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730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及食品领域。针对目前制备竹笋泡菜生产成本高,高盐高酸废水排放量大,色泽、风味不稳定,发酵不可控,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原料预处理、煮沸杀菌、发酵溶液配制、装袋、发酵等步骤的控制,尤其是添加直投式乳酸菌菌粉、植物乳杆菌360初级代谢产物制品和制备中各参数、指标的控制,可有效避免异型发酵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产生的产气变质问题,维持袋内发酵竹笋装袋后在保质期内的色泽、风味、脆度,不产生废水,且发酵完成后可直接进行售卖,不需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实现了竹笋泡菜清洁化、标准化、零排放的加工制备,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及食品领域。
技术介绍
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成的盐水浸制品,为酱腌菜的一种。传统泡菜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营养卫生、安全可靠、风味可口、利于贮存。泡菜的主要原料是各种营养丰富的新鲜时令蔬菜,其膳食纤维、水分、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钙、铁、磷等)等物质含量丰富,能满足人体需要。泡菜富含乳酸、乳酸菌素、多糖等丰富的发酵代谢产物,同时咸酸适度,味美而嫩脆。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据试验报道,多种病原菌在泡菜中不能发育,中医也证明泡菜具有健胃制痢之功效。新鲜蔬菜上所附的蛔虫卵,在密封的泡菜坛内也会因缺氧窒息死亡,因此,泡菜是一种既有营养又卫生的低盐蔬菜加工品。传统泡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即时制作、含乳酸菌活菌、不能长期保存的浅度发酵蔬菜,俗称跳水泡菜;另一类是完全深度发酵、长期保存、高酸度的老泡菜。前者主要是开胃、下饭,后者用于川菜调味。同时,传统泡菜生产多采用自然发酵工艺,即坛泡,坛泡包括了浸渍和发酵两个过程。在使用坛子发酵中,一般采用添加“老盐水”和少量食用盐,然后在厌氧的密闭环境下进行浸渍和发酵,不产生污水,香气浓郁,能够生产出风味独特的泡菜制品。但是该工艺的弊端有:(1)发酵周期相对较长,生产力低下;(2)受卫生条件、生产季节和用盐量影响,发酵易失败;(3)发酵质量不稳定,不利于工厂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生产;(4)沿用“老盐水”的传统工艺,难以实现大工业标准化生产;(5)异地生产,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6)亚硝峰形成时间长且无法控制,食用安全性差。目前大部分企业生产普遍采用高盐(盐度在15~20%)腌渍的方法,而少部分企业则采用直投式乳酸菌低盐发酵技术,来实现泡菜制作。两种方式均为适应大规模生产而采用的池泡方法,但是该池泡发酵工艺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食盐水的添加,发酵完成后形成的高盐高酸废水需要排放,增加了环境压力。对于生产厂家而言,必须对高浓度污水进行稀释、净化等处理后,才能直接排放,这为生产厂家带来极大的环保压力,同时增加了成本;(2)发酵过程中现场管理难度增加,易出现各种破坏发酵的不可控因素,致使发酵产品质量差;(3)生产成本偏高,劳动力需求巨大,很难实现机械化连续生产。在直投式发酵蔬菜的基础上,国内开展了乳酸菌纯菌种发酵和直投式乳酸菌菌种发酵的研究,国外已开始采用纯乳酸菌接种的方法生产泡菜,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泡菜传统生产工艺的革新和发展。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人们对品质口感的高要求,而各厂家也无法解决生产成本过高,环保压力巨大等问题。竹笋在全世界有1200多种,我国也有500多种,可食用的也达200多种,品种优良的仅有30多种。竹笋除了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氨基酸、矿物质外,同时还含有黄酮类物质(黄酮糖苷、黄酮化合物)、酚酸、香豆素、多糖、糖苷等等功能性物质,甚至有些竹笋还含有“生命奇效元素”硒,其价值就更高了。竹笋的消费主要在亚洲的日本和中国,竹笋品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市场选择,已经发生显著改变,由之前的以楠竹笋为主的消费市场发展到了目前以麻竹笋为主、罗汉笋为辅的市场格局。楠竹笋作为即食产品加工原料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仅在餐饮和家庭使用还有一席之地。麻竹笋的主产地在福建和广东,是目前调味笋丝和笋片的主要原料,供应全国相关企业,但从品质上说罗汉笋口感更佳,主要生产高档竹笋消费产品,产品供不应求。竹笋是消费者喜爱的食品,但目前的加工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这与竹笋的产地主要为山区和产出周期30天左右密切相关。传统的加工为干制,山民直接采收后用炭火烤干出售,质量差,无标准,现在也普遍采用。最近20~30年形成的竹笋硫磺加工技术,是目前竹笋的主要加工方法,其二氧化硫含量超过国家允许的标准10~20倍,食用超量的二氧化硫会造成人体蛋白质合成出现问题,是国家打击的对象,因为成本低、外观好、制造操作方便、贮运便捷至今仍然在使用。国家为了规范竹笋原料加工的安全性,极力推荐腌渍保鲜法和冷藏保鲜法两种制作技术方式,两种方法技术上均有缺陷,腌渍法形成大量高盐废水污染环境,冷藏保鲜法保存时间也只能延长1~2个月,总加工时间也只有3个月,无法满足企业常年生产的需求。同时因为成本高、加工时间短、使用和贮备不方便等等原因,至今仍然在艰难的推进中,无法在行业中快速推广使用。目前有关竹笋的专利相对较少,技术的提升确实比较困难。基本采用过量二氧化硫的方式保存原料和对原料进行护色保护。同时,将竹笋制成泡菜的产品也较少且都采用的是传统泡菜制法。如公开号CN104757484A“鸡汤酸笋泡菜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05661423A“一种高笋泡菜及其制备方法”。经进一步检索,公开号为CN1030514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袋装发酵泡菜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制作泡菜是用聚乙烯塑料袋做容器,将加工好的新鲜蔬菜连同营养液一起装入袋内,接上纯菌种,密封,尔后放在发酵间经前、后发酵几十小时制成。该方法制作的泡菜,卫生、口味纯正,一年四季皆可生产;销售、食用都很方便。但在该技术方案中,存在以下问题:1、乳酸链球菌只起到启动其他微生物发酵产酸的作用,而本身发酵产酸很弱,在发酵过程中,会出现产酸不足的现象,致使产品口感不好。2、该方法制备过程中,没有对菌的数量进行控制,袋内会产生胀气;会导致袋内泡菜腐烂、变质。3、同时,对发酵时间、温度等因素要求苛刻,存在产品保存时间短等问题。鉴于竹笋的出产特性和加工难度,以及现有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无法同时实现既不排放高盐废水,又能保证竹笋泡菜品质口感俱佳,生产成本低廉,易于管理,且能够实现简易密闭发酵,因此提供一种洁净化、密闭式、标准化、贮存方便、污染小、适合分散加工的袋内发酵竹笋泡菜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制作竹笋泡菜成本高,高盐高酸废水排放量大,色泽、风味不稳定,发酵不可控,难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问题,提供一种袋内发酵竹笋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料预处理、煮沸杀菌、发酵溶液配制、装袋、发酵等步骤的控制,尤其是添加直投式乳酸菌菌粉、植物乳杆菌360初级代谢产物制品和制备过程中各参数、指标的控制,可有效避免异型发酵微生物大量繁殖而产生的产气变质问题,维持袋内发酵竹笋装袋后在保质期内的色泽、风味、脆度,不产生废水,且发酵完成后可直接进行售卖,不需进行二次加工,从而实现了竹笋泡菜清洁化、标准化、零排放的加工制备,对于实现跨区域大规模生产,促进泡菜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预处理将新鲜竹笋整理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清洗,备用;B.煮沸、杀菌将经步骤A预处理后的竹笋放入沸水中煮沸8~12分钟,将微生物总数量控制在≤300CFU/g;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沥干,得竹笋原料;C.发酵溶液配制a.称料以每千克的竹笋原料、蔬菜调味料和发酵溶液的总重量计,其中,竹笋原料45~65%、蔬菜调味料1.0~5.0%、发酵溶液30~50%,并称取以下物料:乙二胺四乙酸钠0.05~0.20g/kg;山梨酸钾0.20-~0.60g/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预处理将新鲜竹笋整理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清洗,备用;B.煮沸、杀菌将经步骤A预处理后的竹笋放入沸水中煮沸8~12分钟,将微生物总数量控制在≤300CFU/g;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沥干,得竹笋原料;C.发酵溶液配制a.称料以每千克的竹笋原料、蔬菜调味料和发酵溶液的总重量计,其中,竹笋原料45~65%、蔬菜调味料1.0~5.0%、发酵溶液30~50%,并称取以下物料:乙二胺四乙酸钠0.05~0.20g/kg;山梨酸钾0.20‑~0.60g/kg;焦亚硫酸钠0.05~0.10g/kg;脱氢醋酸钠0.20~0.40g/kg;无碘食盐100.00~150.00g/kg;柠檬酸2.00~10.00g/kg;冰醋酸1.00~3.00g/kg;复合乳酸菌菌粉0.10~0.50g/kg;植物乳杆菌360初级代谢产物制品3.00~7.00g/kg;b.配水将步骤a称取的乙二胺四乙酸钠加入配料用清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山梨酸钾、焦亚硫酸钠、脱氢醋酸钠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无碘食盐、柠檬酸和冰醋酸,搅拌至混合均匀;再加入复合乳酸菌菌粉活化液和植物乳杆菌360初级代谢产物制品,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发酵溶液;D.装袋将步骤C称取的竹笋原料、蔬菜调味料以及配制的发酵溶液一并装入至包装袋中,抽真空,密封;E.发酵将步骤D真空密封后的包装袋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发酵至成熟,得竹笋泡菜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预处理将新鲜竹笋整理去除不可食用部分,清洗,备用;B.煮沸、杀菌将经步骤A预处理后的竹笋放入沸水中煮沸8~12分钟,将微生物总数量控制在≤300CFU/g;再放入冷水中冷却至常温,沥干,得竹笋原料;C.发酵溶液配制a.称料以每千克的竹笋原料、蔬菜调味料和发酵溶液的总重量计,其中,竹笋原料45~65%、蔬菜调味料1.0~5.0%、发酵溶液30~50%,并称取以下物料:乙二胺四乙酸钠0.05~0.20g/kg;山梨酸钾0.20-~0.60g/kg;焦亚硫酸钠0.05~0.10g/kg;脱氢醋酸钠0.20~0.40g/kg;无碘食盐100.00~150.00g/kg;柠檬酸2.00~10.00g/kg;冰醋酸1.00~3.00g/kg;复合乳酸菌菌粉0.10~0.50g/kg;植物乳杆菌360初级代谢产物制品3.00~7.00g/kg;b.配水将步骤a称取的乙二胺四乙酸钠加入配料用清水中,搅拌均匀;再加入山梨酸钾、焦亚硫酸钠、脱氢醋酸钠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无碘食盐、柠檬酸和冰醋酸,搅拌至混合均匀;再加入复合乳酸菌菌粉活化液和植物乳杆菌360初级代谢产物制品,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发酵溶液;D.装袋将步骤C称取的竹笋原料、蔬菜调味料以及配制的发酵溶液一并装入至包装袋中,抽真空,密封;E.发酵将步骤D真空密封后的包装袋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发酵至成熟,得竹笋泡菜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复合乳酸菌菌粉为由植物乳杆菌550菌粉、植物乳杆菌360菌粉和植物乳杆菌YP210,按照活菌数比为1:1:1进行复配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内发酵竹笋泡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杆菌550菌粉活菌数为1×1010CFU/g,植物乳杆菌360菌粉活菌数为1×1010CFU/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将罗国超段振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高福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