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91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包括车床本体,车床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收集箱,车床本体上设置有导向片,导向片倾斜向下设置,收集箱靠近导向片的最低位置,车床本体背向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零件的阻挡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收集箱与导向片的配合,便于收集加工好的零件,有助于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阻挡部的设计有助于增大零件掉落至收集箱内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床,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对工件进行加工后,一般分为成品零件和废屑,目前大多数的工厂利用人工对成品零件和废屑进行收集,增加工人的工作量、耗费体力。授权公告号为CN205552127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9月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床铁屑自动收集装置,包括车床以及设置于车床下方的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包括矩形的箱体,所述箱体顶面固定有收集槽,所述箱体与收集槽连通,所述箱体内还安装有输送带,所述箱体的侧面成型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固定有贴合于输送带的导料槽。上述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收集装置仅对加工后的铁屑进行收集,而加工后的零件任然需要人工逐个进行收集,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具有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效果,有助于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包括车床本体,所述车床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收集箱,所述车床本体上设置有导向片,所述导向片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收集箱靠近导向片的最低位置,所述车床本体背向收集箱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零件的阻挡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零件在车床本体上加工好之后,车床本体上的夹紧装置松开零件,使零件掉落,掉落的零件与导向片接触,随导向片滑落至收集箱中,便于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收集,不用工人逐个进行收集,有助于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阻挡部的设计有助于减小零件掉落到车床本体背向收集箱的一侧,有助于对零件的收集。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挡部包括阻挡片、设置在阻挡片上的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向靠近收集箱的一端延伸,所述阻挡件呈柔性设置,所述阻挡片上连接有驱动阻挡片往复运动的驱动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零件掉落时,阻挡片转动,与零件接触,为零件提供推力,使零件箱沿导向面向收集箱滑落;当零件向背离收集箱的一端运动时,与阻挡件接触,向靠近收集箱的一侧反弹,呈柔性设置的阻挡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有助于减少零件反弹的弹力,增大零件掉落至收集箱内的几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驱动部包括伺服电机、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阻挡片通过连接组件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工作,带动转动杆进行往复转动,从而使阻挡片往复运动,当零件加工时,阻挡片远离零件,当零件加工完成之后,阻挡片运动至与零件接触,为零件提供推力。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杆远离伺服电机一端的连接片、开设在连接片上的第一通孔、开设在阻挡片上的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螺纹连接的螺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阻挡片的安装与拆卸。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为腰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腰形的第二通孔,便于调节螺栓穿过第二通孔的位置,进而调节阻挡片的位置。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挡片设置为弧形,所述弧形的中心位于阻挡片面向转动杆的一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的设计,有助于增大阻挡片在转动的过程中与零件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大零件掉落至收集箱内的几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收集箱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车床本体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插于凹槽内。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块与凹槽的配合,有助于增强收集箱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收集箱倾斜设置,所述收集箱靠近导向片的一端低于收集箱远离导向片的一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收集箱,进一步加大了零件掉落至收集箱内的几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收集箱与导向片的配合,便于收集加工好的零件,有助于减少工人的工作量;阻挡部的设计有助于增大零件掉落至收集箱内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阻挡部和驱动部的结构;图3是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了连接组件的结构。图中,1、车床本体;2、导向片;3、收集箱;4、凹槽;5、凸块;6、阻挡部;61、阻挡片;62、阻挡件;7、驱动部;71、伺服电机;72、转动杆;8、连接组件;81、连接片;82、第一通孔;83、第二通孔;84、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如图1所示,包括车床本体1、导向片2和收集箱3。收集箱3设置在车床本体1的一侧,收集箱3为长方体形,收集箱3倾斜设置,收集箱3靠近导向片2的一端低于收集箱3远离导向片2的一端。如图2所示,收集箱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4,车床本体1上焊接设置有凸块5,凸块5的横截面为正方形,凸块5插于凹槽4内,便于收集箱3的固定。导向片2焊接在车床本体1上,导向片2倾斜向下设置,收集箱3靠近导向片2的最低位置,零件从车床本体1上掉落,随导向片2滑落至收集箱3内,便于零件的收集。参照图2,车床本体1背向收集箱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零件的阻挡部6。阻挡部6包括阻挡片61、设置在阻挡片61上的阻挡件62,阻挡片61上连接有驱动阻挡片61往复运动的驱动部7。驱动部7包括设置在车床本体1上的伺服电机71、焊接在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上的转动杆72,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沿水平方向设置,转动杆72沿竖直方向设置,转动杆72与阻挡片61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组件8包括焊接在转动杆72上连接片81、开设在连接片81上第一通孔82、开设在阻挡片61上的第二通孔83、与第一通孔82和第二通孔83均螺纹连接的螺栓84。连接片81位于转动杆72远离伺服电机71的一端,阻挡片61和连接片81均呈弧形设置,弧形的中心位于阻挡片61面向转动杆72的一侧,连接片81与阻挡片61贴合,有助于提高阻挡片61的稳定性。第二通孔83为腰形,便于调节螺栓84穿过第二通孔83的位置。参照图3,阻挡件62为柔性的铁丝,当零件向背向收集箱3的一侧运动时,零件与阻挡件62接触,柔性的铁丝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铁丝的一端缠绕于靠近导向片2的螺栓84上,且另一端向靠近收集箱3的一端延伸,便于阻挡件62的固定与拆卸。工作状况:车床本体1加工好零件之后,零件掉落,零件与导向片2接触,随导向片2滑落至收集箱3内,便于零件的收集,不需要工人逐个零件的慢慢收集;伺服电机71工作,驱动转动杆72进行往复转动,从而使阻挡片61往复运动,零件加工好之后,阻挡片61与零件接触,为零件提供推力,从而加大了零件掉落至收集箱3内的几率。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收集箱(3),所述车床本体(1)上设置有导向片(2),所述导向片(2)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收集箱(3)靠近导向片(2)的最低位置,所述车床本体(1)背向收集箱(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零件的阻挡部(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包括车床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收集箱(3),所述车床本体(1)上设置有导向片(2),所述导向片(2)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收集箱(3)靠近导向片(2)的最低位置,所述车床本体(1)背向收集箱(3)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阻挡零件的阻挡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6)包括阻挡片(61)、设置在阻挡片(61)上的阻挡件(62),所述阻挡件(62)向靠近收集箱(3)的一端延伸,所述阻挡件(62)呈柔性设置,所述阻挡片(61)上连接有驱动阻挡片(61)往复运动的驱动部(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收集加工后零件的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7)包括伺服电机(71)、固定连接在伺服电机(71)的输出轴上的转动杆(72),所述转动杆(72)与阻挡片(61)通过连接组件(8)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科磁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