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焊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3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51
一种高频焊接机,其包括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其中:自动焊接单元,其包括多组相互平行设置的自动焊接机台,各焊接机台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高频焊机感应器对外帽与触刀对接处进行焊接相连;下料单元,其包括一成品出料传输通道,该成品出料传输通道沿线能与多组自动焊接机台的出料口对接,形成综合成品出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铆接机台实现对外帽与触刀的定位,通过自动焊接机台实现对外帽与触刀连接处的焊接;同时,各自动焊接机台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高频焊机感应器实现,高频焊机感应器配合定位工件的线框通电,而高频焊机感应器上配合锡丝实现对外帽与触刀连接处的焊接,从而实现对产品于流水线上机械化作业,从而具有加工效率高、合格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频焊接机
本技术涉及部件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工位自动焊接的焊接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针对小部件生产中,尤其是外帽与触刀的连接,触刀与外帽通过定位及焊接相连,而焊接工艺在实现的过程中因工件为圆形体且对焊接的部分为环形部分,从而需要进行传统的人工焊接操作,传统的加工方法采用手工钎焊,而没有专门的焊接机械。此种生产工艺,生产效率较低,焊接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因人为因素造成产品的不合格,生产成本较高,产品经检测后返工率高。而且,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大,不能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一种能够实现多工位自动焊接的焊接机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频焊接机,其包括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其中:所述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依次排布在机架上,且形成单向流水加工的自动化设备;外帽上料单元及触刀上料单元的出料口按序排布,形成触刀与外帽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铆接单元为铆接加工机台,该铆接加工机台上、下施压将外帽与触刀铆接相连;自动焊接单元,其包括多组相互平行设置的自动焊接机台,各焊接机台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高频焊机感应器对外帽与触刀对接处进行焊接相连;下料单元,其包括一成品出料传输通道,该成品出料传输通道沿线能与多组自动焊接机台的出料口对接,形成综合成品出料结构。进一步,所述外帽上料单元及触刀上料单元分别为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的出料口对接一进料传动带,该进料传动带上有工件定位座,工件定位座由进料传动带依次经过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的出料口并在对应工件定位座上形成触刀与外帽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进一步,所述进料传动带为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滑动导轨组成,且两个滑动导轨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所述铆接加工机台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平行排布,所述进料传动带穿过各铆接加工机台的加工位。进一步,所述各铆接加工机台包括上、下铆接模,及铆接架,上、下铆接模均装于铆接架上,所述下铆接模装于进料传动带下方,而上铆接模架设于进料传动带上方,所述上铆接架通过气缸带动下压,以实现触刀与外帽的铆接。进一步,所述自动焊接单元中多组自动焊接机台呈直线排布于铆接单元的后方,且相邻自动焊接机台之间具有间隙。进一步,所述自动焊接单元包括四组自动焊接机台,形成四工位加工焊接结构。进一步,所述各组自动焊接机台包括高频焊接电源、产品压实组件及锡送锡组件,其中:高频焊接电源,其为与外接电源连通的矩形箱体;产品压实组件,其为焊接的定位座,其包括定位线框及下压杆,所述定位线框将铆接后产品定位并与高频焊接电源电性相连,而下压件抵压于铆接后产品上端面上,以将产品定位,并配合对称设置的两个高频焊机感应器进行焊接;送锡组件,其包括锡线棍套接柱及锡线引导架,所述锡线棍套接柱通过支撑架架设于产品压实组件之上,而锡线引导架固定于支撑架上并将锡线引导入高频焊机感应器上,以配合焊接。进一步,所述两高频焊机感应器为一高频焊机感应器组,该高频焊机感应器组设置于产品压实组件的对面,且两高频焊机感应器对称设置;其中,各高频焊机感应器为能实现高频焊接的细杆体。进一步,所述高频焊机感应器组通过前后平移机构带动高频焊机感应器进行前后调节,所述的平移机构包括平移滑轨及滑动座,所述平移滑轨通过支杆固定于机架的工作台之上,而滑动座能前后往复滑动的与平移滑轨相连,所述高频焊机感应器组装于滑动座上。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利用铆接机台实现对外帽与触刀的定位,通过自动焊接机台实现对外帽与触刀连接处的焊接;同时,各自动焊接机台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高频焊机感应器实现,高频焊机感应器配合定位工件的线框通电,而高频焊机感应器上配合锡丝实现对外帽与触刀连接处的焊接,从而实现对产品于流水线上机械化作业,从而具有加工效率高、合格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主视图;图3是图2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焊接机台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4主视图;图6是图5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高频焊接机,其主要包括机架6、外帽上料单元1、触刀上料单元2,铆接单元3、自动焊接单元4及下料单元5。如图1至图3所示,机架6,其为具有四脚支撑的桌体,且其加工台的为矩形的平面且加工台台面确保光滑且水平,为确保工件在加工环境下不会受到粉尘等空气中颗粒的印象及污染。优选的:所述机架6上扣设一防尘盖(未示出),该防尘盖为透明塑料壳体。更有选的是,所述防尘盖的侧面开设有方便开启的门板,从而确保加工更加便于操控。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机架6的加工台上分别分布有进料加工传输通道7及成品出料传输通道8,进料加工传输通道7沿加工台的三个相邻边沿分布,该进料加工传输通道7的转角呈90度的C形结构,成品出料传输通道8为条形传输通道且其封闭进料加工传输通道的开口边沿,形成单向传输的进料及成品输出结构;所述成品出料传输通道8为进料传动带,所述进料加工传输通道7为进料传动带为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滑动导轨组成,且两个滑动导轨之间具有间隙,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若干工件定位座9。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外帽上料单元1、触刀上料单元2,铆接单元3、自动焊接单元4及下料单元5依次沿进料加工传输通道传输7方向排布在机架6的加工台上,且形成单向流水加工的自动化设备。具体的说:所述外帽上料单元1、触刀上料单元2依次排布于加工台的一边沿处且外帽上料单元1、触刀上料单元2沿进料加工传输通道7的输入段,所述铆接单元3及自动焊接单元8排布于加工台另一边沿处且形成L形状的送料、铆接、焊接通道,所述下料单元5排布于进料加工传输通道7剩余的边沿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外帽上料单元1及触刀上料单元2的出料口按序排布,形成触刀A与外帽B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所述外帽上料单元1及触刀上料单元2分别为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的出料口对接所述进料传动带,该进料传动带上有工件定位座9,工件定位座9由进料传动带依次经过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的出料口并在对应工件定位座上形成触刀与外帽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铆接单元3为铆接加工机台,该铆接加工机台31上、下施压将外帽与触刀铆接相连。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铆接加工机台3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平行排布,所述进料传动带穿过各铆接加工机台的加工位,所述各铆接加工机台31包括上、下铆接模311、312,及铆接/313,上、下铆接模311、312均装于铆接架313上,所述下铆接模312装于进料传动带下方,而上铆接模311架设于进料传动带上方,所述上铆接架311通过气缸带动下压,以实现触刀A与外帽B的铆接。结合图1至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频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其中:所述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依次排布在机架上,且形成单向流水加工的自动化设备;外帽上料单元及触刀上料单元的出料口按序排布,形成触刀与外帽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铆接单元为铆接加工机台,该铆接加工机台上、下施压将外帽与触刀铆接相连;自动焊接单元,其包括多组相互平行设置的自动焊接机台,各焊接机台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高频焊机感应器对外帽与触刀对接处进行焊接相连;下料单元,其包括一成品出料传输通道,该成品出料传输通道沿线能与多组自动焊接机台的出料口对接,形成综合成品出料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频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其中:所述外帽上料单元、触刀上料单元,铆接单元、自动焊接单元及下料单元依次排布在机架上,且形成单向流水加工的自动化设备;外帽上料单元及触刀上料单元的出料口按序排布,形成触刀与外帽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铆接单元为铆接加工机台,该铆接加工机台上、下施压将外帽与触刀铆接相连;自动焊接单元,其包括多组相互平行设置的自动焊接机台,各焊接机台通过两组对称设置的高频焊机感应器对外帽与触刀对接处进行焊接相连;下料单元,其包括一成品出料传输通道,该成品出料传输通道沿线能与多组自动焊接机台的出料口对接,形成综合成品出料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频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帽上料单元及触刀上料单元分别为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的出料口对接一进料传动带,该进料传动带上有工件定位座,工件定位座由进料传动带依次经过外帽震动盘及触刀震动盘的出料口并在对应工件定位座上形成触刀与外帽上下分布的预加工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频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传动带为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滑动导轨组成,且两个滑动导轨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频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加工机台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平行排布,所述进料传动带穿过各铆接加工机台的加工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频焊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铆接加工机台包括上、下铆接模,及铆接架,上、下铆接模均装于铆接架上,所述下铆接模装于进料传动带下方,而上铆接模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哲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河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