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其过渡辊台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732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其过渡辊台。该过渡辊台,包括下渣箱、上渣箱、传动件以及保护气输送管,上渣箱与下渣箱正对间隔设置,传动件位于下渣箱与上渣箱之间,且靠近下渣箱设置,用于抬升及传输玻璃带,保护气输送管设于下渣箱的底壁上,保护气输送管靠近上渣箱的一侧开设有气孔,以在下渣箱的底壁与玻璃带之间形成气幕。上述过渡辊台采用气封的方式来阻隔退火窑与锡槽,而且不断充入下渣箱的保护气体能够保证下渣箱底部形成微正压,避免下渣箱吸入退火窑内的空气,从而避免空气自退火窑通过过渡辊台进入锡槽内,进而能有效避免锡槽内的锡液被空气氧化,有效降低玻璃带出现锡印、挫伤等板下锡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其过渡辊台
本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其过渡辊台。
技术介绍
浮法玻璃制造装置通常包括依次排布的锡槽、过渡辊台以及退火窑。在浮法玻璃的制造过程中,熔融玻璃液流入锡槽,漂浮在锡液上运动并逐渐冷却形成玻璃带,玻璃带从锡槽的出口,经过过渡辊台进入退火窑,在退火窑内进行退火工艺,最后将玻璃带切割成规定尺寸的玻璃板。其中,过渡辊台通常包括下渣箱、上渣箱以及传动件,下渣箱与上渣箱正对间隔设置,传动件位于下渣箱与上渣箱之间,且靠近下渣箱设置,用于抬升及传输玻璃带。锡槽内的锡液与空气接触后,容易被氧化而形成锡灰。为了避免自退火窑进入过渡辊台的空气影响锡槽内的锡液,通常在上渣箱设置挡帘,以防止空气从玻璃带上方进入锡槽。而由于玻璃带被传动件抬升后,被抬升的玻璃带与锡槽围合形成位于锡槽的出口处的三角区,该三角区容易被来自下渣箱的空气氧化,而在三角区形成锡灰,导致抬升后的玻璃带的表面粘锡,而且随着生产的继续,玻璃带表面的锡灰会转移至传动件上,并积聚在传动件上,积聚的锡灰会刮伤玻璃带表面,进而导致玻璃带存在锡印、挫伤等板下锡缺陷。为了减少锡印、挫伤等板下锡缺陷,在下渣箱内设置擦锡组件,擦锡组件包括设于下渣箱的底壁的支撑部以及设于支撑部上的石墨条,石墨条远离支撑部的一侧与传动件接触,擦锡组件可以隔断空气,以防止空气从玻璃带下方进入锡槽。但石墨长期在高温下易发生氧化,导致灰粉粘附在传动件表面,从而导致玻璃带产生灰印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玻璃带存在锡印、挫伤等板下锡缺陷的问题,提供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其过渡辊台。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包括下渣箱、上渣箱、传动件以及保护气输送管,所述上渣箱与所述下渣箱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下渣箱与所述上渣箱之间,且靠近所述下渣箱设置,用于抬升及传输玻璃带,所述保护气输送管设于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上,所述保护气输送管靠近所述上渣箱的一侧开设有气孔,以在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与所述玻璃带之间形成气幕,从而避免空气进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锡槽。上述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采用气封的方式来阻隔退火窑与锡槽,而且不断充入下渣箱的保护气体能够保证下渣箱底部形成微正压,避免下渣箱吸入退火窑内的空气,从而避免空气自退火窑通过过渡辊台进入锡槽内,进而能有效避免锡槽内的锡液被空气氧化,有效降低玻璃带出现锡印、挫伤等板下锡缺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孔的数目为多个,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动件的延伸方向平行;多个所述气孔沿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气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或者,多个所述气孔排列成多行,每行所述气孔与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延伸方向平行,相邻两行所述气孔的间距相同,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两个所述气孔的间距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件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件平行间隔排布,所述保护气输送管包括多个第一保护气输送管,多个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与多个所述传动件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与一所述传动件正对间隔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上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U形槽与多个所述传动件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U形槽与一所述传动件正对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分别设于多个所述U形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气输送管还包括多个第二保护气输送管,相邻两个所述传动件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保护气输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气输送管与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存在高度差,且所述第二保护气输送管相对于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更靠近所述上渣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气输送管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下渣箱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传动辊的中心轴线确定分界面,所述第二保护气输送管位于所述分界面与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渡辊台还包括主气路管道,所述主气路管道设于所述上渣箱远离所述锡槽的一端,以位于形成于所述下渣箱远离所述锡槽的一端的火缝上方,所述主气路管道与所述保护气输送管连通,以将经所述火缝加热后的保护气传输至所述保护气输送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气路管道远离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渣箱连通。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包括依次排布的锡槽、上述的过渡辊台,以及退火窑。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保护气输送管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浮法玻璃制造装置及其过渡辊台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0,包括依次排布的锡槽12、过渡辊台14以及退火窑16。在浮法玻璃的制造过程中,熔融玻璃液流入锡槽12,漂浮在锡液20上运动并逐渐冷却形成玻璃带30,玻璃带30从锡槽12的出口,经过过渡辊台14进入退火窑16,在退火窑16内进行退火工艺,最后将玻璃带30切割成规定尺寸的玻璃板。其中,过渡辊台14包括下渣箱100、上渣箱200、传动件300、保护气输送管400以及主气路管道500。上渣箱100与下渣箱200正对间隔设置。传动件300位于下渣箱100与上渣箱200之间,且靠近下渣箱100设置,用于抬升及传输玻璃带30。保护气输送管400设于下渣箱100的底壁110上,保护气输送管400靠近上渣箱200的一侧开设有气孔402,以在下渣箱100的底壁110与玻璃带30之间形成气幕,从而避免空气进入锡槽12。也即上述浮法玻璃制造装置10采用气封的方式来阻隔退火窑16与锡槽12,而且不断充入下渣箱100的保护气体能够保证下渣箱100底部形成微正压,避免下渣箱100吸入退火窑16内的空气,从而避免空气自退火窑16通过过渡辊台14进入锡槽12内,进而能有效避免锡槽12内的锡液20被空气氧化,有效降低玻璃带30出现锡印、挫伤等板下锡缺陷。在本实施例中,气孔402的数目为多个。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300为传动辊,保护气输送管400的延伸方向与传动件300的延伸方向平行,多个气孔402沿保护气输送管40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气孔402之间的间距相同。如此,可以使得形成的气幕均匀。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气孔402沿保护气输送管400的延伸方向排列成一行。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气孔402也可以排列成多行,每行气孔402与保护气输送管400的延伸方向平行,相邻两行气孔402的间距相同,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两个气孔402的间距相同。如此,不仅可以使得形成的气幕均匀,还能使得形成的气幕厚实,能抗气流冲击。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300的数目为多个,多个传动件300平行间隔排布。保护气输送管400包括多个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多个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与多个传动件300一一对应,且每一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与一传动件300正对间隔设置。如此,自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的气孔402输出的气体在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与传动件300之间形成气幕,而同时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与下渣箱100的底壁110之间密封,传动件300远离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的一侧与承载玻璃带30密封,从而能有效阻隔空气进入锡槽1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保护气输送管4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渣箱、上渣箱、传动件以及保护气输送管,所述上渣箱与所述下渣箱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下渣箱与所述上渣箱之间,且靠近所述下渣箱设置,用于抬升及传输玻璃带,所述保护气输送管设于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上,所述保护气输送管靠近所述上渣箱的一侧开设有气孔,以在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与所述玻璃带之间形成气幕,从而避免空气进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渣箱、上渣箱、传动件以及保护气输送管,所述上渣箱与所述下渣箱正对间隔设置,所述传动件位于所述下渣箱与所述上渣箱之间,且靠近所述下渣箱设置,用于抬升及传输玻璃带,所述保护气输送管设于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上,所述保护气输送管靠近所述上渣箱的一侧开设有气孔,以在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与所述玻璃带之间形成气幕,从而避免空气进入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数目为多个,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传动件的延伸方向平行;多个所述气孔沿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且相邻两个所述气孔之间的间距相同;或者,多个所述气孔排列成多行,每行所述气孔与所述保护气输送管的延伸方向平行,相邻两行所述气孔的间距相同,位于同一行的相邻两个所述气孔的间距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传动件平行间隔排布,所述保护气输送管包括多个第一保护气输送管,多个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与多个所述传动件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第一保护气输送管与一所述传动件正对间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法玻璃制造装置的过渡辊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下渣箱的底壁上的U形槽,所述U形槽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U形槽与多个所述传动件一一对应,且每一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民欧斌袁伟刘红刚龚锋杰王明忠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