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765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6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它可以随身携带、不怕挤压、少占空间并适用于目前市面上各种茶,无论是原片茶叶、条状炒茶叶、大颗粒茶球还是小颗粒茶、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骨架、内层滤网,所述外层骨架、内层滤网均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且均为互相适应的边角为弧形的长方体,所述外层骨架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0.5‑1.5mm、孔径0.5‑1.5mm,所述内层滤网孔径75μm‑180μm,所述内层滤网固定于外层骨架内壁。

A portable tea filt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具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全球各地饮茶已成风尚,在某些地区甚至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茶叶种类也日益繁多,已经不限于叶片状,经深加工的便于快速冲泡的颗粒状茶叶,及自身本来就是颗粒状的如大麦茶等也已经不鲜见,越来越多了。不仅如此,市面上已经出现了粉茶。所谓粉茶,即利用研磨技术,如利用粉碎机将传统茶叶研磨成茶粉,其粒度根据需要有80目-200目,对应粒径为180μm-75μm,为抹茶粒径的25-60倍大。有部分业者可将粉茶研磨至300目-400目,粒径50μm-40μm,是抹茶平均粒径的13-16倍。目前,市面上的传统茶包是通过一个绳子下边挂一个无纺纸的茶包,茶包内封装碎茶,喝茶时将茶包放在杯子里,冲泡开水,放置稍许时间即可饮用。此外,也出现一些以食品级不锈钢为材质的茶包,用以冲泡大粒径茶球、条状茶叶或原片茶叶,一般为单层球状,或为美观趣味性而设计为海豚或小海龟等。但此类物件有很大局限性。为保证过滤功能,此类茶包所用丝网通常都很细,刚性不足,不便于携带。比如放置于公文包或女士坤包内,经受挤压很容易就会发生变形。至于海豚、小海龟等特殊外观设计的,其异形特性就更容易损坏,或损失便携性能。经常需要出门、活动场所复杂的爱茶人士通常会自带大包茶叶,如再有一方便携带、适用于各类茶的过滤茶包,将是人生幸事,亦是乐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它可以随身携带、不怕挤压、少占空间并适用于目前市面上各种茶,无论是原片茶叶、条状炒茶叶、大颗粒茶球还是小颗粒茶、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骨架、内层滤网,所述外层骨架、内层滤网均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且均为互相适应的边角为弧形的长方体,所述外层骨架厚度和宽度均不小于0.5-1.5mm、孔径0.5-1.5mm,所述内层滤网孔径75μm-180μm,所述内层滤网固定于外层骨架内壁。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所有表面均镀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侧壁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层骨架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层滤网示意图。1-外层骨架,2-外层骨架的孔眼,3-内层滤网,4-内层滤网的孔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它可以随身携带、不怕挤压、少占空间并适用于目前市面上各种茶,无论是原片茶叶、条状炒茶叶、大颗粒茶球还是小颗粒茶、粉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骨架1、内层滤网3,所述外层骨架1、内层滤网3均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且均为互相适应的边角为弧形的长方体,所述外层骨架1厚度和宽度1.0mm、孔径(外层骨架的孔眼2直径)1.0mm,所述内层滤网3孔径(内层滤网的孔眼4直径)120μm,所述内层滤网固定于外层骨架内壁。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所有表面均镀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骨架、内层滤网,所述外层骨架、内层滤网均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且均为互相适应的边角为弧形的长方体,所述外层骨架厚度和宽度0.5‑1.5mm、孔径0.5‑1.5mm,所述内层滤网孔径75μm‑180μm,所述内层滤网固定于外层骨架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泡茶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骨架、内层滤网,所述外层骨架、内层滤网均为食品级不锈钢材质,且均为互相适应的边角为弧形的长方体,所述外层骨架厚度和宽度0.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国能过滤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