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体安全可降解的微针阵列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体安全可降解的微针阵列及其制造方法和模具。
技术介绍
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制作的微针给药作为一种新型无痛经皮给药的技术,可在皮肤上无痛地创造微米级的药物传输通道,增强皮肤对活性物质或药物,尤其是大分子药物的渗透性。因人体安全可降解微针给药技术具有的无痛、安全、易操作等优势,是未来药物经皮向体内传导实现治疗和诊断的发展方向。微针给药技术使用的微针的高度一般为50微米至1000微米之间,可穿透具有天然保护作用的皮肤角质层(通常只有10微米至20微米),但未达到神经末梢分布丰富的皮肤深层,不会产生痛觉,适合于微量活性物质、药物、基因、蛋白质或疫苗等制剂的透皮注射,将药物或活性物质释放到血液或细胞中。在实际微针使用过程中,微针必须持续受到压力贴合在皮肤表面,同时对应区域的皮肤也不能产生过大的形变,在微针最终溶解之前必须保持与皮肤的紧密贴合,此过程将持续一到两个小时不等,往往导致注入量不够,或是长期将微针胶布贴在体表导致不美观等问题,不利于患者使用。故而需要一种一次刺入后,立刻拔出,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安全可降解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在所述衬底上按预定间距排列的多个微针,每个微针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和针体,所述针头为锥形,所述针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衬底上,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针头的宽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安全可降解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和在所述衬底上按预定间距排列的多个微针,每个微针包括相互连接的针头和针体,所述针头为锥形,所述针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衬底上,所述针体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针头的宽的一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的面积在25cm2范围内,长宽比在1~20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阵列中,微针的数量为每平方厘米不超过100根,最高排数为50,每排最高50根微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宽的一端的直径在1μm~500μm之间,针头的长度在10μm~700μm之间,针头的尖端的角度≥5°且小于9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的宽的一端与所述针体的另一端的连接处的夹角大于0°且≤90°,所述针头和针体的长度和在10μm~1000μm之间;所述针体与针头宽的一端的连接处的直径小于所述针头宽的一端的直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为圆锥形,所述针体为圆柱形或者圆台形;当所述针体为圆台形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诚,戴万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