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5557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4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其包括顶针杆体,其中,所述顶针杆体的一端具有套入磨床主轴或磨床尾座进行定位的莫氏锥度,另一端设置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开口处为配合空心输出轴端部倒角的内锥角,定位时,所述顶针杆体通过内锥角顶住空心输出轴的端部倒角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上述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而且定位快捷方便,在不影响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空心输出轴的加工效率。

An Inner Thimble for Hollow Shaft Grind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ner pin for hollow shaft grinding, which comprises a pin rod body. One end of the pin body has a Mohr taper inserted into the grinder spindle or the grinder tailstock for positioning, an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part. The opening of the hollow part is an inner cone angle matching the chamfer of the end of the hollow output shaft. When positioning, the pin rod body locates the hollow output shaft by holding the end chamfer of the hollow output shaft through the inner cone angle. The inner thimble used for grinding hollow shaft not only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ingenious design, but also has fast and convenient positioning,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hollow output shaft without affecting the process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加工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是现有的一种空心输出轴的剖面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空心输出轴的侧视图。能够看出该种空心输出轴10的内腔是不规则的,两端部均加工有倒角13,但是其三档外圆都要求进行磨加工,无法通过其内孔进行定位。请参阅图3所示,图3是现有的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的结构示意图,目前,普遍的定位方式是采用芯棒11进行定位,即芯棒11穿过空心输出轴10的内孔,在径向通过螺母12进行固定,该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定位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每做一个空心输出轴都要上紧螺母,卸下螺母,效率很低,浪费人力,只能小批量生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以解决现有技术空心输出轴磨加工存在浪费人力和加工效率低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其包括顶针杆体,其中,所述顶针杆体的一端具有套入磨床主轴或磨床尾座进行定位的莫氏锥度,另一端设置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开口处为配合空心输出轴端部倒角的内锥角,定位时,所述顶针杆体通过内锥角顶住空心输出轴的端部倒角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特别地,所述顶针杆体的一端采用莫氏3号锥度。特别地,所述空心部的内锥角与空心输出轴的端部倒角的角度相等。特别地,所述空心部的内锥角的取值范围为0°~90°,所述空心输出轴的端部倒角的取值范围为0°~90°。特别地,所述空心部的内锥角为30°,对应所述空心部的内锥角也为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而且定位快捷方便,在不影响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空心输出轴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一种空心输出轴的剖面图;图2是现有的一种空心输出轴的侧视图;图3是现有的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包括顶针杆体2,顶针杆体2的一端具有套入磨床主轴或磨床尾座进行定位的莫氏3号锥度,另一端设置有空心部20,空心部20的开口处为配合空心输出轴10端部倒角13的内锥角21,倒角13为30°,内锥角21也为30°,通过两个锥角的配合,当空心部20顶紧空心输出轴10时,会对空心输出轴10的端部产生一个水平和向下的作用力,对空心输出轴10实施方便定位。定位时,采用两个上述的内顶针,将两个内顶针的顶杆杆体2分别连接到磨床主轴和磨床尾座上,然后将两个内顶针的空心部20的内锥角21分别顶住空心输出轴10两端的倒角13即能对空心输出轴10进行定位,实现其多档的磨加工。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其包括顶针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杆体的一端具有套入磨床主轴或磨床尾座进行定位的莫氏锥度,另一端设置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开口处为配合空心输出轴端部倒角的内锥角,定位时,所述顶针杆体通过内锥角顶住空心输出轴的端部倒角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其包括顶针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杆体的一端具有套入磨床主轴或磨床尾座进行定位的莫氏锥度,另一端设置有空心部,所述空心部的开口处为配合空心输出轴端部倒角的内锥角,定位时,所述顶针杆体通过内锥角顶住空心输出轴的端部倒角对空心输出轴进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心轴磨加工的内顶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杆体的一端采用莫氏3号锥度。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渊技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江南奕帆电力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