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42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所述安全带本体上设置有靠背,所述头枕下方的两侧分别缝合有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的一端均通过卡锁连接有固定带,所述第一护边的一侧缝合有第一拉链条,所述第二护边的一侧缝合有第二拉链条,所述第二护边的内部放置有第一棉被,所述第一棉被的一侧安装有卡扣公扣,所述靠背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护边的内部放置有第二棉被,所述第二棉被的一侧安装有卡扣母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牢靠,同时安装和拆卸方便,且在对儿童休息时有较好的保暖措施,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具体为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
技术介绍
儿童体型小,家用的小型汽车上自带的安全带无法很好的匹配儿童的体型,斜拉带的上端高度较高,使斜拉带横跨儿童的头部或者颈部,在正常行驶情况下难以起到应有的安全保障,反而会在意外发生时加重对儿童的伤害。针对儿童体型特征,市场上设计了一些安全带,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固定不牢靠,固定繁琐,且在儿童睡觉时没有很好的保温装置,不利于使用。所以,如何设计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靠背、头枕、第一背带、第二背带、海绵带、卡锁、固定带、底座、第一护边、第二护边、第一拉链条、第二拉链条、拉链头、第一棉被、卡扣公扣、第一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第二棉被和卡扣母扣,所述安全带本体上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的底部设置有头枕,所述头枕下方的两侧分别缝合有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所述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1)、靠背(2)、头枕(3)、第一背带(4)、第二背带(5)、海绵带(6)、卡锁(7)、固定带(8)、底座(9)、第一护边(10)、第二护边(11)、第一拉链条(12)、第二拉链条(13)、拉链头(14)、第一棉被(15)、卡扣公扣(16)、第一固定槽(17)、第二固定槽(18)、第二棉被(19)和卡扣母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设置有靠背(2),所述靠背(2)的底部设置有头枕(3),所述头枕(3)下方的两侧分别缝合有第一背带(4)和第二背带(5),所述第一背带(4)和第二背带(5)上均缝合有海绵带(6),所述第一背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儿童进行防护的车载安全带,包括安全带本体(1)、靠背(2)、头枕(3)、第一背带(4)、第二背带(5)、海绵带(6)、卡锁(7)、固定带(8)、底座(9)、第一护边(10)、第二护边(11)、第一拉链条(12)、第二拉链条(13)、拉链头(14)、第一棉被(15)、卡扣公扣(16)、第一固定槽(17)、第二固定槽(18)、第二棉被(19)和卡扣母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带本体(1)上设置有靠背(2),所述靠背(2)的底部设置有头枕(3),所述头枕(3)下方的两侧分别缝合有第一背带(4)和第二背带(5),所述第一背带(4)和第二背带(5)上均缝合有海绵带(6),所述第一背带(4)和第二背带(5)的一端均通过卡锁(7)连接有固定带(8),所述靠背(2)的底端设置有底座(9),所述固定带(8)的一端与底座(9)连接,所述靠背(2)两端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护边(10)和第二护边(11),所述第一护边(10)的一侧缝合有第一拉链条(12),所述第二护边(11)的一侧缝合有第二拉链条(13),所述第一拉链条(12)和第二拉链条(13)的一端均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宁王本付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华阜服饰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