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12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在两根主梁之间水平设置有多根次梁,次梁的两端与主梁固定连接,主梁的两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柱,主梁和次梁形成的支撑面上支撑有早拆面板,支柱顶端连接有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主梁的两端与升降组件可拆卸连接,升降组件沿着支柱轴向相对移动,支撑组件包括与支柱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开槽,支撑板底面位于开槽处设有挡板和垂直于挡板的侧板,侧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挡板两端,侧板与挡板铰接且铰接部位设有扭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模板支撑结构不能实现早拆的问题,方便混凝土浇注后早拆部件尽快拆卸。

A New Type of Formwork Support Device for Early Demolition of Concre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support device for early demolition formwork of concret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ly includes two parallel main beams, with multiple secondary beams horizontally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main beams, two ends of the secondary beam are fixed with the main beam, and two ends of the main beam are connected with vertical struts. The supporting surface formed by the main girder and the secondary girder is supported by an early dismantling panel,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component and a lifting component. The two ends of the main girder are dismantl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lifting component. The lifting component moves relativ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supporting column. The support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supporting plate fixed to the supporting colum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re symmetrically groove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is located at the groove with a baffle and a side plate perpendicular to the baffle. Two side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baffle. The side plate and the baffle are articulated and the hing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torsion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formwork support structure can not realize early disassembly, and facilitates the disassembly of early disassembly compon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after concrete pou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楼板,尤其在地下室与非标层时,层高较高,其梁通常也具有较大的结构尺寸和较重的重量。因此,在浇筑时其模腔底板需要较大的支撑力,以防止楼板及梁弯曲变形、确保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寿命。现有梁底模板的支撑通常是通过架设脚手架的方式,在梁底下方设置多层纵横交错的脚手架用钢管,通过脚手架铰接件固定在支撑柱钢管上以支撑板底与梁底模板。这样,不仅架设工作量大,而且高度调整也不方便,严重影响模板架设工作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102787719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板早拆机构及早拆模板体系,早拆机构包括设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底板顶板,支柱上滑动套接有托架,托架下方设有通过外力可使其转动的托架支持套,托架的导套管壁上设有竖直导槽;托架支持套活动换套在托架的导套外周,托架支持套的管壁上设有沿管壁向上延的滑槽,滑槽下端部设置有水平段;支柱上横贯有销轴,销轴的悬伸部分间隙配合在导套的导槽和托架支持套的滑槽内,销轴位于滑槽水平段内时,托架由托架支持套支撑,导槽由其下端部分与销轴配合。该专利技术存在以下不足:主梁或次梁通过搭接配合结构与托架连接,搭接配合结构包括设在托架上端面的凸棱和设在梁端端板上的卡槽,所述主梁体由伸入卡槽的梁主体或支撑在托架上的弯壁支撑,由于凸棱83的两侧没有限位件,主梁体随着托架在上升或下降时,卡槽142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着凸棱83长度方向滑移,影响主梁体的安装或拆卸稳固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早拆,早拆后其迟拆部分对浇筑仍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浇筑板与梁的变形风险小,且其重量轻、搬运方便、拆塔效率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在两根主梁之间水平设置有多根次梁,次梁的两端与主梁固定连接,主梁的两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柱,主梁和次梁形成的支撑面上支撑有早拆面板,所述支柱顶端连接有支撑组件和升降组件,主梁的两端与升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沿着支柱轴向相对移动,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支柱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对称设有开槽,支撑板底面位于开槽处设有挡板和垂直于挡板的侧板,侧板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挡板两端,侧板与挡板铰接且铰接部位设有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升降组件带动主梁相对支柱向上移动,主梁的端部运动到两个侧板之间并继续向上移动直到主梁的顶面与支撑板的顶面平齐,此时主梁被限制在开槽中,防止主梁晃动。在主梁和次梁上铺设早拆面板并浇筑混凝土。当浇注混凝土完毕并硬化强度满足要求后,通过调节升降组件带动主梁相对支柱向下移动,当主梁的顶面与支撑板的开槽分离后,将主梁向一侧移动,使得主梁压迫侧板转动,主梁可以从两个侧板之间脱开,减少了主梁下降的距离,提高拆卸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柱靠近支撑板的部位为螺纹端;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与螺纹端螺纹连接的螺纹套、与螺纹套同轴固定连接的内管和位于内管上方的托盘,托盘底部固定有同轴套设于内管外的外管,外管与内管相对转动,螺纹套与内管之间形成用于支撑外管的台阶,所述托盘四周垂直设有凸棱;所述挂件的底端设有与凸棱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件直接搭接挂在支撑板的凸棱上,有利于主梁的快速安装。旋转螺纹套,螺纹套沿着螺纹端上升或下降,从而带动托盘上升或下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托盘与外管之间固设有多个肋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肋板提高托盘与外管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肋板对托盘进行支撑。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管的内径大于螺纹端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管与螺纹端之间被内管隔离,避免螺纹端对外管产生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套周向侧壁上对称设有施力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用手握住施力杆直接旋转螺纹套,这样没有扳手等工具的情况下也能快速安装,有利于现场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梁与主梁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卸主梁前可以先把次梁从主梁上取下,减轻主梁对托盘的压力,方便将主梁上的挂件与托盘分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梁两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J”形的搭接棱;所述次梁两端固定有挂件,挂件上设有与搭接棱配合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梁也可以通过搭接的方式固定在主梁侧面,安装拆卸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次梁包括外壳和固定在外壳中的填充条,填充条的密度小于外壳的密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次梁在保持原有强度的基础上整体重量减轻,安装省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浇注混凝土完毕硬化强度满足要求后,可以提前将支撑模板拆卸下来,以便用于其他位置的混凝土浇筑,提高模板利用率;2.拆卸时旋转螺纹套的距离减小,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早拆模板的拆卸效率;3.各部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方便运输,适合不同工地施工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整体结构的轴测图;图2为显示主梁和次梁以及支撑机构位置结构的局部爆炸图;图3为显示支撑机构各部件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显示支撑组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支柱;11、螺纹端;2、支撑组件;21、支撑板;211、开槽;22、挡板;23、侧板;24、扭簧;3、升降组件;31、螺纹套;311、施力杆;312、台阶;32、内管;33、托盘;331、凸棱;332、通孔;333、外管;334、肋板;4、挂件;41、弯臂;42、卡槽;5、主梁;51、搭接棱;6、次梁;61、外壳;62、填充条;7、早拆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5,在两根主梁5之间水平设置有多根次梁6,次梁6的两端通过挂件4与主梁5的侧壁搭接,主梁5的两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柱1,支柱1顶端连接有支撑组件2和升降组件3,主梁5的两端通过挂件4与升降组件3连接,主梁5和次梁6形成的支撑面上支撑有早拆面板7。当混凝土浇筑后硬化强度满足要求时,通过升降组件3使得与其连接的主梁5下降,主梁5与早拆面板7分离,然后将次梁6两端的挂件4与主梁5分离以,把主梁5两端的挂件4与升降组件3分离,则可以把主梁5和次梁6快速拆除。参考图1,主梁5呈长条形的四棱柱状,可以是不锈钢件,主梁5的顶面为平面,主梁5的两侧底部沿其长度方向一体设置有搭接棱51,搭接棱51呈“J”形。次梁6呈长条形的四棱柱状,次梁6的顶面与主梁5的顶面平齐。次梁6包括外壳61和填充条62,外壳61的横截面呈“U”形,外壳61可以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填充条62与外壳61内部形状相适应,使得填充条62与外壳61卡固,填充条62可以为木条,具有一定强度的同时质量较轻,以减轻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5),在两根主梁(5)之间水平设置有多根次梁(6),次梁(6)的两端与主梁(5)固定连接,次梁(6)两端固定有挂件(4),主梁(5)的两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柱(1),主梁(5)和次梁(6)形成的支撑面上支撑有早拆面板(7),所述支柱(1)顶端连接有支撑组件(2)和升降组件(3),主梁(5)的两端与升降组件(3)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3)沿着支柱(1)轴向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与支柱(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两端对称设有开槽(211),支撑板(21)底面位于开槽(211)处设有挡板(22)和垂直于挡板(22)的侧板(23),侧板(23)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挡板(22)两端,侧板(23)与挡板(22)铰接且铰接部位设有扭簧(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主梁(5),在两根主梁(5)之间水平设置有多根次梁(6),次梁(6)的两端与主梁(5)固定连接,次梁(6)两端固定有挂件(4),主梁(5)的两端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柱(1),主梁(5)和次梁(6)形成的支撑面上支撑有早拆面板(7),所述支柱(1)顶端连接有支撑组件(2)和升降组件(3),主梁(5)的两端与升降组件(3)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组件(3)沿着支柱(1)轴向相对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与支柱(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两端对称设有开槽(211),支撑板(21)底面位于开槽(211)处设有挡板(22)和垂直于挡板(22)的侧板(23),侧板(23)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挡板(22)两端,侧板(23)与挡板(22)铰接且铰接部位设有扭簧(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早拆模板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1)靠近支撑板(21)的部位为螺纹端(11);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与螺纹端(11)螺纹连接的螺纹套(31)、与螺纹套(31)同轴固定连接的内管(32)和位于内管(32)上方的托盘(33),托盘(33)底部固定有同轴套设于内管(32)外的外管(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代春阳韩罗希刘中陈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