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928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得通过姿态反馈控制维持卫星的三轴稳定姿态;建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利用轨道系角动量方程建立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并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卫星在轨的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变化计算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然后计算三轴修正增益系数;对太阳光压估计模型系数进行修正;利用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更新预测误差方差;根据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得到为太阳光压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卫星在轨的太阳光压力矩计算,并提高了太阳光压力矩计算的精度,在进行太阳光压计算时不需要考虑卫星各个表面的几何形状、光学特征等因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间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计算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本方法为卫星在轨的太阳光压力矩的在轨计算方法,精确获取太阳光压的大小是提高卫星控制精度和性能的有效手段。专利CN201310525249.X于2014年公开了一种高轨光学成像卫星的太阳光压计算方法,专利所述太阳光压反射模型包括用于表征卫星本体的立方体和用于表征卫星帆板的方板,通过计算立方体和帆板与太阳的关系,利用反射模型计算太阳光压。该方法在实施时需要对卫星立方体和帆板的各个表面光学反射系数进行精确试验测定。该专利所述方法依赖于卫星的光学几何形状的精度,和卫星表面光学反射率精度。然后,由于卫星结构复杂、表面并不平整等因素会导致试验结果与在轨的真实光学反射结果有较大误差,从而导致太阳光压计算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卫星在轨的太阳光压力矩计算,并提高了太阳光压力矩计算的精度,在进行太阳光压计算时不需要考虑卫星各个表面的几何形状、光学特征等因素。本专利技术利用卫星用于进行姿态控制的动量装置对太阳光压进行实时的在线估计,从而达到太阳光压计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卫星上布置三轴动量装置,使得通过姿态反馈控制维持卫星的三轴稳定姿态;(2)建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中太阳光压力矩是卫星地方时角的级数表示;(3)利用轨道系角动量方程建立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并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4)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卫星在轨的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变化计算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5)根据步骤(2)中的太阳光压估计模型得到卫星地方时角和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然后计算三轴修正增益系数;(6)利用步骤(4)中的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和太阳光压估计值对太阳光压估计模型系数进行修正;(7)利用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φk更新预测误差方差;(8)每间隔Δt时间,重复步骤(4)~步骤(7),得到时间系列下的太阳光压系数系列,根据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得到为太阳光压系数。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1)中,在卫星保持三轴姿态稳定的条件下卫星的姿态变化率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2)中,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为:φ=[1cos(θs)cos(2θs)cos(3θs)cos(4θs)sin(θs)sin(2θs)sin(3θs)sin(4θs)]αx=[αx0αx1ax2αx3ax4bx1bx2bx3bx4]Tαy=[αy0αy1ay2αy3ay4by1by2by3by4]Tαz=[αz0αz1az2αz3az4bz1bz2bz3bz4]T其中,表示太阳光压力矩估计值,θs表示卫星地方时角,αx,αy,αz为需要辨识的光压力矩模型系数矩阵,φ表示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3)中,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为:其中,Hx,Hy,Hz为步骤(1)所述的动量装置合成的角动量在轨道系中的描述,ωo为轨道角速度,Tx为x轴太阳光压力矩,Ty为y轴太阳光压力矩,Tz为z轴太阳光压力矩。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3)中,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后整理得:其中,Δt为角动量采集时间间隔Δt=tk-tk-1,ωo为轨道角速度,表示tk时刻的三轴太阳光压力矩,表示tk-1时刻动量装置合成的三轴角动量,表示tk时刻动量装置合成的三轴角动量,i=x,y,z。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4)中,利用tk-1,tk时刻的角动量变化计算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5)中,三轴修正增益系数的公式如下:其中,i=x,y,z,表示tk时刻的最小二乘法的预测误差方差,表示tk时刻的测量噪声方差,Ki表示三轴修正增益系数。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6)中,利用步骤(4)中的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和太阳光压估计值对太阳光压估计模型系数进行修正包括:利用tk-1时刻系数和tk时刻的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φk计算tk时刻太阳光压估计值利用实际值与估计值误差计算tk时刻的系数其中,tk时刻太阳光压估计值的公式如下:tk时刻的系数的公式如下:其中,表示tk时刻的ax,ay,az;表示tk时刻的太阳光压力矩估计值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7)中,利用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φk更新预测误差方差通过如下公式实现:上述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中,在步骤(8)中,每间隔Δt时间,重复步骤(4)~步骤(7),得到时间系列下的太阳光压系数系列,根据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得到为太阳光压系数包括:每间隔Δt时间,重复步骤(4)~步骤(7),得到时间系列t0,t1...tk,tk+1...tn下的n+1个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当n→∞时,的稳态数值即为太阳光压系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系统,包括:第一模块,用于在卫星上布置三轴动量装置,使得通过姿态反馈控制维持卫星的三轴稳定姿态;第二模块,用于建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中太阳光压力矩是卫星地方时角的级数表示;第三模块,用于利用轨道系角动量方程建立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并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第四模块,用于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卫星在轨的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变化计算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第五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模块中的太阳光压估计模型得到卫星地方时角和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然后计算三轴修正增益系数;第六模块,用于利用第上模块中的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和太阳光压估计值对太阳光压估计模型系数进行修正;第七模块,用于利用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φk更新预测误差方差;第八模块,用于得到时间系列下的太阳光压系数系列,根据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得到为太阳光压系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一个或多个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具体知道卫星的外形尺寸、表面光学特性等参数。本方法只需要利用卫星用于进行姿态控制的三轴动量交换装置通过稳定的姿态控制,让动量装置吸收太阳光压力矩,然后通过动量装置的变化规律实时辨识计算太阳光压。本方法是一种递推的算法,当递推稳定后即可获得太阳光压的大小,并且随着太阳季节的变化、太阳照射方向变化等因素本算法会依据在轨进行连续实时调整,这是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不能做到的,因而能够获得连续的较高的太阳光压力矩精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基于实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卫星上布置三轴动量装置,使得通过姿态反馈控制维持卫星的三轴稳定姿态;(2)建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中太阳光压力矩是卫星地方时角的级数表示;(3)利用轨道系角动量方程建立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并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4)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卫星在轨的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变化计算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5)根据步骤(2)中的太阳光压估计模型得到卫星地方时角和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然后计算三轴修正增益系数;(6)利用步骤(4)中的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和太阳光压估计值对太阳光压估计模型系数进行修正;(7)利用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更新预测误差方差;(8)每间隔Δt时间,重复步骤(4)~步骤(7),得到时间系列下的太阳光压系数系列,根据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得到为太阳光压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卫星上布置三轴动量装置,使得通过姿态反馈控制维持卫星的三轴稳定姿态;(2)建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中太阳光压力矩是卫星地方时角的级数表示;(3)利用轨道系角动量方程建立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并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4)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采集卫星在轨的角动量,根据角动量变化计算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5)根据步骤(2)中的太阳光压估计模型得到卫星地方时角和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然后计算三轴修正增益系数;(6)利用步骤(4)中的在轨实际太阳光压力矩和太阳光压估计值对太阳光压估计模型系数进行修正;(7)利用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更新预测误差方差;(8)每间隔Δt时间,重复步骤(4)~步骤(7),得到时间系列下的太阳光压系数系列,根据太阳光压系数系列得到为太阳光压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卫星保持三轴姿态稳定的条件下卫星的姿态变化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太阳光压力矩估计模型为:φ=[1cos(θs)cos(2θs)cos(3θs)cos(4θs)sin(θs)sin(2θs)sin(3θs)sin(4θs)]αx=[αx0αx1ax2αx3ax4bx1bx2bx3bx4]Tαy=[αy0αy1ay2αy3ay4by1by2by3by4]Tαz=[αz0αz1az2αz3az4bz1bz2bz3bz4]T其中,表示太阳光压力矩估计值,θs表示卫星地方时角,αx,αy,αz为需要辨识的光压力矩模型系数矩阵,φ表示卫星地方时角级数系列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太阳光压力矩和角动量的动力学方程为:其中,Hx,Hy,Hz为步骤(1)所述的动量装置合成的角动量在轨道系中的描述,ωo为轨道角速度,Tx为x轴太阳光压力矩,Ty为y轴太阳光压力矩,Tz为z轴太阳光压力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实时递推太阳光压力矩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将动力学方程离散化后整理得:其中,Δt为角动量采集时间间隔Δt=tk-tk-1,ωo为轨道角速度,表示tk时刻的三轴太阳光压力矩,表示tk-1时刻动量装置合成的三轴角动量,表示tk时刻动量装置合成的三轴角动量,i=x,y,z。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波王典军曾海波汤亮武云丽沈莎莎刘江彭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