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8599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桑叶20‑40份、茶叶10‑20份、白扁豆15‑25份、薏苡仁11‑15份、山药7‑13份、茯苓9‑11份、莲子4‑6份、甘草3‑7份、人参(人工种植)2‑8份,并采用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制备成浓缩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能为祛湿健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功能性饮品
,具体涉及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喜欢喝茶的人一定知道,粗老茶叶由于品质、口感较差等原因,产品附加值低,茶农在收益低的情况下一般不采不管不理,导致大部分的粗老茶叶都老死枝头,这是一种资源的极大浪费。本专利技术采用提取茶浓缩汁的办法达到了对粗老茶叶的最大化利用,既避免了资源浪费,又增加了茶农的收益;同时添加药食同源中药材,诸药配伍相合,起到祛湿健脾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在实践工作发现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祛湿健脾的作用,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方案: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其制备方法,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桑叶20-40份、茶叶10-20份、白扁豆15-25份、薏苡仁8-12份、山药7-13份、茯苓9-11份、莲子4-6份、甘草3-7份、人参(人工种植)2-8份。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桑叶30份、茶叶15份、白扁豆20份、薏苡仁10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莲子5份、甘草5份、人参(人工种植)5份。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所述原料经提取后喷雾干燥制成浓缩茶。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桑叶、茶叶、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茯苓、莲子、甘草、人参(人工种植)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浸膏,加乙醇使含醇量的体积百分比达75-85%,搅拌,静置,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1.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喷雾干燥制成浓缩茶。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制备方法步骤中,煎煮条件为:第一次加水为全部药材重量的11-15倍量,煎煮2-3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9-13倍量,煎煮1-2h;第三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7-11倍量,煎煮0.5-1h。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制备方法步骤中,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80-120℃,出风温度为80-90℃,物料温度为70-90℃,雾化压力为0.2-0.4兆帕,喷雾速度为5-10ml/s。所述的浓缩茶在制备用于祛湿健脾的功能性饮品中的应用。有益效果: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气淡,味微苦涩。药用一般认为霜后采者质佳。桑叶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且有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的作用。白扁豆,别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的作用。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山药性甘、平、无毒。归脾、肺、肾经。具有滋养强壮,助消化,敛虚汗,止泻之功效,主治脾虚腹泻、肺虚咳嗽。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莲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效。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对人体很好的一种药,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气微,味甜而特殊。主治祛痰止咳、脘腹等。人参(人工种植)为五加科人参属人参的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性甘、微苦。微温、补气、补血、生津安神。本方中桑叶、茶叶、白扁豆为君药,薏苡仁、山药、茯苓为臣药,莲子、甘草、人参(人工种植)为佐使药,诸药相合,用于祛湿健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取桑叶20份、茶叶10份、白扁豆15份、薏苡仁8份、山药7份、茯苓9份、莲子6份、甘草7份、人参(人工种植)8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1倍量,煎煮2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9倍量,煎煮1h,第三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7倍量,煎煮0.5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15的浸膏,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75%(v/v),搅拌,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5,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00℃,出风温度为85℃,物料温度为80℃,雾化压力为0.2兆帕,喷雾速度为5ml/s。),制备成浓缩茶。实施例2:取桑叶30份、茶叶15份、白扁豆20份、薏苡仁10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莲子5份、甘草5份、人参(人工种植)5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3倍量,煎煮2.5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1倍量,煎煮1.5h,第三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9倍量,煎煮45分钟,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0,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80%(v/v),搅拌,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10℃,出风温度为80℃,物料温度为70℃,雾化压力为0.3兆帕,喷雾速度为7.5ml/s。),制备成浓缩茶。实施例3:取桑叶40份、茶叶20份、白扁豆25份、薏苡仁12份、山药13份、茯苓11份、莲子4份、甘草3份、人参(人工种植)2份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5倍量,煎煮3h,第二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3倍量,煎煮2h,第三次加水为药材重量的11倍量,煎煮1h,合并煎液,0.07MPa、60-70℃下减压浓缩至65℃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浸膏,加95%(v/v)乙醇使含醇量达85%(v/v),搅拌,静置24小时,过滤,滤液在0.07MPa、65℃条件下减压浓缩成至65℃时相对密度为1.30,并回收乙醇,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20℃,出风温度为90℃,物料温度为90℃,雾化压力为0.4兆帕,喷雾速度为10ml/s。),制备成浓缩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桑叶20‑40份、茶叶10‑20份、白扁豆15‑25份、薏苡仁8‑12份、山药7‑13份、茯苓9‑11份、莲子4‑6份、甘草3‑7份、人参(人工种植)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祛湿健脾浓缩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桑叶20-40份、茶叶10-20份、白扁豆15-25份、薏苡仁8-12份、山药7-13份、茯苓9-11份、莲子4-6份、甘草3-7份、人参(人工种植)2-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桑叶30份、茶叶15份、白扁豆20份、薏苡仁10份、山药10份、茯苓10份、莲子5份、甘草5份、人参(人工种植)5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经提取后喷雾干燥制成浓缩茶。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祛湿健脾的浓缩茶,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桑叶、茶叶、白扁豆、薏苡仁、山药、茯苓、莲子、甘草、人参(人工种植)药材合并,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减压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芬陈家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明珍堂养生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