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0030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主体,所述驱动机构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防缠绕套,且防缠绕套的一侧外表面远离驱动机构主体的一侧设有小号转轮,所述防缠绕套的内表面中心活动安装有转动杆,且防缠绕套的内表面靠近转动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衔接转轴,所述防缠绕套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垫。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设有防缠绕套、冷却风扇与防撞弹簧,当转动杆旋转时,防缠绕套会很好的将其转动杆进行包裹,可以对其机器人底座驱动进行保护,当运行时间过长时冷却风扇能很好的进行散热,当防撞弹簧碰触到物体时能很好的减震防撞,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机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即用于机器人底座使用的一种驱动机构,常用于机器人组装。随着对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的不断重视与投入,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很好地改进,能够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但现有的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相信未来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以满足使用时的不同需求;现有的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当转动杆旋转时常常会卷入线绳等材料,对其机器人底座驱动进行损坏,当运行时间过长时,不能很好的进行散热,当碰触到物体时不能很好的减震防撞,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主体,所述驱动机构主体的前端外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防缠绕套,且防缠绕套的一侧外表面远离驱动机构主体的一侧设有小号转轮,所述防缠绕套的内表面中心活动安装有转动杆,且防缠绕套的内表面靠近转动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衔接转轴,所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防缠绕套(2),且防缠绕套(2)的一侧外表面远离驱动机构主体(1)的一侧设有小号转轮(3),所述防缠绕套(2)的内表面中心活动安装有转动杆(5),且防缠绕套(2)的内表面靠近转动杆(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衔接转轴(4),所述防缠绕套(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垫(6),且小号转轮(3)的一侧外表面设有凹槽(7),所述驱动机构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大号转轮(8),且驱动机构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槽(9),所述衔接槽(9)的内表面中心设有嵌入块(10),且嵌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底座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一侧活动安装有防缠绕套(2),且防缠绕套(2)的一侧外表面远离驱动机构主体(1)的一侧设有小号转轮(3),所述防缠绕套(2)的内表面中心活动安装有转动杆(5),且防缠绕套(2)的内表面靠近转动杆(5)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衔接转轴(4),所述防缠绕套(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垫(6),且小号转轮(3)的一侧外表面设有凹槽(7),所述驱动机构主体(1)的前端外表面另一侧活动安装有大号转轮(8),且驱动机构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衔接槽(9),所述衔接槽(9)的内表面中心设有嵌入块(10),且嵌入块(10)的一侧外表面远离衔接槽(9)的一侧活动安装有防撞弹簧(11),所述驱动机构主体(1)的内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锂电池(12),且锂电池(12)的一侧外表面活动安装有冷却风扇(13),所述驱动机构主体(1)的内表面靠近锂电池(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4),且驱动机构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浩吴丹阳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越泽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