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正义专利>正文

组合隔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893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隔间,包括转角柱结构、中立柱结构、踢脚板结构及间距条结构,该转角柱结构两侧组合隔间面板交替处为弧型,避免了多支材料组合的复杂度,该中立柱结构由横骨梁与纵骨梁交叉组成,骨肋镶嵌在横骨梁的顶端,横骨梁和骨肋上还设有骨槽,该踢脚板结构包括顶端面、骨肋、脚板、底端面以及前卡板、后卡板,该间距条结构由上横梁、下横梁平行交汇于结构梁两端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快捷、抗冲击能力强,不易发生裂缝及面板脱落现象,另外还具备电源走线、储藏及吊挂物品等功能,拆除后可更换场所重复使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一般构造,尤其是类似于间隔墙的结构。传统隔间需现场加工安装,废料较多,工序复杂,进程缓慢,拆除后一般不能更换场所重复利用,另外其抗冲击能力不强,易发生裂缝或面板脱落等情况。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组合隔间,包括转角柱结构、中立柱结构、踢脚板结构和间距条结构,其特点是该转角柱结构包括左骨材、右骨材、内弧缘及外弧缘,左骨材与内弧缘直接连接,与外弧缘通过左连档连接,右骨材与内弧缘直接连接,与外弧缘通过右连档连接;左骨材包括两支左主横梁,两支左次横梁,以及连接要件两支左端梁。两支左端梁分一支为整体式,另一支为开口式,整体式左端梁将左骨材的两侧紧紧连接成一体。开口式为外安装面板固定基座提供最佳位置而设定。因为转向柱为一整支断面挤压铝合金型材,故开口式左端梁的开口位置可安装若干个面板固定基座,面板固定基座通过基座固定螺丝和面板弹片将面板固定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达到面板与转角柱成一体,增加隔间的隔音、遮光功能。另两支左端梁两端各设定一个左凹槽,其用途增强左骨材的抗震强度。右骨材包括两支右主横梁,两支右次横梁,以及连接要件两支右端梁。两支右端梁分一支为整体式,另一支为开口式,整体式右端梁将右骨材的两侧紧紧连接成一体。开口式为安装面板固定基座提供最佳位置而设定。因为转向柱为一整支断面挤压铝合金型材,故开口式右端梁的开口位置可安装面板固定基座,面板固定基座通过基座固定螺丝和面板弹片将面板固定在所需要的高度位置,达到面板与转角柱成一体,增加隔间的隔音、遮光功能。另两支右端梁两端各设定一个右凹槽,其用途增强右骨材的抗震强度;中立柱结构由两条平行横骨梁与平行两条纵骨梁交叉组成,每个交叉点形成直角,形成一个力量强劲的井字架。四支骨肋分别镶嵌在两条横骨梁的顶端,骨肋向内延伸形成对称的面板弹片基座卡端,使中立柱形成与弹片基座的最佳组合;因中立柱骨材是整条端面挤压铝合金型材,故骨肋可安装弹片基座,弹片基座通过基座固定螺丝,和面板固定弹片将面板固定在所需要的准确位置;为达到不同的装饰效果,体现面板分割的多样性,中立柱的纵骨梁顶端向内凹同时向立柱中央方向90度转角延伸,形成对称的纵向间距条卡端,间距条与纵向间距条配合形成面板分割纵向缝,达到间隔立体装饰效果;为增强立柱的抗冲击强度,特地在横骨梁和骨肋相应处设置骨槽,以达到隔间在受到冲击力时,减小隔间的摇晃度,增强坚固性能;面板固定基座包括固定夹板,基座底板以及面板弹片结合端面。其中,固定夹板与固定底板底部连接形成“U”形,连接处两端开口预留立柱面板弹片基座卡端空间,将弹片基座插入基座卡端内,固定螺丝通过基座固定孔,将弹片基座固定在立柱边上;基座底板与面板弹片结合端面形成90度直角。独特的设计是为配合隔间面板的安装——面板通过弹片卡入基座的结合端面上,此种装配方式完全将立柱、基座、面板有机结合成一整体;固定弹片包括反向弧度回形部,弧型凹槽以及固定面。其中,固定面与反向弧度回形部处于同一平面内,为预留面板固定弹片与面板结合端面的组合空间。特设定弧型凹槽,达到错位效果。弧型凹槽不仅改变了反向弧度回形部的位置,而且增强了整个面板固定弹片与面板弹片结合端面的夹合弹性力量。另外,反向弧度回形部的设计真正保证实现隔间组装快速的功能;立柱纵横交错的特殊设计,不仅增强了立柱本身的抗冲击强度,而且延伸了与配件组合的相关功能,突出体现了现代隔间的组装快速,拆卸便捷,重复使用的特点;踢脚板结构包括顶端面、骨肋、脚板、底端面以及前卡板、后卡板。因踢脚板是一整条端面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型材,故脚板为垂直面。上部向内弯曲90度连接顶端面,顶端面与立柱相结合。顶端面结合隔间面板并承受其重量,底部通过折弯部,向内弯曲135度,延伸形成底端面。底端面与隔间下槽墙体结合,使其增强隔间底部的隔音效果。顶端面向下,脚板上边缘向内横向延伸两支骨肋,与立柱结合。骨肋中部形成一骨槽以加强踢脚板的抗冲击强度。其中骨肋底部一支向下弯曲90度与脚板垂直平行延伸两支卡片(即前卡板、后卡板),卡片之间形成一条凹槽,凹槽卡入踢脚板基座的结合端面上,达到固定踢脚板的作用;因隔间为前后两层面板,故踢脚板分前后两片,踢脚板基座是根据踢脚板前后两片而设定的。故一个踢脚板基座能同时安置前后两片踢脚板。随着踢脚板基座在立柱卡端的上下移动(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完全可以控制整个隔间的水平高度;踢脚板基座包括固定夹板、基座底板以及结合端面。其中固定夹板与基座底板底部连接形成“U”形。底部连接处,两边开口,预留立柱基座卡端位置,将其插入立柱卡端内,利用基座固定螺丝,通过固定孔位,将踢脚板基座固定在所需位置; 基座底板与结合端面形成90度角,基座底板与立柱骨肋平行在同一垂直立面空间,并且互相贴和,为装置隔间踢脚板结合端面必须改变角度,故形成直角,组装时只需将踢脚板基座调整到相应高度,踢脚板凹槽对准结合端面由上向下插入即可;隔间下槽包括两片下槽墙体和下槽底板。两片下槽墙体的空间位置由隔间墙体厚度所确定,两下槽墙体同时垂直于下槽底板两边缘,形成一个“U”形。“U”形为隔间立柱提供插入空间,为配备隔间走线功能,下槽墙体中部相应位置内侧,同时对应延伸挡肋,当立柱插入时被挡肋挡住,使其不向下延伸,走线空间就此形成。本技术组合隔间踢脚板的特殊设计,不但具备了隔间的走线功能,而且有利于调整整个隔间的水平,解决传统隔间的水平调整难题,达到了省时、省工、拆组灵活、造型美观和功能齐全的效果。整条等断面挤压铝合金型材,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结构梁、挂钩卡端,形成方框开口状,起到间隔装饰吊挂作用。间距条结构由两支上横梁、下横梁平行交汇于结构梁两端形成,为设置吊挂功能。上横梁、下横梁同时向内弯曲90度延伸,形成对称的上挂端、下挂端,为配合隔断面板安装,达到间距条在隔间中央的固定位置。结构梁两端,对称向外延伸,形成上卡片、下卡片。上卡片、下卡片另一功能,密合框架、面板、间距条三者的缝隙,增强隔间的隔音功能。本组合隔间间距条的特殊设计,达到较强的装饰效果,体现了简洁明快,墙体垂直吊挂功能,合理的利用立体空间,给人们一个美观、舒适的办公和休息环境,间距条独特设计是本组合隔间的技术创新。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所使用的配件均为标准件,工厂流水线生产,现场直接组装,无须裁切,方便快捷;其配件组装时,预留缝隙,抗冲击能力强;可以多次拆除,更换场所重复利用;其内部可设置电源走线,还可存储物品,外表面的挂物架槽中可设置挂钩,吊挂物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组合隔间转角柱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组合隔间转角柱结构平面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组合隔间中立柱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组合隔间中立柱结构平面示意图。图5是技术组合隔间踢脚板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组合隔间踢脚板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组合隔间横向间距条结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组合隔间横向间距条结构平面分解示意图。本技术组合隔间包括转角柱结构、中立柱结构、踢脚板结构和间距条结构。本技术组合隔间转角柱结构为一体挤压成型且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型材,两侧组合隔间面板交替处为弧型,避免了多支材料组合的复杂度,增强了隔间转折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隔间,包括转角柱结构、中立柱结构、踢脚板结构和间距条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立柱结构由两条平行横骨梁与平行两条纵骨梁交叉组成,每个交叉点形成直角,形成井字架,设骨肋分别镶嵌在两条横骨梁的顶端,骨肋向内延伸形成对称的面板弹片基座卡端; 骨肋可安装弹片基座,弹片基座通过基座固定螺丝,和面板固定弹片将面板固定在所需要的准确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正义奚力
申请(专利权)人:陈正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