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精深加工方法及余甘子去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775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甘子精深加工方法及余甘子去核装置,旨在解决余甘子利用率低,余甘子加工品没食子酸含量低,余甘子加工去核不便的不足。该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余甘子前处理,将新鲜余甘子去核,晒干后粉碎过筛成余甘子粉或者直接打浆加水过筛成余甘子浆;b、固态培养基制备,余甘子粉或余甘子浆中加入碳源和/或氮源,混合灭菌后加入无菌水,调节含水量至20‑50%;c、灭菌,将固态培养基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d、接种发酵,灭菌冷却后接种入发酵菌种,混合均匀进行发酵;e、干燥,发酵结束后,低温干燥,获得余甘子加工品。余甘子加工制成的余甘子加工品没食子酸含量高,可实现余甘子全利用,减少了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甘子精深加工方法及余甘子去核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产品的加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余甘子精深加工方法及余甘子去核装置。
技术介绍
余甘子来源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L.)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酸、涩、凉,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作用,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等。在我国,余甘子作为民族用药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云南、广西和福建当地将余甘子作为一种食品来使用。诸多古代本草文献也记载着余甘子的各种功效,如《新修本草》记载:余甘子主风虚热气。《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余甘子主补益,强气力。《绍兴本草》记载:余甘子作果实食之,以解酒毒,《本草纲目》记载:余甘子性凉,味甘酸涩,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之功效。余甘子中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果胶质、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微量元素和黄酮类物质。维生素包括VA、VC、VB系列等。吕荣欣等发现我国余甘子果肉中Vc的含量最高可达170-470.9mg/g。余甘子中的氨基酸主要包括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6种氨基酸。刘延泽总结了余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余甘子前处理,将新鲜余甘子去核,晒干后粉碎过筛成余甘子粉或者直接打浆加水过筛成余甘子浆;b、固态培养基制备,余甘子粉或余甘子浆中加入碳源和/或氮源,混合灭菌后加入无菌水,调节含水量至20‑50%;c、灭菌,将固态培养基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d、接种发酵,灭菌冷却后接种入发酵菌种,混合均匀进行发酵;e、干燥,发酵结束后,低温干燥,获得余甘子加工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a、余甘子前处理,将新鲜余甘子去核,晒干后粉碎过筛成余甘子粉或者直接打浆加水过筛成余甘子浆;b、固态培养基制备,余甘子粉或余甘子浆中加入碳源和/或氮源,混合灭菌后加入无菌水,调节含水量至20-50%;c、灭菌,将固态培养基装入容器中进行灭菌;d、接种发酵,灭菌冷却后接种入发酵菌种,混合均匀进行发酵;e、干燥,发酵结束后,低温干燥,获得余甘子加工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碳源包括速效碳源和迟效碳源,速效碳源包括葡萄糖、蔗糖,迟效碳源包含大米粉、玉米粉;氮源包括速效氮源和迟效氮源,速效氮源包括氨基酸、酵母浸膏、蛋白胨,迟效氮源包括黄豆粉、麸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b中余甘子含量在50%以上;步骤d中碳源含量2-5%,氮源含量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c中灭菌温度121摄氏度,灭菌时间40-60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发酵菌种为米曲霉、黑曲霉、米根霉、毛霉中的一种或者其中的任意组合。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余甘子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发酵菌种为黑曲霉、米曲霉、米根霉、毛霉经过液态培养获得的液态菌种。7.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加工方法的余甘子去核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机架、送料机构、一次去核机构、二次去核机构,一次去核机构包括上导向座、上固定板、倾斜的上活动板、上刮板,上活动板可滑动安装在上导向座上,上固定板与上活动板之间连接上拉紧弹簧,上固定板与上活动板两者的端部抵接在一起,上固定板与上活动板的相对端均设有若干个半圆状的上去核槽,上固定板与上活动板上的上去核槽一一对应设置形成一排上去核孔,上固定板上靠近上去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峰陈小林陈曼玉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