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焦解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947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该活性焦解析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以及与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解析气出口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反应腔内,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而导致换热系数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焦解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焦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对工业烟气中的硫进行回收利用,一般采用活性焦烟气脱硫技术,即先利用粉状活性焦吸附烟气中的S02,之后再对活性焦进行解析再生。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大都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该结构存在换热系数小,换热装置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活性焦解析装置采用管壳式换热结构而导致换热系数小、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以及与进料口、第一出料口和解析气出口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反应腔内,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进一步地,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介质通道、加热通道和解析气通道,换热介质通道用于通入换热介质,加热通道用于加热活性焦,解析气通道用于收集加热通道内的活性焦解析出的解析气,加热通道位于换热介质通道内,解析气通道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加热通道内。进一步地,解析气通道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孔,连通孔用于连通加热通道和解析气通道。进一步地,连通孔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10)、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20)以及与所述进料口(10)、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解析气出口(20)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进料口(10)、第一出料口、解析气出口(20)以及与所述进料口(10)、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解析气出口(20)相连通的反应腔;板式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板式换热器用于加热活性焦以解析出解析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包括:换热介质通道(31)、加热通道(32)和解析气通道(33),所述换热介质通道(31)用于通入换热介质,所述加热通道(32)用于加热所述活性焦,所述解析气通道(33)用于收集所述加热通道(32)内的活性焦解析出的解析气,所述加热通道(32)位于所述换热介质通道(31)内,所述解析气通道(33)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加热通道(32)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气通道(33)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加热通道(32)和所述解析气通道(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加热通道(32)连通,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解析气通道(33)连通,所述连通孔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与所述加热通道(32)内介质的流动方向的夹角在90度至180度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10)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进料口(10)与所述加热通道(32)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加热通道(32)连通,所述解析气出口(20)靠近所述进料口(10)设置,所述解析气出口(20)与所述解析气通道(33)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活性焦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焦解析装置还包括:第一调节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广才马丽群杨超玉赵剑张广军王虎陈强杨春振马鸿良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节能减排有限公司山东神华山大能源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