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组合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144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组合楼承板,它是在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纵向凹槽和纵向凸槽,压型钢板的两侧边设有搭接结构,并且在纵向凹槽中前后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有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钢筋架,该钢筋架的顶端固定有一条上主钢筋,在三角形钢筋架的两等腰边上分别固定有一条下主钢筋,在两条下主钢筋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条端头横钢筋,在两端的上主钢筋和端横钢筋上分别固定有一条近似L型端头竖钢筋,所述端头竖钢筋的下端头向外伸出压型钢板的端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正弯矩钢筋与混凝土模板于一体,设计合理,承载力高,有很强的耐火和隔音性能,能够缩短施工周期,其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减少建筑垃圾,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的楼承板,特别是涉及一种钢筋组合楼承板。二.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建筑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建筑行业的楼承板广泛应用现场捆绑钢筋、架设木模板的传统现浇工艺,这种钢筋楼承板具有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是当今世界中、大型建筑、高层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而传统现浇施工工艺中钢筋、砼和模板的使用量大、施工面大、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工时延长、成本增加、施工管理复杂、制造大量建筑垃圾等,已越来越不适应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科研人员对传统楼承板进行改进,研制出组合式楼承板,如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542760Y,专利号为02215379.9)公开了一种“大楼楼承板的改进结构”,该楼承板的各楔形部的两靠合板壁被一体滚压成型,而令两板壁具有若干凹部和凸部相互压合部位,可增加该板体的两板壁的险乎结合的紧密稳固效果,并且前述两板壁的若干凹部和凸部相互压合后,再由各凹部部位被滚压形成滚压变形的扁凹面,以进一步加强凹部和凸部的紧密压合效果。上述技术使多个楼承板可以相互连接,缩短楼承板的建筑周期,但是,它没有和钢筋结合在一起,施工时,需要将该楼承板与梁架固定,铺设钢筋后进行水泥混凝土浇注,工序较为烦琐,效率不是很高,同时板体的结构复杂,不易制作,其制作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实施。三.技术的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强度高、有很强的耐火和隔音性能、能够缩短施工周期、集正弯矩钢筋与混凝土模板于一体的钢筋组合楼承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组合楼承板,含有压型钢板,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纵向凹槽和纵向凸槽,压型钢板的两侧边设有搭接结构,在纵向凹槽中前后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有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钢筋架,在三角形钢筋架的顶端固定有一条上主钢筋,在三角形钢筋架的两等腰边上分别固定有一条下主钢筋,在两条下主钢筋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条端头横钢筋,在两端的上主钢筋和端横钢筋上分别固定有一条近似L型端头竖钢筋,所述L型端头竖钢筋的下端头向外伸出压型钢板的端边。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两个纵向凹槽和一个纵向凸槽,或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三个纵向凹槽和两个纵向凸槽,或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四个纵向凹槽和三个纵向凸槽。所述三角形钢筋架由一段钢筋成型弯曲而成,其两等腰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向外或向内的折边,该折边焊接固定在压型钢板的凹槽上表面,其顶角的内表面上焊接固定有上主钢筋,两等腰边下部的内表面上分别焊接固定一条下主钢筋,端头横钢筋的外侧面和压型钢板的端边平齐。所述压型钢板凸槽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梯形和倒置开口梯形,搭接结构为一边向上、一边向下近似翻转180°的咬口密封,用于多组楼承板的组合连接。所述凹槽和凸槽的宽度相同或不同,其截面形状相同或不同,其深度相同或不同,或所述凹槽的宽度大于凸槽的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集正弯矩钢筋与混凝土模板于一体,简化施工工艺,不需要另外架设模板和在模板上捆绑钢筋笼,另外采用组合式施工,速度快,并且降低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与传统施工楼承板工艺相比具有施工质量高、施工周期短、节省原材料、降低施工成本、有效提高工效、减少建筑废料、设计范围宽、现场管理容易、环保绿色等优点。2.本技术的三角形钢筋架的底端焊接固定在滚压钢板上,并且每一纵行的钢筋架上端部焊接固定有主钢筋,其两等边下部固定有下主钢筋,相邻楼承板通过边肋搭接,并且其端头钢筋、上、下主钢筋与梁焊接固定后,即可进行现场浇筑,因此其设计合理,具有强度大、承载力高、抗剪能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抗震性、耐火极限高达2小时,广泛应用于标准工厂、高层办公楼、集成化住宅小区、规范性商场、酒楼、会展中心、奥运场馆等建筑领域,并能方便解决照明、通风、消防、悬挂的难题,对提升建筑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3.本技术适用范围广,可以实行大规模组合式生产,成本较低,同时减少建筑垃圾,有利于环保,因此,推广后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四.附图说明图1为钢筋组合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钢筋组合楼承板的俯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图中,钢筋组合楼承板的压型钢板1上滚压有相互间隔的两个纵向凹槽和一个纵向凸槽,凸槽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梯形和倒置开口梯形,压型钢板1的两侧边分别设有相匹配的搭接结构,搭接结构为一边向上、一边向下近似翻转180°的咬口密封,用于多组楼承板的组合连接,在每一个纵向凹槽中前后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有一个等腰三角形钢筋架2,三角形钢筋架2由一段钢筋弯曲而成,其两等腰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向外的折边,该折边焊接固定在压型钢板1的凹槽上表面,其顶角的内表面上焊接固定有上主钢筋6,两等腰边下部的内表面上分别焊接固定一个下主钢筋3,在两个下主钢筋3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个端头横钢筋4,在两端的上主钢筋6和端横钢筋4上分别固定有一个L型端头竖钢筋5,所述L型端头竖钢筋5的下端头向外伸出压型钢板1的端边,端头横钢筋4的外侧面和压型钢板1的端边平齐。施工时,将三角形钢筋架2与上、下主钢筋6、3组焊固定在一起,然后再与压型钢板1组焊固定于一体,最后再把端头横钢筋4、竖钢筋5与上、下主钢筋6、3固定于一体,通过相匹配的搭接结构将多组成品组合一起,其端头钢筋、上、下主钢筋与梁焊接固定后,即可进行现场浇筑。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施工的要求,以及钢板的宽度,在该压型钢板1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三个纵向凹槽和两个纵向凸槽,形成大的楼承板单元,等腰三角形钢筋架2的两个等腰边的下端设有向内的折边,该折边焊接在滚压钢板的凹槽上。改变凹槽和凸槽的数量和截面形状,以及改变搭接结构的结构形状、三角形钢筋架的数量和形状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是本技术的变化范围,在此不一一详述。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组合楼承板,含有压型钢板,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纵向凹槽和纵向凸槽,压型钢板的两侧边设有搭接结构,其特征是在纵向凹槽中前后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有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钢筋架,在三角形钢筋架的顶端固定有一条上主钢筋,在三角形钢筋架的两等腰边上分别固定有一条下主钢筋,在两条下主钢筋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条端头横钢筋,在两端的上主钢筋和端横钢筋上分别固定有一条近似L型端头竖钢筋,所述L型端头竖钢筋的下端头向外伸出压型钢板的端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组合楼承板,其特征是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两个纵向凹槽和一个纵向凸槽,或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三个纵向凹槽和两个纵向凸槽,或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四个纵向凹槽和三个纵向凸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组合楼承板,其特征是三角形钢筋架由一段钢筋成型弯曲而成,其两等腰边的下端分别设有向外或向内的折边,该折边焊接固定在压型钢板的凹槽上表面,其顶角的内表面上焊接固定有上主钢筋,两等腰边下部的内表面上分别焊接固定一条下主钢筋,端头横钢筋的外侧面和压型钢板的端边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组合楼承板,其特征是所述压型钢板凸槽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开口梯形和倒置开口梯形,搭接结构为一边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组合楼承板,含有压型钢板,在该压型钢板上设有相互交错排列的纵向凹槽和纵向凸槽,压型钢板的两侧边设有搭接结构,其特征是:在纵向凹槽中前后每间隔一定的距离固定有一个近似等腰三角形钢筋架,在三角形钢筋架的顶端固定有一条上主钢筋,在三角形钢筋架的两等腰边上分别固定有一条下主钢筋,在两条下主钢筋的两端部分别固定有一条端头横钢筋,在两端的上主钢筋和端横钢筋上分别固定有一条近似L型端头竖钢筋,所述L型端头竖钢筋的下端头向外伸出压型钢板的端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书林段武章孟繁武陈延平马鸿军
申请(专利权)人:柒鼎国际河南房地产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