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燕专利>正文

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4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包括肺功能训练器本体,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的顶部和左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通气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肺功能训练器本体和汇总器的配合,本方案采用汇总器对两个管道的汇总,而达到了肺活量的训练,区别现有技术,本方案通过在两个管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汇总器,其次通过在汇总器的正面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气体闭合阀,对两个管道的控制,打开第一管道,闭合第二管道,可以通过肺活量小的使用人员使用,打开第二管道,闭合第一管道,可以对肺活动量大的使用人员使用,达到了实用型广,而对肺活量的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肺功能训练
,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
技术介绍
肺功能衰竭会导致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时不能进行正常呼吸,发生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轻的初期仅感用力呼吸,严重时不易呼吸,大汗淋漓,口唇指甲紫绀显著,智力功能改变,定向功能障碍,头痛,失眠,神情恍惚,烦躁,骚动,进而嗜睡,乃致昏迷,抽搐,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和皮肤血管扩张等。部分严重病人则有少尿和下肢浮肿或肝功能损害和消化道出血。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肺功能训练器来说,在携带上有很多的不便,大多数的肺训练器使用的时候,由于本体过大,造成携带困难,并且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解决了肺功能训练器,在携带上有很多的不便,大多数的肺训练器使用的时候,由于本体过大,造成携带困难,并且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包括肺功能训练器本体,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的顶部和左侧内壁上均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包括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顶部和左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通气道(13),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左侧正面上开设有管槽(12),所述管槽(12)的槽口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的底部贯穿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正面,并固定连接在通气道(13)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汇总器(8),所述汇总器(8)的正面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闭合阀(10)和第二气体闭合阀(7),所述汇总器(8)的左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6),所述汇总器(8)的左臂固定连接有吸气管(9),所述通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用的便携式肺功能训练器,包括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顶部和左侧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通气道(13),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左侧正面上开设有管槽(12),所述管槽(12)的槽口固定连接有第一管道(11),所述第一管道(11)的底部贯穿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正面,并固定连接在通气道(13)的内部,所述第一管道(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汇总器(8),所述汇总器(8)的正面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气体闭合阀(10)和第二气体闭合阀(7),所述汇总器(8)的左壁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管道(6),所述汇总器(8)的左臂固定连接有吸气管(9),所述通气道(13)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中空块(3),所述中空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筒(4),所述圆筒(4)的底部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圆球(16),所述中空块(3)的顶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出气管(2),所述出气管(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通气道(13)的顶部外壁上,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块(5),所述肺功能训练器本体(1)的背面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穿插块(14),所述穿插块(1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皮带(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江洪艳钟国英李春儒
申请(专利权)人:张燕江洪艳钟国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