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领域,特别涉及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圆柱形过滤芯的装配中,在圆柱形过滤芯两端,需加盖以完成装配。一般通过人工装配虽然可以实现,但人工作业时不仅难以掌握加盖的力度、加盖的精确度,也无法保证每一次加盖的实施是相同的,因此产生不少报废品。而且人工作业可能出现因上道工序不及时,下一道工序只能等待的情形。在过滤芯的实际加工生产中,如能进行装配流水线作业,不仅能够精细化生产,还能消除不必要的浪费。针对过滤芯自动装配系统的实践操作中,如何使芯体和盖体依次下料、如何将芯体与盖体分别对应并装配在一起是过滤芯自动装配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对过滤芯进行全自动加盖,彻底解放人力劳动,且能够对每个芯体和对应的盖体进行依次装配,并能使盖体固定在芯体上,节约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包括圆环柱形的芯体和与所述芯体两端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为圆环形,所述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还包括一芯体定位机构、所述芯体定 ...
【技术保护点】
1.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包括圆环柱形的芯体和与所述芯体两端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为圆环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芯体定位机构、所述芯体定位机构在横向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盖体装配机构;所述芯体定位机构包括传送台、第一抓手、芯体定位座,所述传送台在纵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所述芯体定位座,所述芯体定位座底部在纵向方向上连接第一导轨,在传送台和芯体定位座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抓手,所述芯体在起始位置时位于所述传送台表面,所述第一抓手与所述芯体在起始位置配合并将所述芯体送至第一位置,所述芯体定位座与所述芯体在第一位置配合并将所述芯体送至第二位置;所述盖体装配机构包括置盖柱、限位片、第二抓手、加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包括圆环柱形的芯体和与所述芯体两端配合的盖体,所述盖体为圆环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芯体定位机构、所述芯体定位机构在横向方向的两侧各设有一盖体装配机构;所述芯体定位机构包括传送台、第一抓手、芯体定位座,所述传送台在纵向方向的一侧设置所述芯体定位座,所述芯体定位座底部在纵向方向上连接第一导轨,在传送台和芯体定位座的上方设置所述第一抓手,所述芯体在起始位置时位于所述传送台表面,所述第一抓手与所述芯体在起始位置配合并将所述芯体送至第一位置,所述芯体定位座与所述芯体在第一位置配合并将所述芯体送至第二位置;所述盖体装配机构包括置盖柱、限位片、第二抓手、加热器,所述置盖柱与地面垂直,所述盖体中贯穿所述置盖柱并与置盖柱相对运动,在所述置盖柱下方设置所述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作靠近或远离盖体的运动,当所述限位片靠近盖体时限位片与盖体下表面接触,当所述限位片远离盖体时限位片与盖体分离,所述第二抓手位于所述置盖柱下方并与所述盖体配合,第二抓手通过一第二导轨作靠近或远离加热器的运动;所述加热器后端连接一汽缸,所述汽缸使加热器作靠近或远离芯体定位机构的运动,所述加热器前端与所述盖体形状配合,当所述芯体定位座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加热器与所述芯体定位座位于同一直线,此时加热器靠近芯体定位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片包括上片和下片,所述上片与下片交错地向所述置盖柱作靠近或远离的相对运动,当所述盖体置于置盖柱上时,上片与下片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盖体之间的距离,当所述上片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接触时,所述下片与盖体分离,所述下片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接触时,所述上片与盖体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抓手包括内爪和外爪,所述内爪具有旋转机制,所述内爪与所述盖体的内周配合,所述外爪与所述盖体的外周配合,所述外爪连接第二导轨,所述外爪在所述第二导轨上作靠近或远离所述加热器的往复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轨包括横向滑轨、横向滑块、纵向滑轨和纵向滑块,所述纵向滑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导轨平行,纵向滑轨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器位置对应、另一端与所述内爪位置对应;所述横向滑轨的方向与纵向滑轨垂直,在横向滑轨上设置横向滑块且横向滑块与横向滑轨相对运动,横向滑块设置在外爪底部,在横向滑轨上还固设纵向滑块,纵向滑块设置在纵向滑轨上并与纵向滑轨相对运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芯自动加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上设有加热芯,当所述加热器与所述芯体定位座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国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