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75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及其制作工艺,该路面铺装板包括面层和基层,面层:水14‑18份;水泥20‑30份;矿渣10‑15份;重质碳酸钙6‑8份;偏高岭土0‑2份;细砂32‑42份;聚乙烯醇1‑2份;酒石酸0.1‑0.2份;三异丙醇胺0.01‑0.02份;纯丙乳液1‑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乳胶粉1‑1.5份;第一外加剂0.3‑0.5份;基层:水6‑8份;水泥16‑18份;粉煤灰4‑6份;碎石41‑47份;粗砂16‑21份;黄原胶0.05‑0.1份;第二外加剂0.2‑0.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性良好,利于路面铺装板安装后可顺利排水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铺装板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路面铺装板的抗渗性能较差,雨水易渗入路面铺装板中,久而久之在路面铺装板拼装后形成的缝隙中积聚,造成路面铺装板的铺设变得不平整,行人或车辆在行进过程中,易出现水花飞溅的现象。授权公告号为CN206521660U、授权公告日为2017年09月2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透水路面铺装板,包括透水饰面层和透水基板层,所述透水饰面层安装在透水基板层上,所述基板层内置有增强纤维层和透水导水管,所述透水导水管为网状透水导水管。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透水饰面层和透水基板层来形成透水路面铺装板,实现透水的作用。然而,网状透水导水管的材质与基板层的材质不同,两者的连接效果随着使用期限的延长而逐渐变差,设置出现分离,从而导致透水基板层中的水难以被顺利排出。因此,一种面层自带抗污性、基层自带透水性的路面铺装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具有面层抗水、基层透水性良好,利于路面铺装板安装后可顺利排水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包括面层和基层,所述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4-18份;水泥20-30份;矿渣10-15份;重质碳酸钙6-8份;偏高岭土0-2份;细砂32-42份;聚乙烯醇1-2份;酒石酸0.1-0.2份;三异丙醇胺0.01-0.02份;纯丙乳液1-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乳胶粉1-1.5份;第一外加剂0.3-0.5份;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6-8份;水泥16-18份;粉煤灰4-6份;碎石40-46份;粗砂15-20份;黄原胶0.05-0.1份;第二外加剂0.2-0.4份;所述第一外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180-200份;保坍剂50-80份;引气剂2.5-3.0份;有机硅消泡剂0.2-0.4份;硫代硫酸钠1-1.5份;白糖5-10份;糊精15-35份;碳酸钠10-15份;增稠剂5-15份;水640.1-728.2份;所述第二外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羧酸减水剂200-220份;柠檬酸5-15份;葡萄糖酸钠20-25份;三乙醇胺0.5-1份;纤维素醚0.1-0.12份;增稠剂5-15份;硫酸钾2.5-5份;水734.985-756.88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外加剂中,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可在维持砂浆的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拌合用水量,还可对水泥颗粒具有分散作用,改善砂浆的流动性。保坍剂能够保持砂浆坍落度不快速损失,引气剂可改善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和粘聚性,并提高砂浆流动性,在砂浆的拌和过程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闭合而稳定的微小气泡;而有机硅消泡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在混合形成外加剂的过程中气泡的产生,也可减少在加入砂浆并混合时出现的气泡。即保坍剂、引气剂、有机硅消泡剂相互配合后,可使形成的外加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不易使液相体系出现大量的气泡,与砂浆混合时,不易使砂浆中出现过多的气泡,使凝结后的砂浆的密实感较好。白糖和糊精均具有较好的延缓砂浆的凝结的作用,糊精和纤维素醚在溶于水后均具有一定的粘性,并可达到较好的保水效果,因此,本申请中添加了适量的糊精和纤维素醚,不易影响砂浆的用水量、含气量以及凝结时间。碳酸钠属于电解质,且为一种早强剂,在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有助于促进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和水等组分组成的胶体的凝聚速度,加快胶凝材料的水化进程。即在硫代硫酸钠、碳酸钠、白糖、糊精、纤维素醚的复配作用下,改善了面层砂浆拌合物的流动性,并且不易使其中的组分出现沉底的现象,并使其具有较长的使用时间;此外,还有助于增加凝结后的砂浆的强度。面层中,引气剂将细微、均匀且稳定的气泡引入,且引入的气泡在一定时间内可以稳定存在,在该时间段内,可提高面层的施工性能,使面层中的各组分获得较为均匀的分散、润湿作用。另一方面,在搅拌过程中,若产生过多、过大的气泡时,有机硅消泡剂可将其消除,且引气剂作用的那段时间过去后,有机硅消泡剂占较为主导的作用,将混合后的面层中气泡去除,上述的引气剂和有机硅消泡剂的用量可使面层中的气泡含量降低至较为平衡的程度,改善和易性并提高面层的强度。面层中,聚乙烯醇具有成膜性,且成膜后具有较好的耐溶剂性和稳定性,从而有助于使成型后的再生路面铺装板的面层具有较好的抗渗水以及防污的效果。酒石酸较为稳定,且易溶于水,与纯丙乳液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面层中所包括的组分之间的混合均匀性。三异丙醇胺具有空间立体的分子结构,具有很强的分散性能,在混合面层中的各种组分时,可降低混合时所需的能耗,并与聚乙烯醇相互配合,达到扩链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增强面层的成膜效果。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渗透性、润湿性、流平性、流变性、防水性、抗污性、稳定性和抗冻融性,其可包覆再生微粉、硅灰、沸石粉等组分,从而促进面层中所包括的组分之间的相互混合效果,提高混合均匀性;此外,其对再生微粉以及再生砂具有较好的粘结能力,有助于提面层砂浆强度,还能提高形成的面层的颜色持久性,不易发生褪色的现象。经研究(试验一)发现:面层中的聚乙烯醇、酒石酸、三异丙醇胺、纯丙乳液,与第一外加剂中的硫代硫酸钠、碳酸钠、白糖、糊精、纤维素醚相互配合,增加各组分之间的流动性能,使面层中的各组分形成的拌合物具有较长的可使用时间,从而有助于使面层中各材料混合地更为均匀且相互之间的接触更为充分,在成型后的面层表面形成防水、防污、稳定的膜状物,从而使面层达到防水、防污的作用。第二外加剂中:柠檬酸具有一定的螯合作用,且葡萄糖酸钠具有优异的缓凝作用,硫酸钾、三乙醇胺作为早强剂在第二外加剂的体系中较为稳定,跟葡萄糖酸钠相互配合,当第二外加剂与基层中的各组分混合后,有助于提高基层中的各组分形成的拌合物的缓凝作用,延长其可使用的时间,同时又保证了基层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纤维素醚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和保水效果,与基层中的各组分混合后,可延长基层发生初凝所需的时间。经研究(试验一、试验二)发现,柠檬酸、葡萄糖酸钠、三乙醇胺、硫酸钾产生复配作用,在与基层中的各组分相互混合后,尤其是跟水泥、粉煤灰、黄原胶相互混合后,可延长混基层的初凝时间,即增加铺装板用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可使用时间,从而使基层中的组分形成充分的接触和连接,进而增加凝结后的基层的抗冲击强度。但由于第二外加剂与基层相互混合后,凝结后的基层中的气孔较多但分布较为均匀,因此,基层具有较好的透水效果。经研究(试验一)发现,面层中的乳胶粉具有较好的粘接能力,与面层中内的纤维素、基层中的黄原胶、第二外加剂中的三乙醇胺、柠檬酸、葡萄糖酸钠、硫酸钾相互配合,从而提高形成的面层和基层之间的连接效果,从而提高形成的路面铺装板的整体性和抗冲击强度。最终,通过提高面层中各组分的连接紧密程度、面层与基层之间的充分连接效果以及提高基层的抗冲击强度,最终提高形成的路面铺装板的整体抗冲击能力。同时,形成的路面铺装板在使用过程中,面层具有较好的抗污性,而基层具有较好的透水性,有利于路面的排水,不易出现路面积水的现象。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基层,所述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4‑18份;水泥20‑30份;矿渣10‑15份;重质碳酸钙6‑8份;偏高岭土0‑2份;细砂32‑42份;聚乙烯醇1‑2份;酒石酸0.1‑0.2份;三异丙醇胺0.01‑0.02份;纯丙乳液1‑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乳胶粉1‑1.5份;第一外加剂0.3‑0.5份;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6‑8份;水泥16‑18份;粉煤灰4‑6份;碎石41‑47份;粗砂16‑21份;黄原胶0.05‑0.1份;第二外加剂0.2‑0.4份;所述第一外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180‑200份;保坍剂50‑80份;引气剂2.5‑3.0份;有机硅消泡剂0.2‑0.4份;硫代硫酸钠1‑1.5份;白糖5‑10份;糊精15‑35份;碳酸钠10‑15份;增稠剂5‑15份;水640.1‑728.2份;所述第二外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羧酸减水剂200‑220份;柠檬酸5‑15份;葡萄糖酸钠20‑25份;三乙醇胺0.5‑1份;纤维素醚0.1‑0.12份;增稠剂5‑15份;硫酸钾2.5‑5份;水734.985‑756.8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基层,所述面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14-18份;水泥20-30份;矿渣10-15份;重质碳酸钙6-8份;偏高岭土0-2份;细砂32-42份;聚乙烯醇1-2份;酒石酸0.1-0.2份;三异丙醇胺0.01-0.02份;纯丙乳液1-1.5份;纤维素醚0.05-0.1份;乳胶粉1-1.5份;第一外加剂0.3-0.5份;所述基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水6-8份;水泥16-18份;粉煤灰4-6份;碎石41-47份;粗砂16-21份;黄原胶0.05-0.1份;第二外加剂0.2-0.4份;所述第一外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硅烷改性聚羧酸减水剂180-200份;保坍剂50-80份;引气剂2.5-3.0份;有机硅消泡剂0.2-0.4份;硫代硫酸钠1-1.5份;白糖5-10份;糊精15-35份;碳酸钠10-15份;增稠剂5-15份;水640.1-728.2份;所述第二外加剂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聚羧酸减水剂200-220份;柠檬酸5-15份;葡萄糖酸钠20-25份;三乙醇胺0.5-1份;纤维素醚0.1-0.12份;增稠剂5-15份;硫酸钾2.5-5份;水734.985-756.8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加剂中,所述保坍剂为聚羧酸系保坍剂;所述引气剂包括烷基磺酸盐类引气剂、皂素类复合引气剂、改性松香热聚物类引气剂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层不透水基层透水的路面铺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加剂和第二外加剂中,所述增稠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中的至少一种。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玲李永赖谷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建工预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