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46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4: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所述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和轴套,所述车壳配件与所述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所述轴套配合连接,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和加强结构,所述边缘板设置在车壳配件与转轴的轴向垂直的轴面,所述边缘板与轴套卡紧配合,所述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当人站立在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和轴套卡接的地方,由于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作用到车壳配件上的压力可传导至加强结构,减少了边缘板受到的压力,因此边缘板不易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
本方案涉及平衡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
技术介绍
平衡车是利用动态平衡原理来控制前进及后退的高科技智能产品。随着身体的倾斜,可以控制平衡车的行驶速度及前进方向。目前的平衡车主要有独轮平衡车和双轮平衡车。因双轮平衡车的稳定性高、驾驶简单,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双轮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以及固定于车壳配件内的轴套,车壳配件卡紧固定轴套,转轴可转动套接在轴套内,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边缘板位于靠近转轴的一侧。当人站立在双轮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与轴套卡接的地方,然后力进一步作用到车壳配件,因此,车壳配件的强度对平衡车的安全性能尤为重要。在现有的双轮平衡车结构中,车壳配件上的边缘板的厚度设置得比较薄,而边缘板处受的力较大,相对来说车壳配件的可受力强度较弱。当人站立在双轮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与轴套卡接的地方,然后力进一步作用到车壳配件,由于车壳配件强度较弱无法抵住受到的压力,因此车壳配件极易断裂。若是将边缘板的厚度加厚,而边缘板可设置的空间有限,仅仅加厚边缘板也无法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断裂的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和平衡车。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所述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和轴套,车壳配件与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轴套配合连接,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和加强结构,所述边缘板设置在车壳配件与转轴的轴向垂直的轴面,所述边缘板与轴套卡紧配合,所述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左车体或右车体内的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当人站立在平衡车上时,产生的压力集中于边缘板和轴套卡接的地方,由于车壳配件包括加强结构,且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作用到车壳配件上的压力可传导至加强结构,减少了边缘板受到的压力,因此边缘板不易断裂。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与所述边缘板连接呈一体结构。加强结构和边缘板连接呈一体结构,加工方便。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所述边缘板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沿转轴轴向与轴套卡紧的一面,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加强筋设置在边缘板的内侧面,作用到边缘板的力会传导至加强筋,边缘板可受力的强度更大,因此增大了边缘板的强度。可选的,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转轴配合面,所述转轴配合面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与所述边缘板垂直,所述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的内侧面接触固定。由于加强筋的第一面与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固定,与第一面相邻垂直的第二面和转轴配合面的内侧面接触固定,边缘板的内侧面和转轴配合面结合加强筋本身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结构,使加强结构更稳固。可选的,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设置在轴套靠近边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位于第二半圆柱体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都为扇形,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同轴,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边缘板包括与边缘板的内侧面相邻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转轴的轴向与轴套配合,所述轴套与所述车壳配件配合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边缘板的端面配合,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嵌入所述车壳配件内,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边缘板的高度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当轴套与车壳配合安装时,由于边缘板的高度与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这样既保证了加强筋的强度,加强筋与第二半圆柱体不相抵触,又不影响轴套的安装。可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内层加强筋,所述内层加强筋设置在转轴配合面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平行,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嵌入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内层加强筋与加强筋相连,所述内层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与边缘板相连。当边缘板受到外界的力时,由于内层加强筋与加强筋相连,作用到边缘板的力通过加强筋传导至内层加强筋,内层加强筋可分解部分作用到边缘板上的力,边缘板可受力更大,因此边缘板的受力强度更强。可选的,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有距离。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加强筋的数量有两个,且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之间有间隔,相对于只有一个加强筋的情况,两个加强筋可以使边缘板和内层加强筋的连接结构更稳固。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第一加强筋各个表面都为平面,第二加强筋的各个表面都为平面,制作曲面模具工艺复杂,切割曲面加强筋难度大,工艺繁琐,平面相对于曲面来说更容易制造加工,所以平面在生产中更为简单。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的一端,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前端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一加强筋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的一端,第一加强筋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前端为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前端的高度与所述边缘板的高度相等,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后端为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的一端,第二加强筋的后端的高度与内层加强筋的高度相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前端的高度都与边缘板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加强筋与边缘板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边缘板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二加强筋,边缘板和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都相连,相当于加厚了边缘板的厚度,因此加强了边缘板的强度,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后端的高度都与内层加强筋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保证第一加强筋与内层加强筋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与内层加强筋的接触面都设置连接有第二加强筋,内层加强筋和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都相连,相当于加厚了内层加强筋的厚度,因此加强了内层加强筋的强度。可选的,所述内层加强筋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配合时,轴套的第二半圆柱面卡进边缘板与内层边缘板之间,内层加强筋的高度高于边缘板的高度,这样能对第二半圆柱体起到限位的作用。可选的,所述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上设置有避让槽。在轴套的第二半圆柱体上设置有避让槽,当轴套与轴套配合面接触固定时,有了避让槽既能保证轴套与轴套配合面固定,又能不影响加强筋的强度。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所述第二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第一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第二加强筋的高度从前端均匀过渡到后端,当第一加强筋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所述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和轴套,车壳配件与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轴套配合连接,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和加强结构,所述边缘板设置在车壳配件与转轴的轴向垂直的轴面,所述边缘板与轴套卡紧配合,所述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车包括左车体和右车体,以及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的转轴,所述左车体或右车体包括车壳配件和轴套,车壳配件与轴套卡紧配合固定,所述车壳配件设置在左车体或右车体的外表面,所述转轴与轴套配合连接,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边缘板和加强结构,所述边缘板设置在车壳配件与转轴的轴向垂直的轴面,所述边缘板与轴套卡紧配合,所述加强结构与边缘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筋,所述边缘板包括内侧面,所述内侧面为沿转轴轴向与轴套卡紧的一面,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所述轴套包括第一半圆柱体和第二半圆柱体,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设置在轴套靠近边缘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位于第二半圆柱体轴向方向上的外侧,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都为扇形,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同轴,所述第一半圆柱体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一半圆柱体之间形成一台阶面,所述边缘板包括与边缘板的内侧面相邻的端面,所述端面垂直于转轴的轴向与轴套配合,所述轴套与所述车壳配件配合时,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边缘板的端面配合,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嵌入所述车壳配件内,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外侧面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接触,所述边缘板的高度与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之差大于所述第一半圆柱体和所述第二半圆柱体的半径之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内层加强筋,所述车壳配件包括转轴配合面,所述转轴配合面设置在所述轴套的外侧与所述边缘板垂直,所述内层加强筋设置在转轴配合面的内表面,所述内层加强筋与所述边缘板平行,所述内层加强筋与所述边缘板之间有间隔,所述第二半圆柱体嵌入所述内层加强筋与边缘板之间的间隔内,所述内层加强筋与加强筋相连,所述内层加强筋通过加强筋与边缘板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衡车的车壳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第二加强筋的各个外表面都为平面,所述第一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二加强筋一端与所述边缘板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层加强筋相连,所述第一加强筋和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有距离,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领航致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