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985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设备,适于将第一部件组装到第二部件上。组装模块包括主体部和引导部。在主体部上形成有用于容纳和定位第二部件的容纳室,在主体部的侧壁上形成有与容纳室连通的定位槽,用于容纳和定位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引导部的宽度从其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适于逐渐向外扩张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能够沿引导部平滑地滑动到主体部的侧壁上,并沿主体部的侧壁滑动到定位槽中。当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滑动到定位槽中时,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夹持在第二部件的侧壁上,并且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装配到第一部件的装配孔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装设备结构非常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装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将具有一对弹性腿部的第一部件组装至第二部件上的组装设备。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有时需要将具有一对弹性腿部的第一部件组装至第二部件上。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上端相互连接,下端相互分离。在第一部件的每个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在第二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装配到装配孔中的凸起部。在组装之前,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部件的一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或称为宽度)。因此,需要采用扩张工具向外扩张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使得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稍大于第二部件的一对侧壁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移动到第二部件上,直至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上的装配孔与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对齐。最后,松开扩张工具,使得第二部件被夹持在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之间,同时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被装配到第一部件上的装配孔中,这样,就完成了将第一部件装配到第二部件上的装配工作。在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采用专用的扩张工具,这导致装配设备和装配过程都比较复杂,增加了装配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组装设备,其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将第一部件组装至第二部件上,降低了装配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组装设备,适于将第一部件组装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一对弹性腿部,所述一对弹性腿部的上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装配到所述装配孔中的凸起部。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组装模块;所述组装模块包括: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和定位所述第二部件的容纳室,在所述主体部的一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容纳室连通的定位槽,所述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适于被容纳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和引导部,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和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后端,所述引导部的宽度从其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适于逐渐向外扩张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能够沿所述引导部平滑地滑动到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并沿所述主体部的侧壁滑动到所述定位槽中。当所述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滑动到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夹持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装配到所述第一部件的装配孔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引导部呈三角形,具有一对倾斜的光滑引导面,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适于分别沿所述引导部的一对倾斜的光滑引导面从前向后滑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当所述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被容纳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上的装配孔与所述定位在所述容纳室中的第二部件的侧壁上的凸起部对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呈圆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多个所述组装模块,适于将多个所述第一部件分别组装到多个所述第二部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组装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装载模块,所述第一部件适于被预先装载在所述装载模块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装载模块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第一部件适于被预先容纳在所述容纳槽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被扩张之前,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稍小于所述第二部件的一对侧壁之间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组装模块的主体部的一对侧壁之间的宽度稍大于所述第二部件的一对侧壁之间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组装模块的引导部的前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在被扩张之前的距离;所述组装模块的引导部的后端的宽度等于所述主体部的一对侧壁之间的宽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组装设备为一体形成件。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组装设备结构非常简单,能够方便地将第一部件组装至第二部件上,降低了装配成本。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附图说明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组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部件被预先装载在组装设备的装载模块上,第二部件被定位在组装设备的组装模块上;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组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部件被从装载模块中取出,并朝组装模块移动;图3显示第一部件沿引导部平滑地向主体部滑动的示意图;和图4显示第一部件滑动到主体部的侧壁上的定位槽中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进行解释,而不应当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限制。另外,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为便于解释,阐述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提供对本披露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明显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被实施。在其他情况下,公知的结构和装置以图示的方式体现以简化附图。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总体技术构思,提供一种组装设备,适于将第一部件组装到第二部件上,所述第一部件具有一对弹性腿部,所述一对弹性腿部的上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装配到所述装配孔中的凸起部。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组装模块;所述组装模块包括: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和定位所述第二部件的容纳室,在所述主体部的一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容纳室连通的定位槽,所述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适于被容纳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中;和引导部,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的前端和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后端,所述引导部的宽度从其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适于逐渐向外扩张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的下端部能够沿所述引导部平滑地滑动到所述主体部的侧壁上,并沿所述主体部的侧壁滑动到所述定位槽中。当所述第一部件的弹性腿部的下端部滑动到所述定位槽中时,所述第一部件的一对弹性腿部夹持在所述第二部件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装配到所述第一部件的装配孔中。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组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部件10被预先装载在组装设备的装载模块200上,第二部件20被定位在组装设备的组装模块300上。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组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第一部件10被从装载模块200中取出,并朝组装模块300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组装设备适于将第一部件10组装到第二部件20上。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部件10具有一对弹性腿部11,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上端相互连接,每个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13,在第二部件20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装配到装配孔13中的凸起部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该组装设备主要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装设备,适于将第一部件(10)组装到第二部件(20)上,所述第一部件(10)具有一对弹性腿部(11),所述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上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13),在所述第二部件(20)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装配到所述装配孔(13)中的凸起部(2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基座(100)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组装模块(300);所述组装模块(300)包括:主体部(320),在所述主体部(320)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和定位所述第二部件(20)的容纳室(301),在所述主体部(320)的一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容纳室(301)连通的定位槽(302),所述第一部件(10)的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适于被容纳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302)中;和引导部(310),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320)的前端和连接至所述主体部(320)的后端,所述引导部(310)的宽度从其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适于逐渐向外扩张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能够沿所述引导部(310)平滑地滑动到所述主体部(320)的侧壁上,并沿所述主体部(320)的侧壁滑动到所述定位槽(302)中,当所述第一部件(10)的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滑动到所述定位槽(302)中时,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夹持在所述第二部件(20)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部件(20)上的凸起部(23)装配到所述第一部件(10)的装配孔(1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设备,适于将第一部件(10)组装到第二部件(20)上,所述第一部件(10)具有一对弹性腿部(11),所述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上端相互连接,每个所述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上形成有一个装配孔(13),在所述第二部件(20)的侧壁上形成有适于装配到所述装配孔(13)中的凸起部(23),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设备包括基座(100)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00)上的组装模块(300);所述组装模块(300)包括:主体部(320),在所述主体部(320)上形成有适于容纳和定位所述第二部件(20)的容纳室(301),在所述主体部(320)的一对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所述容纳室(301)连通的定位槽(302),所述第一部件(10)的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适于被容纳和定位在所述定位槽(302)中;和引导部(310),具有远离所述主体部(320)的前端和连接至所述主体部(320)的后端,所述引导部(310)的宽度从其前端向后端逐渐增大,适于逐渐向外扩张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之间的距离,使得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能够沿所述引导部(310)平滑地滑动到所述主体部(320)的侧壁上,并沿所述主体部(320)的侧壁滑动到所述定位槽(302)中,当所述第一部件(10)的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滑动到所述定位槽(302)中时,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夹持在所述第二部件(20)的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部件(20)上的凸起部(23)装配到所述第一部件(10)的装配孔(13)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310)呈三角形,具有一对倾斜的光滑引导面,所述第一部件(10)的一对弹性腿部(11)的下端部(12)适于分别沿所述引导部(310)的一对倾斜的光滑引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张丹丹胡绿海鲁異周会友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泰连公司苏州瀚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