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建造覆盖面积较大的空间结构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
特别是近年来,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开始进行大量建设,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承重柱的布设至关重要,承重柱关系着大跨度的公共建筑的安全性
。
[0003]承重柱是结构构件,起着主体承重的作用,属于建筑物中不可随意拆除的结构
。
承重柱作为框架结构
、
框架
‑
剪力墙结构的主要竖向构件,承担所有或主要的竖向荷载
。
承重柱的柱截面一般是圆形或多边形,其中由于柱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具有更加的美观性,而且柱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不具有凸棱,后期不需要安装防撞件,给施工带来了便捷,因此,柱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应用较为广泛
。
[0004]相关技术中记载的承重柱采用现浇混凝土浇筑而成,即承重柱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柱钢筋
(1)、
柱模板
(4)、
梁钢筋
(2)、
梁模板
、
帽钢筋
(3)
和帽模板;所述柱钢筋
(1)
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柱钢筋
(1)
均竖直设置,各所述柱钢筋
(1)
的一端连接在混凝土桩上,各所述柱钢筋
(1)
呈环形布设,所述柱模板
(4)
围成横截面为圆形的承重柱浇筑区域
(5)
,各所述柱钢筋
(1)
均位于所述承重柱浇筑区域
(5)
内;所述帽钢筋
(3)
是所述柱钢筋
(1)
和所述梁钢筋
(2)
的连接节点,所述帽钢筋
(3)
设置在各所述柱钢筋
(1)
的顶部且各所述柱钢筋
(1)
均穿设绑扎在所述帽钢筋
(3)
上,所述帽模板围成帽浇筑区域
(6)
且所述帽钢筋
(3)
位于所述帽浇筑区域
(6)
内,所述承重柱浇筑区域
(5)
与所述帽浇筑区域
(6)
重叠形成圆形的连接浇筑区域
(7)
;所述梁钢筋
(2)
设置有多个,各所述梁钢筋
(2)
均水平设置,各所述梁钢筋
(2)
均穿设在所述帽钢筋
(3)
上且与所述帽钢筋
(3)
绑扎,所述梁模板围成梁浇筑区域
(8)
且各所述梁钢筋
(2)
均位于所述梁浇筑区域
(8)
内,各所述梁钢筋
(2)
穿过所述连接浇筑区域
(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钢筋
(3)
包括帽顶钢筋
(31)、
帽底钢筋
(32)
和连接钢筋
(33)
,所述帽顶钢筋
(31)
和所述帽底钢筋
(32)
竖向排布且之间存在间距,所述帽顶钢筋
(31)
和所述帽底钢筋
(32)
通过多个所述连接钢筋
(33)
连接,所述帽顶钢筋
(31)、
所述帽底钢筋
(32)
和所述连接钢筋
(33)
围成所述帽浇筑区域
(6)。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直径混凝土圆柱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顶钢筋
(31)
包括第一帽顶筋
(311)
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帽顶筋
(311)
的第二帽顶筋
(312)
,所述帽底钢筋
(32)
包括第一帽底筋
(321)
和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帽底筋
(321)
的第二帽底筋
(322)
,所述第一帽顶筋
(311)、
所述第一帽底筋
(321)
和所述连接钢筋
(33)
技术研发人员:郝雪,贾俊涛,李攀,肖思,任建双,刘欣悦,艾红军,宋梅紫,孙冬青,李春华,杨祥铎,付东伟,谭冰宇,张帅,刘鹏涛,孙登杰,王立平,刘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一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