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106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包括底座、上壳和若干PCB板,至少两PCB板立在底座和上壳之间,且该至少两PCB板中的各PCB板分别与底座和上壳相连接,以使底座和上壳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PCB板代替传统的塑胶或五金件作为底座和上壳的连接桥梁,不仅节省了零件成本及组装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还大大节省了时间继电器的内部空间,使PCB板所能利用的空间达到最大化,因而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更大,电气间隙也更大,电子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时间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时间继电器,其底座与上壳一般是采用塑胶或五金零件连接实现固定,具体是将PCB板通过螺丝或卡扣等方式装入塑胶或五金零件中,然后再将底座和上壳分别与塑胶或五金零件连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问题:材料及组装成本增加;组装工艺繁琐,效率低;塑胶或五金零件侵占时间继电器内部有限的空间,导致PCB板所能利用的空间非常有限,因而PCB板上的各电子元器件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只能选择尺寸较小的电子元器件,才能与时间继电器内部有限的空间匹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其克服了
技术介绍
所述的时间继电器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包括底座、上壳和若干PCB板,至少两PCB板立在底座和上壳之间,且该至少两PCB板中的各PCB板分别与底座和上壳相连接,以使底座和上壳相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各PCB板分别与底座和上壳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部,所述上壳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一相对设置;所述各PCB板的其中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两第一连接部卡扣连接,所述各PCB板的另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两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各PCB板的其中一端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扣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扣孔,第一扣体与第一扣孔一一扣合;所述各PCB板的另一端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扣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扣孔,第二扣体与第二扣孔一一扣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扣孔的横截面呈L字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便于所述第一扣体进出第一扣孔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扣体上设有与第二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扣孔为直长孔,所述第二扣体上设有使其便于进出第二扣孔的第三导向面。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布在所述底座的四个拐角位置,且两两为一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数量为四个,分布在所述上壳的四个拐角位置,且两两为一组;与所述底座和上壳相连接的PCB板的数量为两个,该两PCB板与两组第一连接部、两组第二连接部一一对应配合。进一步的,所述若干PCB板包括底座PCB板、输出PCB板、电源PCB板和CPU板,所述至少两PCB板包括输出PCB板、电源PCB板;底座PCB板通过输出PCB板、电源PCB板压紧于底座中,CPU板通过输出PCB板、电源PCB板压紧于上壳中,且底座PCB板、CPU板分别与输出PCB板、电源PCB板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底座PCB板之间配合有第一定位结构,对底座PCB板四周进行定位;所述上壳与CPU板之间配合有第二定位结构,对CPU板四周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插接有若干引脚,该若干引脚与所述底座PCB板电气连接;所述上壳上设置有显示屏,该显示屏与所述CPU板电气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的两端分别开口的外壳,该外壳将所述底座、上壳和若干PCB板包容在其壳腔中,且底座对应外壳的其中一开口,上壳对应外壳的另一开口。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PCB板代替传统的塑胶或五金件作为底座和上壳的连接桥梁,不仅节省了零件成本及组装成本、提高了装配效率,还大大节省了时间继电器的内部空间,使PCB板所能利用的空间达到最大化,因而PCB板上的电子元器件的选择更大,电气间隙也更大,电子性能更加稳定。2、作为底座和上壳的连接桥梁的PCB板与底座、上壳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装配简便,并进一步提高了时间继电器的装配效率。3、优选采用输出PCB板、电源PCB板作为底座和上壳的连接桥梁,既不影响整体功能,又使四块PCB板的布局更为合理,且使输出PCB板、电源PCB板与底座PCB板、CPU板的连接非常简便。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主视图(不含外壳);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图(不含外壳);图5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7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包括底座2、上壳1和若干PCB板,至少两PCB板立在底座2和上壳1之间,且该至少两PCB板中的各PCB板分别与底座2和上壳1相连接,以使底座2和上壳1相对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PCB板的数量共有四块,但不局限于此,四块PCB板具体包括底座PCB板6、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和CPU板5。四块PCB板中,采用两块PCB板连接底座2和上壳1,但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多余两块的PCB板来连接底座2和上壳1。具体该两块PCB板分别是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即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立在底座2和上壳1之间,并分别与底座2和上壳1相连接,且输出PCB板3与电源PCB板4相平行。底座PCB板6卧置在底座2中,并通过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压紧于底座2中;CPU板5卧置在上壳1中,并通过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压紧于上壳1中。底座PCB板6、CPU板5分别与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电气连接,具体,底座PCB板6、CPU板5分别与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通过焊接实现电气连接。所述底座2上插接有若干引脚8,该若干引脚8与所述底座PCB板6电气连接;所述上壳1上设置有显示屏7,该显示屏7与所述CPU板5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各PCB板(即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分别与底座2和上壳1卡扣连接。具体,所述底座2上设有四个第一连接部21,分布在所述底座2的四个拐角位置,且两两为一组,共两组,与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一一对应。所述上壳1上设有四个第二连接部11,分布在所述上壳1的四个拐角位置,且两两为一组,共两组,与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一一对应。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11一一相对设置;所述各PCB板(即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的其中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两第一连接部21卡扣连接,所述各PCB板(即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的另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两第二连接部11卡扣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各PCB板(即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的其中一端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扣体31、41,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设有第一扣孔211,第一扣体与第一扣孔211一一扣合;所述各PCB板(即输出PCB板3、电源PCB板4)的另一端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扣体32、43,所述第二连接部11上设有第二扣孔111,第二扣体与第二扣孔111一一扣合。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21的横截面呈L字形,相应的第一扣孔211的横截面也呈L字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上设有便于所述第一扣体41进出第一扣孔211的第一导向面212,所述第一扣体31/41上设有与第二导向面212配合的第二导向面311/411。所述第二扣孔111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包括底座、上壳和若干PCB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PCB板立在底座和上壳之间,且该至少两PCB板中的各PCB板分别与底座和上壳相连接,以使底座和上壳相对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包括底座、上壳和若干PCB板,其特征在于:至少两PCB板立在底座和上壳之间,且该至少两PCB板中的各PCB板分别与底座和上壳相连接,以使底座和上壳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PCB板分别与底座和上壳卡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第一连接部,所述上壳上设有若干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一相对设置;所述各PCB板的其中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两第一连接部卡扣连接,所述各PCB板的另一端部分别与相应的两第二连接部卡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PCB板的其中一端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一扣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扣孔,第一扣体与第一扣孔一一扣合;所述各PCB板的另一端部的相对两侧壁上分别设有第二扣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扣孔,第二扣体与第二扣孔一一扣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孔的横截面呈L字形,且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便于所述第一扣体进出第一扣孔的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扣体上设有与第二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扣孔为直长孔,所述第二扣体上设有使其便于进出第二扣孔的第三导向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过PCB实现简易装配的时间继电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仲勇苏冰波张汉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