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解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947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该活性焦解析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以及与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解析气出口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反应腔内,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而导致换热系数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焦解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对工业烟气中的硫进行回收利用,一般采用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即先利用粉状活性焦吸附烟气中的S02,之后再对活性焦进行解析再生。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大都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该结构存在换热系数小,换热装置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而导致换热系数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以及与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解析气出口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反应腔内,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进一步地,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介质通道、加热通道和解析气通道,换热介质通道用于通入换热介质,加热通道用于加热活性焦,解析气通道用于收集加热通道内的活性焦解析出的解析气,加热通道位于换热介质通道内,解析气通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加热通道内。进一步地,解析气通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通加热通道和解析气通道。进一步地,连通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加热通道连通,第二端与解析气通道连通,连通孔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与加热通道内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夹角在90度至180度之间。进一步地,进料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进料口与加热通道连通,第一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第一出料口与加热通道连通,解析气出口靠近进料口设置,解析气出口与解析气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活性焦解析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设置在第一出料口处,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第一出料口的出料。进一步地,壳体还具有:第一出料腔,位于反应腔与第一出料口之间,第一出料腔与第一出料口连通,第一出料腔用于储存解析后的再生活性焦。进一步地,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换热介质进口与换热介质通道连通,换热介质进口用于向换热介质通道内通入换热介质,换热介质出口用于排出换热后的换热介质。进一步地,换热介质进口和换热介质出口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两侧,且换热介质出口设置在换热介质进口的上方。进一步地,活性焦解析装置还包括:风机,设置在解析气出口处。进一步地,活性焦解析装置还包括:第二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第二出料口位于解析气通道的远离解析气出口的一侧,第二出料口与解析气通道连通,第二出料口用于排出解析气通道内的活性焦。进一步地,解析气通道的底面朝向第二出料口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活性焦解析装置还包括:第二调节阀,设置在第二出料口处,第二调节阀用于调节第二出料口处的出料。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活性焦解析装置的反应腔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器,通过该板式换热器能够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系数高,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占用体积小,且成本低。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活性焦解析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而导致换热系数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焦解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焦解析装置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4示出了图2中B-B处的剖面图;图5示出了图2中C-C处的剖面图;图6示出了图5中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进料口;20、解析气出口;31、换热介质通道;311、换热介质进口;312、换热介质出口;32、加热通道;33、解析气通道;40、第一调节阀;50、第一出料腔;60、第二出料腔;70、第二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该活性焦解析装置包括:壳体和板式换热器。其中,壳体具有进料口10、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20以及与进料口10、第一出料口和解析气出口20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反应腔内,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焦解析装置,该活性焦解析装置的反应腔内设置有板式换热器,通过该板式换热器能够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板式换热器的换热系数高,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大,换热效率高,占用体积小,且成本低。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活性焦解析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而导致换热系数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介质通道31、加热通道32和解析气通道33。换热介质通道31用于通入换热介质,加热通道32用于加热活性焦,解析气通道33用于收集加热通道32内的活性焦解析出的解析气,本实施例中的解析气主要为S02气体。加热通道32位于换热介质通道31内,解析气通道3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加热通道32内。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换热介质通道31、加热通道32和解析气通道33是通过隔板组成的。图3中表示的为解析气通道33的剖视图,图4中表示的为换热介质通道31的剖视图。现有技术中,大部分活性焦为颗粒状的,针对颗粒状的活性焦而言,由于颗粒与颗粒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隙,因此不需要设置额外的气体通道即可将解析气顺利送出。而针对粉状活性焦而言,由于粉状活性焦内部不具有较大的空隙,解析气不能够顺利流出。因此,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加热通道32内增设有解析气通道33,这样能够顺利将解析气从粉状活性焦中导出,提高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同时,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活性焦解析装置,由于解析气通道3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加热通道32内。这样,不但能够缩短解析气在活性焦内的流程,而且能够增大解析气的导出面积,降低了活性焦内解析气的压力,能够防止解析气喷发,更有利于解析气导出,提高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为了更顺利地导出解析气,在解析气通道33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通加热通道32和解析气通道33。为了减少进入解析气通道33的活性焦量,本实施例中的连通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加热通道32连通,第二端与解析气通道33连通,连通孔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与加热通道32内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夹角在90度至180度之间。优选的,可以将连通孔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与加热通道32内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夹角设置在135度至180度之间。这样,由于活性焦的单位质量相对于S02气体而言较重,在重力作用下,将会阻碍粉状活性焦通过该连通孔进入到解析气通道33内。具体的,可以根据粉状活性焦的直径和解析气量来确定连通孔的孔径、孔间距以及排布方式,这样以更好地将解析气导出,同时避免解析气夹带有较多的活性焦。具体的,进料口10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进料口10与加热通道3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10)、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20)以及与所述进料口(10)、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解析气出口(20)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10)、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20)以及与所述进料口(10)、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解析气出口(20)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介质通道(31)、加热通道(32)和解析气通道(33),所述换热介质通道(31)用于通入换热介质,所述加热通道(32)用于加热所述活性焦,所述解析气通道(33)用于收集所述加热通道(32)内的活性焦解析出的解析气,所述加热通道(32)位于所述换热介质通道(31)内,所述解析气通道(3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加热通道(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气通道(33)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加热通道(32)和所述解析气通道(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加热通道(32)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解析气通道(33)连通,所述连通孔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与所述加热通道(32)内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夹角在90度至180度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进料口(10)与所述加热通道(32)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加热通道(32)连通,所述解析气出口(20)靠近所述进料口(10)设置,所述解析气出口(20)与所述解析气通道(3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焦解析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才马丽群杨超玉赵剑张广军王虎陈强杨春振马鸿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