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875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抗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从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出发,通过设定超越概率,确定结构性能水准,在性能水准一定时,确定地震需求,设定了地震需求的超越概率,与设定地震的地震危险性结合,最终确定地震动输入,建立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的新方法。这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始初衷不完全一致,从“基于性能水准”出发,是从最终结果把握设计,设计主控性、目标性明显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震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Cornell,Krawinkler(2000),Moehle,Deierlein(2004)给出了性能抗震的概率地震风险分析的框架,基于全概率理论,通过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Measures,IM)、工程需求参数(EngineeringDemandParameters,EDP)、损伤指标(DamageMeasures,DM)和决策变量(MecisionVariables,DV)四个指标,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构反应分析、损伤分析及损失评估四个方面,通过条件概率相连,完成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成为下一代性能抗震设计的基准(FEMA445,2006)。下一代性能抗震设计是全概率地震危险分析设计,已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结构的不确定性、建造过程的不确定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等问题,目前还只是框架阶段,急需创新性的研究。基于概率地震风险分析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全概率地震危险分析是从地震发生的概率出发,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概率抗震能力分析,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选择地震动记录,并根据地震风险控制要求,设定所设计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S2.设定所设计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确定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S3.对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S4.将步骤S1中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输入到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中,反复调整地震动记录的大小,使得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反应峰值达到对应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得到不同性能水准下每条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选择地震动记录,并根据地震风险控制要求,设定所设计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S2.设定所设计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确定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S3.对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S4.将步骤S1中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输入到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中,反复调整地震动记录的大小,使得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反应峰值达到对应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得到不同性能水准下每条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S5.建立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即计算得到不同性能水准时的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S6.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确定相应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的确定值,根据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的确定值,确定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S7.计算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S31.根据所设计结构,计算不同模态振型下结构周期、模态振型和模态参与系数;S32.对于任意反应量,计算不同模态振型的贡献系数,设定贡献阈值ε,求解需要模态振型的个数;S33.以第一结构周期为标准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为基础合成结构抗震响应效应;S34.令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