有第二电机(12),且第二电机(12)输出端贯穿固定卡块(14)与轴承(15)内圈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块(14)与第二电机(12)输出端固定连,所述固定卡块(14)左端设有轴承(15),且轴承(15)与固定卡块(1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固定卡块(14)上下两端设有第一卡槽(141),轴承(15)上下两端设有第二卡槽(151),所述轴承(15)与固定卡块(14)外端设有手动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远熊伟东张建国闫红林刘伟伟宋瑞增李伟强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振林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