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厚板连铸坯的热送热装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厚板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中厚板连铸坯的热送热装工艺。
技术介绍
钢铁生产技术里,热送热装技术可以减少坯料再加热过程的能源消耗,简化生产流程和提高生产节奏,减少坯料库存厂房面积和劳动力投入,因而热送热装技术可以显著降低生产成本。然而对某些钢种,尤其是含Ti、Nb的微合金钢,连铸坯采用热送热装工艺后,在粗轧过程中容易发生表面星裂问题。有研究表明,表面温度在两相区进行热送热装时,经奥氏体化加热后,容易导致铸坯表面金属中奥氏体晶界处仍存在先共析铁素体膜(也称仿晶界铁素体),并且伴随着碳氮化物等第二相的析出,降低了结合界面的热塑性,轧制过程中裂纹容易在这些区域形成并扩展。根据实践经验,中厚板连铸坯在轧制压缩比至1.5~2.5时,表面开始出现星裂,裂纹深度一般距表面1~2mm以内。由厚轧件轧制时表面金属的流动规律,推断星裂产生的薄弱区域大致在连铸坯表面2~8mm范围内,此区域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连铸坯激冷层细小等轴晶向中间层粗大柱状晶的过渡。为实现连铸坯的热送热装,中国专利CN102228968B提出在连铸机辊道上对连铸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厚板连铸坯的热送热装工艺,连铸坯厚度180~300mm,宽度1870~2280mm,其特征在于关键工序步骤包括:1)连铸:采用直弧型连铸机,提高浇钢温度,控制过热度为20~40℃;降低结晶器冷却强度,控制结晶器冷却进出水温差为4~6℃;控制二冷比水量为0.6~0.8L/kg;采用动态轻压下和电磁搅拌改善中心偏析,轻压下量为3%~5%,搅拌电流为450~500A,搅拌频率为5~6Hz;2)热送热装:进加热炉时连铸坯表面温度为400~900℃;3)加热:采用步进梁式加热炉,预热段炉膛温度≥900℃,连铸坯出炉心部温度≥1200℃,在炉时间≥5h;控制炉内空气过剩系数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厚板连铸坯的热送热装工艺,连铸坯厚度180~300mm,宽度1870~2280mm,其特征在于关键工序步骤包括:1)连铸:采用直弧型连铸机,提高浇钢温度,控制过热度为20~40℃;降低结晶器冷却强度,控制结晶器冷却进出水温差为4~6℃;控制二冷比水量为0.6~0.8L/kg;采用动态轻压下和电磁搅拌改善中心偏析,轻压下量为3%~5%,搅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宁琦,郑生斌,罗登,蒋凌枫,何航,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