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厦门大学专利>正文

超精密磨床自动对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59833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23:57
超精密磨床自动对刀系统,涉及一种用于磨床的对刀系统。设有摄像头底座、第1摄像头、第2摄像头、第1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处理器和第2数据发送装置。第1摄像头和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摄像头底座固定在机床防护罩上方,第2摄像头和数据发送装置通过摄像头底座固定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1摄像头与第2摄像头通过开关连接,第1摄像头和第2摄像头摄取的砂轮和工件的位置关系图像数据输出端分别接第1数据发送装置和第2数据发送装置,所述第1数据发送装置和第2数据发送装置中的图像数据输出端接数据接收装置的输入端,数据接收装置的输出端接处理器。可实现超精密磨削过程中对刀自动化,减少磨削工艺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磨床的对刀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超精密数控磨床的自动对刀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超精密表面的需求越来越多,所谓高精度表面通常是指精度为O. 3 O. 03 μ m的表面,与之相应的加工技术就称为高精度表面加工技术。现今许多大型系统需要大量的高精度光学元件就需要此类技术进行加工。在机械加工的各种方法中,磨削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高,往往作为终精加工的手段,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及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涌现,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完整性越来越高,传统磨削正在向超精密磨削发展,相应的,与之配套的超精密数控磨床的应用也有了飞速进展。目前,在超精密数控磨床的加工中,砂轮对刀通常是技术人员手动完成,即手动控制砂轮向工件的加工初始点移近,并通过借助薄纸片及肉眼判断来完成对刀。这种手动操作不仅消耗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精度低,而且每更换一次砂轮或者工件后,都需要重新对刀,严重浪费加工时间影响加工效率。中国专利CN101480785A公开一种磨床自动对刀装置及对刀方法,数据采集模块、 运算模块和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修整器修整砂轮完毕时的坐标值Xl和加工起始点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隐彪潘日王振忠张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