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曲轴后端轴颈表面硬度提升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发动机曲轴后端轴颈表面硬度提升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曲轴是发动机中核心零件之一,发动机工作时曲轴所受到的力相当复杂,主要承受反复弯曲和扭转负荷以及在高速旋转下承受强烈的摩擦,为了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达到良好使用性能,曲轴机加工时必须对轴颈进行强化处理。目前曲轴加工中最常用的强化方式有:氮化、圆角滚压、感应淬火即圆角淬火和轴颈淬火及复合强化,如圆角滚压结合轴颈淬火,而大部分发动机曲轴与油封接触摩擦的前端及后端轴颈只是在毛坯阶段有调质、抛丸处理外,机加工阶段不再进行表面强化,只有小部分要求对曲轴前端及后端轴颈油封部位进行表面淬火强化。如果机加工阶段不对曲轴油封部位表面进行强化,由于硬度不高油封部位容易磨损,而曲轴对油封部位采用中频感应淬火又存在工艺难度大、不容易控制淬火层、耗能大且球铁曲轴不适用等缺点。表面滚压强化技术是近年来广泛研究应用的一种提高零件表面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机械手段对金属表面加压,使金属表面产生加工硬化以提高零件的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滚压强化工艺简单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曲轴后端轴颈表面硬度提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不需要精车后端轴承孔的曲轴后端表面硬度提升工艺,包括:(1‑1)车铣曲轴毛坯两端面并在毛坯两端面钻出中心孔;(1‑2)用数控车床车后端大头外圆,车后端大头外圆时预留的加工余量为0.45‑0.65mm、要求粗糙度为Ra6.3‑Ra1.6μm;(1‑3)进行主轴颈、连杆颈、油孔正常加工、并对主轴及连杆颈进行轴颈淬火及圆角滚压或其他强化方式强化;(1‑4)用普通车床车后端大头孔,要求采用普通中心架或者液压自定心中心架夹持后端油封部位轴颈外圆,在加工后端大头孔的过程中利用中心架支撑轴承对轴颈施加压力进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曲轴后端轴颈表面硬度提升的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不需要精车后端轴承孔的曲轴后端表面硬度提升工艺,包括:(1-1)车铣曲轴毛坯两端面并在毛坯两端面钻出中心孔;(1-2)用数控车床车后端大头外圆,车后端大头外圆时预留的加工余量为0.45-0.65mm、要求粗糙度为Ra6.3-Ra1.6μm;(1-3)进行主轴颈、连杆颈、油孔正常加工、并对主轴及连杆颈进行轴颈淬火及圆角滚压或其他强化方式强化;(1-4)用普通车床车后端大头孔,要求采用普通中心架或者液压自定心中心架夹持后端油封部位轴颈外圆,在加工后端大头孔的过程中利用中心架支撑轴承对轴颈施加压力进行滚压强化达到提升曲轴后端表面硬度,车及钻的转速在120-400r/min,保证滚压圈数大于400r;(1-5)正常加工前端螺纹孔、后端法兰孔、键槽;(1-6)对曲轴进行精磨全部轴颈、动平衡、探伤、抛光精加工至成品;2)对需要精车后端轴承孔的曲轴后端表面硬度提升工艺,包括:(2-1)车铣曲轴毛坯两端面并在毛坯两端面钻出中心孔;(2-2)粗车后端大头外圆;(2-3)进行主轴颈、连杆颈正常加工及钻油孔;(2-4)用数控车床精车后端大头及凸台,精车后端大头外圆时预留加工余量为0.5-0.6mm,要求粗糙度为Ra12.5-Ra6.3μm(2-5)用普通车床车后端大头孔,要求采用普通中心架夹持后端油封部位轴颈外圆、或者在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学文,夏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福达曲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